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农户民间借贷规模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呈现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重结构特征。农户民间借贷是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农户民间借贷规模、特征、演变趋势,对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民间借贷规模实证研究,笔认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全面放开农户民间借贷市场,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加强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联合。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供求主体借贷行为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的农业大县巴彦县为例,通过对200户农户的实际调查走访,得到县域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基本情况,探讨了农村金融供求主体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利用Logit模型对实际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县域农村农户借贷资本主要用于生产性支出,正规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供给方面处于占优地位,农户的借贷行为偏好是一种被动偏好,农户类型和生产性资产是农户能否获得借贷资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市场效果差强人意。农村正规金融组织收缩农村阵地,留下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还存在着资金供给政策的“抑农”倾向。我国农户从银行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借人资金仅为借款总额的13.94%,从私人或其他非金融机构借人资金高达借款总额的86.06%,大部分资金借贷是在农村内部解决的(何广文,1999)。这些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组织形式包括自由借贷、银背和私人钱庄、合会、典当业信用、民间集资、民间贴现和其他民间借贷组织(如股份基金会等),而目前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又受到中央政府的种种限制。为进一步探讨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对农村借贷制度有一个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供给侧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农村民间借贷作为非正规金融手段,弥补了正规金融的数量缺失。虽然农村的民间借贷缓解了我国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不足,但民间借贷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引发一系列纠纷。由借贷主体、形式、内容方面的问题引发的纠纷是农村民间借贷纠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前,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外出务工农户的逐年增加,他们的金融需求成为了农村金融研究的关注点.因此,本文根据对青岛市郊区130户的问卷调查,从借款来源,借以生活为主,借贷来源以非正规金融为主、借贷期限以1年期为主和借贷规模以小额为主的借贷特征,并据此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户小额消费信贷供给机制、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活动,建立资金互助组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和决策当局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起点。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考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下影响农户借贷匹配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两者的放贷选择线,由此阐述了不同政策反应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相互关系的区域变动。本文认为,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与担保制度,统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社区金融供给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正规金融主要供给对象是富裕的、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而贫困农户则主要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支持。农户强烈的用于生活性消费的金融需求主要由非正规金融途径提供,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关系型信用为基础,具有隐性利息。  相似文献   

8.
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扶贫社小额信贷项目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基础之上。样本数据显示:大多数农户从信贷市场上获得了资金,但存在着借贷规模、结构和用途上的差异;信贷供给由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构成,非正规渠道借贷主要用于非生产性用途,而小额信贷主要满足农户的生产需要;所调查的当地农村信贷市场的基本特征是非正规性和非生产性;小额信贷成为当地农户的又一种制度性信贷供给,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乃至正规金融有替代和补充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信贷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可以判断:小额信贷具有改善农户信贷分配不平等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个不发达地区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社区金融供给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地区的农村正规金融的供给在支持本地的生计建设方面,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但农户对金融的需求主要还是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支持.另外,正规金融的主要供给对象是相对富裕的、摇篮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户;而贫困农户则无法从正远见金融渠道获得金融支持.农村非正规金融以关系型信用为基础,具有隐性利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农村金融供给制度越来越倾向于农户这一微观需求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不同的金融供给制度安排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借贷行为。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户借贷状况调查为基础,分析兵团特殊金融供给制度下农户借贷行为特征,剖析农户借贷行为的制约因素,揭示兵团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体制之间矛盾,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西运城吕梁两市农户金融行为的调查,从借款频率与规模、借款来源与用途、家庭收入与储蓄、借款考虑因素和对农信社的评价等五方面着手进行了分析,得出农户是正规金融机构资金的净提供者;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借贷发生频率和借贷规模有增大的趋势;正规金融机构由于门槛高,大量的农户贷款需求被排斥在外;民间借贷占据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很大份额且民间借贷多发生在亲友、邻里之间;而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是用于非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研究中,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农户借贷资金需求多元化、多层次性的特征,只有深入分析这些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才能提供适应这些需求特征的金融供给.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辽宁省农户民间借贷行为存在发生率高、借贷资金以生活性为主、借款及偿还方式多样化以及多以无息借贷为主等基本特征,进而提出其发展的路径选择,这对于现阶段深化辽宁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瓶颈制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兵  张宁 《中国农村经济》2012,(10):58-68,90
本文基于江苏省农村地区120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t模型和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非正规金融是否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服务对象以及借款用途具有显著差异,二者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非正规金融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对象,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非正规借贷显著降低了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概率,进而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贷需求与非正规金融供给的耦合——广东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东为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信贷需求与非正规金融供给的状况、特点、运作机制及两者的耦合,认为非正规金融提供的信贷服务覆盖面和正规金融基本相当,借款和储蓄的主要用途都偏重于消费,借贷双方都愿意签定富有弹性的合同,资金借入、贷出的路径依赖传统的社会关系,非正规金融交易和社会交易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 ,其存在表明已构建的农村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的需求。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农村非正规金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制度安排存在缺陷 ,主要诱因是高收益导向的供给和巨大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花岩溪村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花岩溪村8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农户借贷的总体情况、农户借款的规模、频率、用途、对象、利率、期限等方面考察了农户的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农户的借贷动机和行为。本文认为,农户借贷主要来自非正规金融的信用拆借,没有明确的归还期限,但少数资金需求量较大的非农经营农户还是依靠正规金融;农户的经济、社会地位对农户借贷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是当前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否显著影响农户的支出总量及其结构需要实证的检验。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本文考虑了融资需求,重新定义信贷约束,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发现,正规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支出总量。相反,民间借贷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得知,正规贷款通过增加农业生产投入,降低储蓄的持有度,不仅提高了农户的食品消费,而且提高了教育投资,进而拉动了支出总量。然而,生产性的民间借贷和非生产性借贷对农业投资存在相互抵消作用,使得家庭总体民间借贷对消费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借贷市场二元结构,探讨了农村借贷市场供给主体的构成、形式与运行机制,并对农户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中借贷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的金融组织形式有着各自的约束机制,因此在借贷中对农户产生的交易费用也各不相同。但发挥合作社金融中介的作用、推广互联网金融模式、规范银行借贷程序、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则有助于降低农户借贷的交易费用,提高农户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研究的民间金融主要是指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等正规金融组织以外的金融形式与活动.就正规金融渠道而言,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出现金融机构单一化、金融市场日益垄断化的局面,城镇资金进入农村的渠道越来越窄.就民间金融渠道而言,我国农户借贷数额50%以上来自民间融资,全国中小企业约有1/3的融资来自非正规金融途径.[1]因而,研究我国现阶段农村民间金融呈现出的特点,对政府制定新时期农村民间金融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中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的解决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部门间的联结合作有助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扩展农村金融服务边界。因此,本文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的实践经验,结合经验启示探讨两者之间的最佳联结模式,从农村金融联结主体的选择、贷款利率、贷款规模、联结期限、奖罚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及利润分配方案的确定方面设计了金融联结的激励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