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自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长期以来的粮食产品供给短缺,转为供给过剩。与此同时,粮食产品的价格下滑,农民来自粮食业的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降。此外,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蛛网模型为基础,从逻辑上考察粮食期货市场对粮食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玉米为例,结合我国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前后市场表现进行相应的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期货市场能够增加粮食现货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降低供给价格弹性,当粮食期货市场足够发达时,粮食现货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粮食现货市场由“发散型蛛网”转化为“收敛型蛛网”,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下降并趋于均衡;(2)我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期间,玉米期货市场不活跃,难以有效发挥价格引领作用,而玉米“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后,玉米期货市场活跃度提高,在供给和需求价格弹性共同影响下,玉米现货价格波动幅度下降,玉米期货市场能够稳定现货价格。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今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现货市场交易体系、丰富粮食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建立健全粮食期货市场交易和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的粮雠产从长期供给短缺,转为供给过剩。与此同时,粮食价格下滑,农民的收入增长放缓,甚至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粮食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更新粮食科技创赶思路。  相似文献   

4.
粮食价格波动与政府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晖 《农村经济》2004,(11):39-40
本文认为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宏观经济起伏决定粮食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波动过大对稳定粮食生产供给不利 ,并对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影响较大。应通过实施合理有效的粮食保护价格、及时有效地调节粮食周转储备 ,将粮食价格波动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进口大国。但粮食进口量的迅速增长可能会加大国内粮食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使我国粮食贸易更容易暴露在国际粮食市场的供给风险和价格风险中。国际以四大粮商为首的跨国粮食集团更是通过压低粮食收购价格、抬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各种形式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不仅对我国粮食贸易收益及国际地位产生了冲击,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不同时期粮食保护政策及方式  1. 80年代前粮食严重短缺下的行政保护   1949年~ 1978年改革开放前 ,我国粮食一直处于供给不足的短缺状态 ,为了保证人人有饭吃 ,国家利用行政手段对粮食进行保护。在流通领域 ,积极推行统购统销政策 ,以达到粮食公平分配和供给长期稳定的目的。在生产领域 ,一方面实行合作化、集体化 ,以保证粮食生产计划的落实 ;另一方面执行“以粮为纲”的方针 ,把粮食放到压倒一切的位置上 ,保护粮食的基本生产能力 ,同时为了保证粮食供给 ,还采取了购销价格倒挂政策。据统计 1984年与 1953年相比 ,32年中六种…  相似文献   

7.
在竞争的市场中,决定粮食价格的因素是粮食供给与需求。消费愿意购买的粮食数量等于生产愿意供给的粮食数量,形成均衡价格。消费愿意购买的粮食数量主要取决于其收入水平,生产愿意供给的粮食数量主要取决于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消费收入水平不变,其粮食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呈反方向的变动;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价格改革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粮食的需求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粮食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不一致,加上粮食价格对供给与需求的调节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粮食市场供求不平衡,使粮食价格波动,这在一...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改革下 我国粮食贸易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在粮食产量年年丰收、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的同时,我国粮食供需仍存在不平衡的状况。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粮食总量紧平衡下的"去库存""调结构""降成本"等问题。本文运用ARIMA模型,分别建立粮食需求和供给模型,并预测未来粮食的供求量,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供给量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粮食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粮食供需缺口现象显著。因此,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应推动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侧改革下完善粮食贸易调控机制,促进粮食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我国粮食有效供给能力刘爱民博士作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世界农产品市场。面对中国人口的持续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外学者对中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预测,这说明世界农业领域对中国农业将会发生...  相似文献   

11.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张平衡状况,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国内外粮食生产、需求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应从国情出发,完善粮食价格机制,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提高政府价格干预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健全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严格保护耕地,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问题探析郭庆海粮食主产区是为我国提供商品粮的主要农业区域,在我国的粮食供给中起着左右全局的作用。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但农民的投入效益却逐年下降,地方财政负担逐年加重。为什么粮食增产未能给农民带来富裕,未能给粮食主...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面对90年代我国粮食消费和粮食生产的新动向,我国粮食需求目标和粮食供给方案需要合理选择,确定一个适度的粮食自给水平以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安定,然而实现这一自给水平要在政策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粮食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农产品。粮食有公共产品性质,生产应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同时,粮食生产市场自发调节,必然会引起粮食供给和价格的巨大波动,给农民的利益展。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大多数国家政府都曾对本国粮食价格稳定粮食供给的目标。价格干预的主要手段是实施粮食保护价格政保护价格时,政府就按保护价格收购粮食或向粮食生产者支付差价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确实发挥过巨大的作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政府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负效应也日渐突出,对象。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现行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也的困境。如何选择高效率的财政农业支持方式,以便更有效地促进财政农业支持政策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的不可替代性和社会保障性决定了其具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单纯依靠带来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进行过干预,以达到保护本国农民利益,策,即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补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在刺激粮食生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成为WTO各成员国被要求承诺削减的面临政策效应递减,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是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周边国家的国情、粮情与我国迥然不同 ,但也有相似点。由于这些国家和我国毗邻 ,所以 ,周边国家粮食流通体制、粮食流通政策 ,以及国家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等 ,对我国具有较大参考借鉴价值。第一 ,把粮食问题视为治国安民的大举 ,把优化农业和粮食结构视为大政不管国家大与小、经济富与穷、人口多与少 ,周边各国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把粮食视为稳定社会和政局的头等大事 ,把粮食流通和供给视为关键部门 ,把粮食产销、供求作为大政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并进行一系列改革确保粮食供给。印度自独立、特别是 60年代以来 ,把促进…  相似文献   

16.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政府一直将粮食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建设首位。复杂的粮食问题使得粮食政策头绪繁多,而多方面的政策效应又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如90年代出台的“粮食省长负责制”、“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在保护粮农利益、稳定粮食供给、搞活粮食流通的同时,却也伴随着“卖粮难”、“地区封锁”、“打白条”、“压级压价”、“拒收粮食”等现象的发生,部分年份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了粮食形势恶化。众多政策现象说明:选择理性的政策目标导向对于今后我国粮食形势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国家继续支持粮食稳定生产,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和严格的粮食进出口保护政策,进一步加大稳定市场价格的力度。预计2006年我国粮食将继续增产,国内粮食供给增加,粮食消费同步增长,但产需增长均有限,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通过进口平衡国内市场的压力明显减轻。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近期对600种主要消费品2006年上半年市场供求趋势进行的调查显示,82%的意见认为食品供求平衡,比2005年下半年调查结果提高9个百分点;认为价格稳定的意见占81%,比2005年下半年调查结果提高3个百分点。2006年,我国粮食价格走势存在一定的不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从中国目前粮食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建立粮食供求曲线模型来分析研究国家价格策略对我国粮食供给状况的影响,并通过对一个粮食市场(2000年河南省小麦市场)的断面来研究国家粮食保护价政策的经济学意义及其对各利益部门(政府、消费者、农民)收益的影响。一、粮食供求曲线的一般模型分析(一)粮食的供给与需求消费者对粮食商品的需求量与粮食商品的市场价格呈反向变化,即粮食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这是因为粮食价格降低时,可以带来新的消费者,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更多的粮食商品。同样,粮食…  相似文献   

19.
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构想冯久先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量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市场供给明显偏紧。要在本世纪末实现我国粮食生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今后几年增产500亿公斤,基本满足社会需要的目标十分艰巨。为此,除在继续落实好改革以来创造和摸索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将从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 这是继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类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后,我国政府再次通过税收杠杆抑制近期增长过快的粮食出口,引导粮食向国内供给,以期平抑其价格匕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