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草地类型特点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奇台县“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基本特征和草地类型特点。保护区境内包括有温性荒漠类草地及低平地草甸草地2个大类、下含有4个亚类7个草地型。描述了各型草地分布、生产力。建立保护区对保护荒漠类草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生产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0—1993年辽宁草地生产建设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对辽宁草地生产的划区分析和建设项目分析,提出了不同产草区草地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草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并通过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利用市场机制来激发辽宁草业自身滚动式发展的观点。 一、辽宁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辽宁省人多地少,按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其人口承载力计算,属于超载地区。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省人均占有粮食仅可维持在400公斤左右。但辽宁草地资源丰富,全省天然草地面积为5083.3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3%,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858.9万亩,可利用草地中的牧业专用面积可达3296.4万亩。所以合理开发、建设和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草地生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实现本纪末全省畜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保证。辽宁草地资源的利用种类可归纳如下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3.
矿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完整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矿区生态完整性评价,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矿区资源开发、政策制定、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通过空间结构及功能与稳定性分析,进行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借助遥感NPP估算模型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从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对该矿区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分析,完成了矿区生态完整性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区内,草地和林地优势度最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控能力较强。其次依次是耕地、水域与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而评价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林地生产力最大,恢复稳定性最强,其次是灌木林地,而评价区内面积最大的草地,在生产力水平划分中处于最低水平,恢复稳定性较弱;通过计算该区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发现该区群落多样性程度较高,但由于评价区内植被多为人工种植,对生态环境的缓解改善作用有限,所以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仍一般,评价区生态完整性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类活动和开发的加大,植物群落会有逆行演替的可能,区域生态系统也存在向低级别退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具有草甸类、草丛类、灌丛类、灌木林类、疏林类、林间类和农林隙闲地类等多种类型的草地,草地面积大,分布广泛。草地植物种类繁多,牧草生产力较高。目前湖南草地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以载畜量计利用率仅为67%,草食畜牧业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根据不同草地资源类型的自然特点和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状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草地资源开发政策,采取适当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将大力推进湖南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将对湖南农村经济的调整和改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省矿业遗迹资源进行首次系统调查,提出了5个一级类、11个二级类、24个三级类的矿业遗迹类型划分方案和矿业遗迹名称的命名原则,分析了河南省矿业遗迹保护利用和矿山公园建设现状,对调查所得的149处矿业遗迹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此次调查尚存在调查对象有所遗漏、调查精度相对较低等问题,建议在此次调查基础上开展补充调查,进一步加强矿业遗迹保护和矿山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天然草原4亿公顷,草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我国草原资源十分丰富,生物群落更是林林总总,共有18大类、38个亚类、1000多个型(草地类型)。近期的全国草种质资源数据库统计表明:我国拥有各类草种质资源8900余种,其中国内的饲用野生牧草有177科、1391属、6262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在全国10个草原生态区域协作组和17个草种质资源圃的帮助下,全国已累计保存的草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揭示开垦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的植物多样性变化,旨在为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管理和恢复受损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文章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对不同退耕年限退耕地与对照的天然草地的植被特征进行同步调查,并借助单变量一般线性模型对退耕地和天然草地的植被特征,分物种重要值,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响应比等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了开垦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 退耕5年、13年和17年的样地植物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的天然草地,而退耕19年的样地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天然草地无显著差异;相较于退耕5年的退耕地,在退耕时间更长的退耕地中,植物群落主要层片由菊科植物转变为禾本科植物。退耕地群落演替过程中,随退耕年限增加,与天然草地间差异性减小,逐渐接近天然草地。结论 退耕是一种有效地促使植物多样性接近天然草地的措施。且除退耕年限外,退耕地与天然草地间群落相似程度同时受天然草地初始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天然草场资源的过度攫取,不仅仅是给畜牧业带来威胁,更大的威胁是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天然草场的大面积沙化,因此,对退化天然草场进行综合治理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海晏县畜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草定畜、防治草原鼠害和建立人工草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四师现有草地面积 2 4万hm2 ,分布在伊犁地区各县 (市 )境内的 2 1个农牧团场。《草原法》明确规定“草原属于国家所有 ,即全民所有 ,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草原除外。”草原“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从事畜牧业生产。”这就为解决草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农四师于 1 997~ 1 999年 ,在 61、 79等团场的草地进行了承包试点 ,进而在 72、 74、 76、 77、78等团场的部分放牧场、天然割草场和人工草地开展了面上承包。全师已有 465户 ,1 67万hm2草地实行了较规范的有偿分户承包 ,分别占牧民总户数和草地总…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划分方法。研究方法:基于AHP和GIS技术,以土地执法工作量为核心,从3个层次出发选取5个评价指标,测算评价单元的土地执法工作量,通过融合评价单元完成网格划分。研究结果:以广州市白云区694个评价单元为基础,经过土地执法工作量评价指标计算,划分出183个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并进一步划分为5类网格。研究结论:(1)以土地执法工作量为依据的土地执法监察网格划分方法,有效解决了网格之间管理工作量不均的问题;(2)根据主导因子对网格进行分类,有效促进网格分类监管;(3)选取的指标不受地域、地形限制,使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划分结果与行政界线、国土所管辖范围相契合,具备行政管理的方便性。  相似文献   

11.
草业资源信息元数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草业资源信息元数据是实现草业资源数据共享的重要途径。该文分析了国内外元数据标准的发展现状,根据草业资源信息元数据确定的原则和描述要求,确定了草业资源信息全集元数据和核心元数据的内容,提出了扩展元数据和一致性的要求。最后提出了对草业资源信息元数据实现等基础性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双目标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分别从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以土地资源、农作物用水量、区域各类农作物需求量和农业生产直接投入为约束条件,基于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效益模型和生态效益模型,并对两个模型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以草地生态农业为生产模式的生态效益模型是凉州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从湿地类型、面积及其比例构成等方面介绍了吉林省柳河县湿地资源现状与基本特征;分析了湿地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探讨了涅地资源变化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认为湿地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力较低、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缓慢以及泥炭地开发利用过度等方面,是目前柳河县湿地利用与保护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柳河县湿地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4.
甘州区土地利用结构动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甘州区1999~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州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州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都具有不均衡性,有序度低,结构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剖析了黑龙江省草场资源的现状;探究了4个典型的地区的实际状况,明确了今后开发利用的方向;制定出诸如树立“以草为业”的观念,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业、完善草原承包度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赣州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能够开发出多样的休闲旅游产品。本文论述了赣州旅游资源概况及其特点,分析了赣州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进行赣州休闲旅游产品线路设计,以期为赣州休闲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夏橙比赣州地区其它的橙子品种具有一些比较优势,晚熟特性可以与其他品种错开季节销售,品质也较好,当前在赣州地区有小面积种植,评估夏橙是否在赣州地区大面积种植,对防范大规模种植带来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夏橙要求的种植条件出发,通过赣州地区17个气象站40年资料与各个气象站的海拔建立了大于等于10℃积温与海拔关系模型,利用ARCGIS软件和赣州地区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分析赣州地区各地理信息网格点上热量条件,进而确定赣州区域内满足夏橙种植的热量条件,还分析了各站的极端气温、水分、日照和土壤情况,是否有利于夏橙种植。[结果]从土地类型、积温、日照、水分条件和土壤条件来看,赣州大部分适宜种植。从极端最低气温和历史性积温来看,赣州不适宜大面积种植,只有个别小气候区域,极端低温达不到零下3℃的区域才能种植。[结论]夏橙不适宜在赣州地区大面积推广,只适合在个别小气候环境适宜的区域种植。有待于未来培育耐低温的品种,才能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农地利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的耕地在农中居主导地位,林地面积偏小;农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但各类用地面积及其比例变化较大,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利用结构类型;根据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和单产水平的预测,并综合考虑农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提出了2010年山东省农地利用结构的优化目标;认为须切实保持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强化造林工作,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role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cause and effects on land use and emissions using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opland expansion triggered by climate-induced crop productivity changes results in deforestation and increases emissions in South Asia and globally. Global full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all goods is the optimum policy for South Asia despite significant global deforestation, but for the world, unilateral partial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all goods is a more appropriate policy while ensuring a considerable emissions reduction for South Asia.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itigation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are location specific and no one trade policy is suitable at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levels. Lastly,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by improving productivity growth is the best strategy in land-based emissions mitigation, thereby avoi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 and pasture lands for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both at regional and global levels.  相似文献   

20.
The productivity of improved pastures in Australia's southeastern grazing regions is now believed to be in a state of long-term decline. As yet, there is little economic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perception. The analys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seeks to examine improved pasture Productivity change from an economic standpoint in a major Australian grazing area. The analysis rests on the central proposition that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livestock enterprises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pasture productivity. Using both index number and econometric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ile the annual growth in livestock and hence, improved pasture productivity has been positive over the period,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legume pasture productivity. Because these pastures comprise the bulk of improved pastures, the livestock Productivity of all improved pastures has declined in recent years. In contrast, the growth in livestock productivity from the perennial grass pastures continues to be high. The main reasons for legume pasture livestock productivity decline appear to be various important biological Problems and the long-term decline farmers' terms-of-tra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