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两个个案村庄的考察,对农村大龄青年婚配困难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大龄青年婚配困难问题在本质上是社会剥夺所造成的。在经济分化与社会分层的结构性压力下,婚姻资源在不同阶层群体中呈现出不均衡分布。在上层群体中,婚姻资源主要在本阶层内部循环,但其炫耀性婚姻消费所营造的合法性,却激起了下层尤其是中层群体试图通过婚姻资源流动进入上层的欲望。在发达地区农村,向上婚姻流动失败而又不愿向下婚姻流动的中层女性,在不断推迟初婚年龄的过程中沦为大龄"剩女";而其下层中的弱势男性,则依靠来自贫困地区农村女性资源的流入而得以稀释其婚姻压力。这种婚姻压力的逐层传导机制,最终导致了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底层大龄男性青年的婚配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集体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村庄发展是普遍面临的挑战。本文以W市M村的个案调查为例,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集体角色及其实践机制。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对村庄衰落,村集体需要整合资本、土地等要素资源以促进村庄发展。"有为集体"与"经营村庄"是对村集体角色及其实践机制的概括。村集体通过"筑巢引凤"、进行土地流转、申请项目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民失地后的退养与劳动权诉求、做好村庄整体规划,"经营村庄"才得以实现。通过村集体的中介机制、利益交换与平衡机制、平等协商机制等三个机制,"经营村庄"最终能够有效运行。在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有为集体"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从关系动员助推合作社成长,到话语策略争取合作社项目,农心合作社走过了从产业支撑到项目支持的四个发展阶段,合作社从一种发展期待变为乡村社会新的治理场域。从发展历程与功能转变的角度来理解合作社治理中的困境,有利于还原合作社治理的场域与合作社治理创新的着力点。借助"退出-呼吁"理论,在对农心合作社的个案观察中发现:退出行动的跨度决定了呼吁行动的强度。会员村庄关系网络的动员能力决定了呼吁行动的特征。而治理机制的完善使退出行动不断减少,呼吁行动也不断呈现理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城乡中国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持续变迁,农业和乡村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以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决定了我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必须从乡村内部出发,寻找撬动实现乡村振兴的支点。要围绕"实权"与"流动"两个维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制度保障。"实权"是要将农地产权落到实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要明确农地各项产权权能的内含、外延,要把农地产权落实到具体的权利主体身上。"流动"是要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在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的管控下,实现土地资源的自由市场流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民家庭发展目标变迁,乡村陪读群体兴起,产生了家庭陪读劳动力剩余。本文基于田野调查的定性研究发现,在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一些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和生存困境的小规模企业转移至乡村地区,其弱组织方式和弹性化的企业管理制度适应陪读劳动力流动周期性强、工作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而农民工的家庭性是形成陪读劳动力的内在因素。乡村陪读工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工劳动力结构性变迁和发达地区小规模企业区域性转移的"显结构",以及农民家庭发展目标变迁和农民"家本位"价值观念的"潜结构"双重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是对个人或家庭的总体综合认知的感觉体现。本文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民生保障领域的七大重点工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和2014年的微观数据,测度了收入增长、停滞两种情况下农村居民民生保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不是"个人(家庭)增收",而是"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切";此外收入增长组样本农户更在意与就业相关的公平稳定的环境、更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而停滞组样本农户更在意外在环境带给自身的影响,如对社会地位的推崇、对下一代教育的期盼、对政府投入的倚重等。文章据此给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通过民生项目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承认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并不一定要在户籍上体现,更重要的是认可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生活和经济形态。对于某一个人一个家庭,可以有他们自己的选择,甚至可以允许他们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任意地切换。差别是比较出来的,区别是实事求是地谈论两者之间的不同。有差别就有好有差,而区别不论好差只是区分。差别与区别,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我们对乡村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思维和行动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常州市金坛区支行坚持以服务乡村振兴统筹新发展阶段支农业务,以"大局观、大视野、大行动"的政治意识和"多元化、特色化、创新化"的思想理念,快速、精准、坚决地落实好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责使命,在服务区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开好头、起好步.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家庭式流动的趋势日趋明显。本文基于农民工家庭"成本—收入"预算约束构建静态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采用库恩—塔克条件和边际净收益分析得到农民工家庭迁移净收益,并进一步构建短期和长期农民工家庭迁移净收益条件模型。通过运用山东调查数据对该"成本—收入"数理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处于迁移不同阶段的农民工家庭面临不同的"成本—收入"约束,其中定居城市决策阶段是农民工家庭向城市迁移过程中的最艰难阶段;农民工家庭迁移城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使一个家庭完成其市民化过程至少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下而上”乡村发展政策的演进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乡村建设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理念和重点,本文根据对乡村建设的重视程度将二战后台湾乡村建设政策划分为"农业生产"导向及"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导向两个阶段。在分析各阶段政策产生背景与成效的基础上,阐述台湾乡村建设政策演变的逻辑,探讨乡村建设政策演变的模式,揭示出"自下而上"的乡村建设是以乡村为中心、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社会建构,促进了乡村可持续发展。根据台湾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大陆"自下而上"乡村建设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以乡村治理机制及其内在逻辑的变迁为核心,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的发展路径及其依赖性特征,探讨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向。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乡村治理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即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时期,按照乡村治理机制的变迁,可以划分为乡镇自治、人民公社制、乡政村治和乡村共治四个阶段。70年来中国乡村治理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表现为乡村治理体制结构的行政化和集权化、乡村治理思维的城乡分治、乡村治理主体的精英化和乡村治理方式的技术化。未来乡村治理现代化将以构建党领导下的"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开放的多元化治理格局为主要方向,实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2.
移民村的公共事务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治理中的难点。本文研究将网络化治理理论引入到乡村治理探究中,通过深度访谈、案例采集及参与观察的方法,对河南省南水北调移民村庄进行田野调查,探讨移民村庄村治模式的变迁以及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对转型中乡村治理的意义。研究发现:移民村社会治理模式呈现出与已有文献描述的基层村治"行政化"所不同的治理形态。通过嵌套式的组织形式与制度设计,移民村以"非科层化"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促成村庄内部各行动主体之间以及移民村庄与外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协作,保证了基层民主参与权、议事权、决策权与监督权的实现和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体现出以参与性、协作性、平衡性、灵活性和包容性为特征的网络化治理框架。这种适应性治理之道,推动了社会治理模式从政治国家对乡村社会的"线型治理模式"向政治国家与乡村社会双向互动的"立体型治理模式"转型,为推动中国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转型提供了新的视野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地方政府的地区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政策方案以实现乡村产业的在地化实施则显得至关重要。乡村旅游实现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的重整,是一项可供借鉴与扩散的乡村振兴治理范式与行动方案。基于政策扩散理论,文章运用案例分析和逻辑分析法对乡村旅游政策扩散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政策扩散在时间维度上符合“S”形曲线规律且处于快速扩散阶段;在空间维度上展现出明显的邻近效应;在扩散途径上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层级扩散、自下而上的采纳与推广、同一层级区域间的扩散和不同层级区域间的跟进四种模式;影响乡村旅游政策扩散的动因包括行政体系下政策实施要求、政策制定需求、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横向竞争政策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重点关注经济效应和治理效应,有必要拓展社会效应研究。本文运用社会经济理论的分析视角,以鲁西南蔡庄村为例,探讨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社会效应实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面对行政动员强激励和项目资源零输入,农村基层组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推动了乡村社会领域的建设发展。第一,在产业规划阶段,农村基层组织自主选择适宜村庄自身条件的产业类型,通过开会议事与社会动员机制整合村庄内部资源并对接外部生产要素,实现对党员和群众的再组织化。第二,在产业运行阶段,加工厂生产管理方式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并与农民家庭生计生活模式相适配,进而形塑村庄社会结构和巩固农民家庭结构。第三,在产业收益分配阶段,集体收益用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民间社会组织建设,形成以行政村为供给主体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个案村庄以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为项目资源匮乏型村庄实现产业振兴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我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广东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战略举措,以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工作强度、投入力度,举全省之力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推动乡村振兴由顶层设计、组织发动到全员行动、全面推进的重要阶段,"三农"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农业生产稳中向好、现代农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目的:论述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论述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研究结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和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由此必然带来特定的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乡村重构是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关联土地利用转型和乡村振兴的纽带,依托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重构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社会经济重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行为主体的响应必然带来地域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变反过来又作用于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主要包括重构乡村生产空间实现产业振兴,重构乡村生态空间实现生态振兴,重构乡村生活空间实现组织和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7.
贫困的特征不仅是贫困研究的焦点,也是反贫困行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文章基于反贫困的视角,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低保户和非低保户在家庭发展能力维度上的差异,进而探讨农村低保户的家庭特征。研究发现,低保户家庭的财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较差,低保户的贫困不仅表现为家庭禀赋的不足,也体现为家庭功能缺损和家庭策略贫乏等。基于此,文章认为从家庭层面进行贫困识别与帮扶,实施家庭发展政策以提高贫困家庭禀赋,促进其家庭功能的健全和家庭策略的改善,可以推动农村贫困治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辽宁省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家庭梯次流动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城市、不同年代农民工家庭梯次流动差别,并实证分析了影响家庭梯次流动及流动类型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劳动力转移表现出梯次流动的特征,家庭梯次流动基本上以丈夫先锋梯次流动妻子随迁就业的形式为主。在大城市,无论是丈夫先锋梯次流动还是妻子先锋梯次流动,夫妻另一方随迁未就业的比重一般较低,而在中小城市这种现象却不明显。人口流动的家庭化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老一代的重要标志。影响家庭梯次流动的因素中,就业和收入的相对稳定性是决定家庭梯次流动的关键因素,家庭拥有更多的耕地、宅基地对家庭梯次流动有负向影响;家中有在校学生会促进家庭梯次流动,对收入的乐观自评、永久定居城市的意愿将促进家庭梯次流动。与丈夫先锋梯次流动家庭比较,家中60岁以上老人和6岁以下子女数对妻子先锋梯次流动影响较大,小城市更有利于妻子先锋梯次流动;就业收入相对稳定、中等城市、家中有在校学生促使家庭选择夫妻同时流动。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宅基地改革、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将有利于农民工家庭梯次流动。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6月8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和品牌强农等工作。会议强调,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  相似文献   

20.
<正>一直以来,乡村的发展与振兴,都是从物质层面进行的考量,从经济方面展开的活动。不同的主体,通过多元的渠道,实现农村产业的更迭与创新,将外部的信息传递到乡村,以资金的力量助推乡村的发展。《艺术振兴乡村途径研究》是陈炯编著,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在2019年出版的作品。本书围绕着"集市"展开,通过多元的艺术创作形式,融入到乡村发展之中,体现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目标。(一)文创产品彰显乡村生活之点滴。本书的第一部分围绕着"文创作品"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