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兽药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国家实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办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第五条国家实行兽药储备制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灾情…  相似文献   

2.
海水养殖户渔药施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养殖户渔药施用行为将会影响到海水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在对海水养殖户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养殖户渔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食品召回制度、周围养殖户遵守质量安全规定的程度和标准化生产制度对养殖户渔药施用行为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对休药期规定熟知度对养殖户渔药施用行为具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4省份397个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引入损害控制模型(damage control model),分析了生猪养殖户使用兽药的边际生产率。本文建立兽药使用的回归模型,将由此回归模型得到的兽药使用成本预测值代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及损害控制模型以处理内生性,所得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害预期损失、兽药平均价格以及养殖规模对兽药使用成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不同类型兽药的使用成本而言,养殖监管水平、参与养殖技术培训情况以及养殖信息获取便捷程度对保健类兽药的使用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治疗类兽药的使用成本并无显著影响;对于治疗类兽药来说,损失厌恶是导致其使用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其他相关因素影响较小。此外,根据损害控制模型的估计结果,本文发现,兽药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0,表明所调查地区生猪养殖户已经过量使用兽药。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山东、山西、陕西和甘肃四省2016年和2017年经济作物种植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引入损失控制函数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水果、反季和顺季蔬菜种植户的农药过量施用水平进行测算,运用二项Logit模型估计农药施用技术培训对农药是否过量施用的影响,采用分位数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考察农药施用技术培训对农药过量施用户过量施用水平的影响和因果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农药施用技术培训效果在基本特征不同的种植户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经济作物种植户农药过量施用现象较为普遍;参加培训对种植户过量施用农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培训效果也因种植户基本特征的不同而不同,培训的影响程度随农药过量施用户农药过量施用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在农药过量施用水平较低时,不同机构组织的培训和不同模式的培训均降低了种植户农药过量施用水平,其中村委会组织的培训和田间指导的培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经营中承担适宜的风险,对于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GMM方法分析了再保险对农业保险承保风险的影响,考察了因公司规模差异而引发的异质性问题,并检验了农业保险竞争优势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再保险能够显著降低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承保风险,在第二代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实施情况下效果更强。其次,再保险对农业保险承保风险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小规模保险公司中。最后,农业保险竞争优势发挥调节效应,表现为削弱了再保险与农业保险承保风险的负向影响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推动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建设与发展、完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通过产品差异化和服务专业化提升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前景理论和社会嵌入理论构建了"风险规避、社会网络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东北三省741户玉米种植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风险规避、社会网络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出于规避风险的化肥施用行为具有刚性特征。风险规避不仅提高了农户选择过量施用化肥的可能性,更显著增加了其过量施用化肥的程度;(2)社会网络不仅降低了农户选择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农户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但化肥施用的刚性依赖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社会网络对化肥过量施用程度的负向影响;(3)社会网络仅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户出于风险规避而选择过量施用化肥的可能性,但无法抑制农户出于规避风险对化肥过量施用的路径依赖;(4)农户不同的生产要素对化肥过量施用行为具有不同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因此,推进风险管理正式制度建设、强化面向施肥经验交流的农村社会网络建设、建立化肥减施补偿制度、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对增强农户的科学生产意识、促进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山东、河南、四川三省342户养殖户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s模型,研究养殖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知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并引入环境规制政策作为调节变量,分析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知—参与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①养殖户畜禽养殖废弃物水体污染认知、环境保护政策认知以及财政补贴政策认知对其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财政补贴政策认知对养殖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②约束性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畜禽养殖废弃物水体污染认知—参与意愿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政策认知—参与意愿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激励性环境规制政策对环境保护政策认知—参与意愿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但约束性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畜禽养殖废弃物大气污染认知、土壤污染认知、健康危害认知—参与意愿关系和财政补贴政策认知—参与意愿关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前景认知—参与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激励性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畜禽养殖废弃物大气污染认知、水体污染认知、土壤污染认知、健康危害认知—参与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对财政补贴政策认知—参与意愿关系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前景认知—参与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数字金融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中发挥政策集成和导向作用,是降碳减排的重要工具。本文基于金融领域的数字化变革现实,以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金融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碳排放存在先增后减的倒“U”型影响,这一趋势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得以证实。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倒“U”型影响主要发生在外围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在非资源型城市表现为负向线性关系。中介效应分析凸显了技术创新和创业活动作为数字金融影响碳排放的关键途径。调节效应分析强调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将削弱数字金融对碳排放的倒“U”型影响,环境治理目标则强化两者的倒“U”型关系。地方政府应从数字金融的发展方向、作用方向和配置方向着手,释放碳减排红利。  相似文献   

9.
建立决策树分析扑杀补偿对养殖户疫情披露和预防要素投入的影响,以广东省家禽养殖户调研数据为例,使用似不相关多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扑杀补偿水平能够显著增加散养户的禽流感疫情披露意愿,但对规模户披露意愿无显著影响;扑杀补偿对规模户的禽流感疫苗投入和卫生措施投入、对散养户的隔离措施和卫生措施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补偿程度与散养户的疫苗投入显著负相关,存在替代效应。基于结论,提出了差别化补偿、适度提高补偿并实施有效惩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界关于农地确权是否促进农地流转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本文构建农地确权、农地依赖影响农地转出行为的理论框架,采用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的政策效应,以及农地依赖在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户对土地的禀赋效应并非完全存在,农地依赖呈现分化特征;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具有促进效应;农地依赖在农地确权与农地转出行为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效应,农地依赖会抑制农地确权对农地转出行为的促进效应。未来中国应加快运用和拓展农地确权成果,推动农地流转和保障农地产权;依据农户的农地依赖程度,因户制宜、分类治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农地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肉牛四大产区1045个非规模肉牛养殖户调研数据,在对不同资源化模式下肉牛养殖废弃物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实验设计肉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补偿方案,建立Mixed-Logit模型识别养殖户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各属性的偏好,量化养殖户受偿意愿,测算资源化利用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肉牛养殖废弃物具有极大的资源化利用潜力与价值,不同产区对于资源化利用模式的偏好存在差异,同时随着养殖户家庭收入水平、养殖规模、务农劳动力以及环境认知程度的提高,其参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加,在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且全面技术支持的属性水平下,规范堆肥还田、垫料化、户用沼气和经济动植物生产的补偿标准分别为1004.2元/户·年、861.9元/户·年、1042.2元/户·年和1133.3元/户·年。最后,提出制定阶段性、差异化的补偿政策、加强生态补偿参与主体与补偿方式的多元化建设、促进资源化利用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从农地不平等的视角探究承包地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考虑土地租入与家庭劳动力投入变动的调节效应。研究方法:使用OLS、参数与非参数匹配方法、分位数回归、有调节中介效应模型等对CLDS 2014、CLDS 2016两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无论计算方式是否经过调整,全国层面承包地分配的基尼系数均超过0.45,农地不平等状况比较严重。以“农户农业经营收入”作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指标,研究发现承包地调整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且对低收入组农户的促进效应更大。承包地调整通过降低农地不平等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占比约为37%。就农地不平等负向影响农业生产效率而言,土地租入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但作用有限,家庭务农劳动投入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剧该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合适的承包地调整与分配状态,应兼顾效率与公平,以农地相对均等的配置和可预期的调整来提高效率。“适当的”承包地调整具有效率功能,并对农村低收入群体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应当更为审慎地看待承包地调整制度存续的合理性,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意愿,进一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影响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检验养殖户禀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对标准化养殖场的了解程度较低,经信息强化后,养殖户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意愿较高;养殖户的参与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能显著提升他们参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的意愿,参与态度对养殖户参与意愿影响的总效应和直接效应均最大;感知有用性、相容性、社会群体支持、自我效能和资源便利条件间接影响养殖户的参与意愿,相容性发挥的间接效应最大;养殖户的决策人年龄和学历、养殖规模在部分路径中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4.
降低农户家庭储蓄率对于“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和加速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山东、湖北、江西、四川以及云南五省2019—2020年两期入户调查数据,使用PSM-DID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农业保险对农户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研究结论:首先,参与农业保险可以显著降低农户储蓄率,且对于参保户来说,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储蓄率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次,农业保险可以通过提高农户消费、降低农户面临的客观不确定性、缓解农户对不确定性的主观担心从而降低农户储蓄率。同时,农业保险还通过“结果的示范效应”影响农户储蓄率,当参保结果产生“负向示范效应”时,农业保险对农户储蓄率不存在显著影响;最后,农业保险对高储蓄率农户影响更明显,对高兼业水平农户、高社会网络水平农户影响则较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提出"弹簧效应"假说,并基于200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国内媒体报道的2896起食品安全事件,定量估算对食品安全事件"捂盖子"对于重要的食品子行业的影响。分析表明,如果从保护食品行业的目标出发,对食品安全事件"捂盖子",降低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监督效率,对餐饮业、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的发展均有负向影响,"弹簧效应"假说得到验证。相关研究结论对于合理定位媒体监督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制度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管制强度如何影响林农采伐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理论分析采伐管理制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采伐政策及21个村415个样本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林改后采伐管理制度的管制强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林改后政府的采伐管制强度对林农采伐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该种负向影响是通过采伐量及林木收购价这两个中介变量产生的,即使在林木市场价会降低采伐管制强度对林木收购价的负向作用(中介效应)以及山林依赖度会弱化采伐管制强度对采伐量的负向影响(交互效应)客观背景下,该种负向作用依旧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采伐管制导致设租寻租行为的广泛存在。政府在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简政放权"很有必要,具体说即是将采伐指标由县直接分配落实到户,进而可实现保护生态安全和提高林农收入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监督执行成本及运输成本对肉羊养殖户交易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信息获取越困难时,相较于传统的市场自销交易模式,肉羊养殖户越倾向于选择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价格波动对合作社交易模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谈判成本中,价格差异和价格公平均对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监督执行成本中,当肉羊养殖户越信任收购方,越倾向于选择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合作社交易模式和企业交易模式,违约情况则对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运输成本中,市场距离对中间商购销交易模式、合作社交易模式和企业交易模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需进一步拓展与丰富可供肉羊养殖户选择的交易模式,并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8.
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利用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630户稻农的数据,在构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综合值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关注农业生产经营特征的中介效应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非农就业在总体上抑制农户的生态生产行为。②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在非农就业影响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具体而言,非农就业通过减少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户的地块集中程度和生产专业化水平抑制了农户的生态生产行为。③家庭生命周期在非农就业影响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向后推移,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负向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量化碳排放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特征,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方法:EKC假说、KAYA恒等式、LMDI分解。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总量与工业用地的碳排放EKC关系为倒U型,公共商服与交通用地为N型,居住用地则为U型;(2)地均GDP产出和产业用地规模对产业碳排放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单位GDP产业能耗对产业排放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其他因素影响较弱;(3)人均GDP和居住用地规模对生活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而单位GDP生活能耗、单位能耗排放和居住人口密度具有负向效应;(4)交通出行结构、地均出行人口数和交通用地规模对交通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单位能耗排放和人均能耗强度对交通碳排放具有负向效应。研究结论:各类建设用地扩张均未达到碳排放增长拐点,工业用地扩张的碳排放边际速率降低使得武汉市碳排放增长趋缓,但居住、公共商服和交通碳排放在城市扩张中具备更快的增长趋势,是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点;承载功能差异使得驱动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各异,需结合两者增长的耦合关系和不同因素碳效应探讨建设用地低碳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地资本化视角下的耕地非粮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究农地资本化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农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农地过度资本化问题的防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随着耕地价格上涨,耕地价格与耕地非粮化存在“U”型关系,“U”曲线在耕地价格为969元/亩时取得极小值,耕地价格上涨对耕地非粮化利用的作用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特征;(2)耕地价格与非粮化的“U”型关系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存在区域异质性,“U”型关系主要体现在粮食主产区,在耕地价格为876元/亩时取得极小值,较全样本拟合曲线的极小值拐点约降低90个单位。研究结论:农地适度资本化未对粮食安全造成冲击,而当农地过度资本化时,耕地价格上涨会促进耕地非粮化利用。未来在推进农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需要政府有效介入,正确引导和监管市场机制,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率,完善用途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