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税征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不断发展,保护区建设和维持的资金并没有相应的增加。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不足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区内征收生态税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建议,并阐明了生态税若干制度要素设计问题,提出了改革设想,同时对我国现行条件下实行生态税的有利及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了生态税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建立了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影响因素与政府供给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森林生态供给投入、森林生态政策、社会经济环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关键因素。森林培育技术虽然有利于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但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森林培育技术对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建国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2):65-67,108
从生产力和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定义出发,分析了森林自然生产力、森林经济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定义,提出了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的构成。同时,还对林业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生态经济系统、森林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森林经营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是森林生态保护中的一项重要手段。政府生态补偿的基本含义概括为"强制保护、部分补偿"。狭义的政府生态补偿政策主要指管制并补偿,广义的政府生态补偿政策还包括针对"正外部性行为增加或负外部性行为减少"的补贴;狭义的市场生态补偿是将生态系统服务单独交易,广义还包括生态系统服务与其他产品一起参与市场交易。文章梳理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资源培育补助、退耕还林补偿三种主要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并从生态补偿标准、实施机制、经济主体参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同时,讨论了林下经济、林业碳汇交易等市场生态补偿形式。  相似文献   

5.
应用经济学、政策学等原理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运营环境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态资产经营和管理具有其独特性,生态资产市场并未形成,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资产的运营以政府投资为主;国有林区在森林生态资产市场化运营方面具有资源、成本、政策等优势条件,存在运营资金不足、生态理念缺失、资源结构性问题等阻碍因素。针对存在的阻碍因素,从政策网络角度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良性运营的4个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策综合在森林转型中的作用——以福建长汀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转型的概念于1992年被首次提出,现已成为国际生态经济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讨论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森林转型,为全球固碳和气候变化减缓作出了重要贡献。政策因素被认为在中国森林转型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中国森林转型的典型地区福建长汀为例,构建植被恢复政策综合分析框架,从植被恢复政策的纵向综合与横向综合两方面对促进长汀森林转型的政策综合进行分析,对长汀植被恢复政策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探索,以丰富森林转型的政策路径理论的讨论。研究认为,植被恢复横向政策综合是长汀森林转型相关政策取得成功的关键,长汀的植被恢复政策体系对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是在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指在人类经济活动与森林自然活动相互交织的过程中,既满足森林资源自身再生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生态要求,又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最佳的森林经济物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能力,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构成林业生态经济生产力的六大要素及组合模块对林业经济发展和林业政策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神农架林区为例,分析了建立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森林生态建设政策扶持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处理好林区民生问题;继续实施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区别化政策;充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引入市场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森林碳汇市场。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2005年开始实施的棉花进口滑准税政策出台背景、不断调整的原因与绩效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探讨滑准税政策实施对棉花生产者、棉花经营者和棉纺企业的利弊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国内外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贸易环境,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棉花产销及贸易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在性与森林生态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中公益林的作用在于蓄水、固土、防风、防沙,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公益林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即具有非排他性与非排斥性。由此产生的外在性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并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根本性制约因素。通过对外在性的分析,提出了若干修正外在性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森林生态税的理论框架。以期通过税收手段,有效地将资金返流于生态环境建设,变生态建设的经济外在性为生态建设单位内在的经济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西部退耕还林(草)现状分析及税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由于土地沙漠化导致西部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草原生产能力下降。为保护西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先行"战略决策。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提高到了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地位这个战略高度。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草)试点,西部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政策必须加强,特别是生态税收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西部退耕还林(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若干宏观和税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绩效棱柱法与专家评分法,从农户满意度、政府贡献、政策战略、政策流程以及政策执行能力5个方面设计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效果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这些指标权重与补偿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农户满意度、政府贡献、公正的政策、公开的政策等项目水平"一般"甚至"较差",是导致福建省现行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效果综合评价结果 "一般"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生态补偿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互制约,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宁夏隆德县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从隆德县森林、草地、农田和水域4个方面展开分析,对隆德县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态补偿进行估算。[结果]在黄河流域宁夏地区,隆德县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其生态服务价值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为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补偿额为6.447亿元,在总补偿标准上占据绝对地位,其次为农田、水域、草地生态补偿,且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符。[结论]根据宁夏隆德县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草地生态系统外溢补偿标准相对偏小,仍需继续改善,后期应对土地利用规划及时加以调整,为草地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历史时期中原城市群森林生态变迁的研究,阐明了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是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选择,认为应通过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与区域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积极保护扩大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功能恢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美学及其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森林风景美学局限性及综合有关森林生态美学的研究和论述,提出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内涵特征,认为森林生态美在起源、审美对象、表现形式、关注尺度、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与风景美学都存在差异。根据生态系统范围大小的不同,将森林生态美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美和人—森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美2大层次,并指出森林生态美学理论在森林景观经营、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森林旅游者引导等方面对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湘西地区24个民族县域为例,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测算体系,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湘西地区1999-2018年湘西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长期显著的耦合协调特征,协调度稳定趋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受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最后,为森林旅游经济发展提出构建森林生态和谐共管机制,完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实践与探索——四川省阿坝州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是我国继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后,林业政策的又一重大突破。文章介绍了四川省阿坝州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与范围。试点的主要方法及工作措施,包括强化组织领导、科学规划设计、严格质量监控、资金直达管理等。截至2011年1月,全州完成森林抚育补贴试点任务6666.8hm2总投资1000.2万元。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分析了试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林改职工投资行为特征,探讨影响林业投资的深层次制度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林改职工具有林业投资率低、营投资意愿下降较快、倾向于短期效益明显的项目等行为特征,生态效益体现不明显;虽然影响林改职工投资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林业税费高、营林风险高等因素,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林改职工投资行为却是在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约束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只有对限额采伐管理和生态补偿这两项林业制度做出适当调整,林改职工才会调整林业投资行为关注生态效益,进而推动中国现代林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持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西藏最近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定量计算了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并结合西藏森林资源状况和现行的生态政策,实证分析西藏的生态补偿制度,提出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补偿的具体建议,为西藏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补偿标准的出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