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组织资源的碰撞与对接--四川射洪棉花协会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理论假设本文的理论假设是 :第一 ,在农业中只有将科技创新与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较好地结合起来 ,才能加速农产品科技化、市场化、商品化的进程 ,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笔者同意拉坦的界定 ,即制度概念亦包括组织的含义。制度创新指 :①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变化 ;②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 ;③在一种组织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 (拉坦 ,1 991 )。显然 ,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密不可分 ,我们以下所谈的组织创新 ,必然也涉及到制度创新。第二 ,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都可被理解为相对于经济体系的内生变量 ,二…  相似文献   

2.
组织与制度创新:中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关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组织与制度创新:中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关键唐敏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的准确判断,无疑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为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农业发展速度越来越低,一些大宗农产品处于徘徊和低水平的增长状...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合作社土地集体制、人民公社公有制的变迁.本文以组织公民行为为视角,分析了土地制度影响因素,认为互助合作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合作社土地集体制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瞒产私分、包产到户的组织公民行为是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及基本核算单位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关系,对国家土地制度创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制度、制度安排与中国农地制度创新(一)──制度选择及变迁方式的经济学分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课题组制度影响经济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制度创新通过提供更有效率的行为规则而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已在1979年以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得以充分验证。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制度、制度安排与中国农地制度创新(三)──制度选择及变迁方式的经济学分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课题组四、制度创新:选择的三种类别从本质讲,“制度创新的供给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或力量对比”。道格拉期·C·诺思也认为,在制度变迁理论...  相似文献   

6.
1农业产业组织及其创新的现实基础1.1农业产业组织概念的提出。农业产业组织,首先它不同于工商产业组织,因为现阶段农产品市场的价格形成、集中度、产品差异、进出壁垒以及垄断与竞争等均具有不同于后者的行业特征或者表现不明显;也不同于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后者只是一种组织形式,通常指农户家庭、农业企业及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只构成农业产业组织的一个层面。一般认为,农业产业组织中的“产业”指的是生产、销售某类农产品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同一市场上的集合,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以某种纽带相互联系的市场结构与行为的统一体就是农…  相似文献   

7.
一、农村经济组织制度弊端的微观理论分析制度中的主体是维系制度和创新制度的关键。只有从农村经济组织制度中的主体的行为分析入手 ,才可对现行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利弊作出全面的理性的判断。(1)农民行为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的行为是农民为了在市场上谋求利润的最大化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这种行为模式主要由市场预期———生产经营———销售获利三个环节组成。然而 ,由于农民行为在制度上的缺陷 ,使这种模式在实践中难以理想化地实现。首先 ,农业生产中的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使农民捕捉、分析信息的能力弱…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及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内涵、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于土地整治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厘清了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层次内涵,阐述了社会资本作用于土地整治的两种实现途径。研究结论:(1)社会资本是农民之间合作的基础,体现在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合作为基本特征而构建的社会参与网络;(2)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得以显化,是建立和优化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3)社会资本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认为。由于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有极强的制约作用,在乡镇财政制度的创新过程中。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政治组织、政府机构、法律法规等)和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意识形态、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等)以及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等因索,会以各种方式对乡镇财政制度的创新形成阻滞。因此,探析影响我国乡镇财政制度创新的阻滞因素,有利于乡镇财政制度创新。进而也有助于化解乡镇财政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李远行 《中国农史》2005,24(4):109-115
当前流行的有关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性质的观点主要有“大共同体本位”和“小共同体本位”两种,然而在解释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建构时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研究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关注国家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变化(互构与博弈),这样有利于研究村落外部国家政权对村落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同时从家与村的结合原理研究村落内部农民生活价值秩序和村落内发展的动力机制,最终达到寻求影响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因的规范性解释和当代中国农村组织建构的合理性原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有效制度供给不足、价值取向偏差、行为效度有限是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制度环境中的主要政府制约因素。优化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应消除模糊认识,端正官员态度,明确政府责任;应改革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和规范引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制度变迁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农技协会演化规律的制度解析得出: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是组织创新根本原因,而价值观因素则影响着制度在边际上的调整;农技协会发展的成功案例说明,股份合作制的实体经营模式是能够满足现阶段成员互助和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创新选择,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政府、社会、市场的共同发展中,制度的均衡状态与势能变化是地方政府行为重要的政治逻辑依据。文章以苏南模式历史变迁为背景,动态分析苏南模式制度变迁的比较制度优势变化,分析制度失衡、再平衡状态下地方政府的动力、行为与方式。探析苏南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不同阶段差异化的行为模式与角色扮演,发现比较制度优势是地方精英推动苏南模式变革的内在驱动力,政策环境与制度变化导致精英行为偏好不同,但在政治晋升压力与制度结构束缚下政治精英改革行为走向趋同。  相似文献   

14.
制度、制度安排与中国农地制度创新(二)──制度选择及变迁方式的经济学分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课题组三、中国农地制度创新:需求与供给关于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的理论分析以及对1979年以前中国农地制度安排历史总结的现实意义,在于寻求一种新的土地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王敏杰 《农业经济》2007,(10):56-57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组织方式,是市场组织的构成之一。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模式——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内涵、产生原因及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会导致的制度失效,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动力不足,因此,本研究认为选择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配套协调实施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论加入WTO与中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 WTO在即,农业将遇到来自国外有竞争力农业体系的极大挑战,这种挑战尽管表面反映在农产品市场开放、进口量增长等方面,但本质上是对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及行为的一次强大冲击和挑战。从加入 WTO的背景条件出发,立足于对我国农民合理利益的保护,积极改进我国农业产业组织资源配置和进行新一轮制度创新,是迎接入世挑战的必由选择。   一、加入 WTO后中国农业产业组织及行为面临的挑战   1.中国加入 WTO,国内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开放,有组织的国外竞争对手将抢占中国市场,市场贸易规则与竞争对手的双重变化,迫使中国农…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在其产生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存量的变化和意识形态演变等因素的变化,面临着变迁问题。会计准则变迁是指会计准则变化的历史,表现为会计准则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本文通过对中美会计准则变迁分析,根据博弈在我国的现状,基于博弈均衡视角的中美会计准则,试探究我国会计准则变迁过程中博弈力度缺乏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雩桢 《农村经济》2000,(11):14-16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都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 ,是继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以来出现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经营体制创新。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对于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90年代以来 ,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进入市场难的矛盾愈加突出 ,就愈需要相应的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和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而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就是这种创新的突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进化博弈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规律,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4方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研究结果:生成了各利益主体进化博弈关系表及策略对比趋势图。研究结论:(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以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过渡的历史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3)农民集体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中央政府策略选择不完全的产物,其产权关系不清、权能缺失。(4)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促使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由城乡二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过渡。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基于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视角,采用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以浙江省的典型实践为例,探讨农村宅基地整理的自组织模式产生的原因,为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学理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农村宅基地资源规模和农户数量的化整为零可以减轻自组织宅基地整理的阻力;(2)具有充分的社会资本积累和积极有为的村庄领导者的农村社区以及自愿性和利益一致性较强的农户群体倾向于采用自组织模式实施宅基地整理;(3)自组织的宅基地整理还离不开符合地方实际的决策制定、行为选择、信息沟通、成本—收益分配等规则。研究结论: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农村宅基地整理的经验证据,印证了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自组织模式成因的经典论断;实践中可以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户结合自身特征,适应好或利用好宅基地资源条件、农村社区特征和起作用的规则,以自组织模式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