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危机恶化了我国就业环境,其中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最为显著。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对外贸易严重受挫,经济的放缓影响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这都与农民非农就业息息相关。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起点,以“推一拉”理论为基础,对经济调整背景下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制约农民非农就业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城市化问题刍议高焕喜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相比较,明显滞后。据资料介绍,1952-1990年期间,我国非农就业比率提高23.5个百分点,而同期市镇人口比率只增加了14个百分点。这时期,我国的城市化有如下特点:1、政府...  相似文献   

3.
以城镇建设为契机 促进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当然也是农民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城镇建设和发展,才能为农民就业开辟更好的空间和载体,为土地流转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条件。目前,我国城镇发展水平滞后,2001年底统计,中国城镇化率为37.7%,城镇人口达到4.81亿,城市662个、镇20358个。而粮食主产省城镇发展水平整体上看,远远低于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必须…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因此耍全面加快城市化。笔者认为,如果忽视就业问题,片面去追求城市化,不仅难以达到目的,还会导致以就业问题为中心的城市问题严重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城镇化与城镇用地扩张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动态过程。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剩余劳力流向非农产业。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工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见表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阶段,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IO.64%上升到15.39%。第二阶段:1958年~196o年,为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引发的超速城镇化阶…  相似文献   

6.
吕政 《中国改革》2006,(2):41-44
■从人均GDP指标看,到2005年末,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1400元,按现行汇率换算,为1400美元,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第二阶段;■从非农产业产值比重指标看,2005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5.1%,农业增加值比重为14.9%。按此衡量,我国工业化程度已越过工业化中期;■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指标看,我国仍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工业化任务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处于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7.
《陕西综合经济》2005,(4):31-33
目前,渭南还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发展严重滞后,制约着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才能提高我市生产力整体水平,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以县城为基础建设小城市是农村城市化的理想选择国家的现代化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工业化,而工业化必然伴随着人口布局的城市化,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驱动我国已经严重滞后的农村城市化进程,既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至于选择一条怎样的城...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引导农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问题,是针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实践而提出来的。非农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在我国表现得不明显,城镇发展水平并没有随非农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就全国来说,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解放初期的40%左右,上升到1992年的75%左右,但80%的人口在农村的格局几十年来没有改变;就农村来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30%上升到1992年的60%,但分散居住自然村落的人口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年年增加。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非农产业发展迅猛。农民的身份和居住地位置发生了转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从中国国情出发,遵循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化的规律,建立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城市化机制,推动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实行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与供求管理相结合的城市化体制,实行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及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都市农业与推进城市化进程——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农村经济》2004,(5):79-79
本认为,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双向互动,互为补充。都市农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可为城市化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城市化则会促使农业的工业化管理,促进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2.
城郊被动型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转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嵌套Logit模型,考察和分析了城郊被动型城市化过程中影响城郊农民非农就业意愿及成功实现就业转移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个人因素对非农就业倾向及转移成功率有重要影响;年龄是影响非农就业倾向最重要的因素,非农就业倾向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是影响具有非农就业意愿者能否顺利实现就业转移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对农民实现非农就业转移成功率的影响最为重要;劳动者家庭人口数及供养的非劳动人口数量对非农就业倾向及成功率影响不显著。因此,加强中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能教育、健全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系统是被动型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及顺利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陆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杨重光(中国社会科学院)1城市化与耕地城市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化一方面是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劳动力,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从而使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另一方面,大...  相似文献   

14.
非农就业对川西北藏区农牧民脱贫奔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提出非农就业的四维影响模型,并基于DC县315户贫困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确定了农牧民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再借鉴ISM模型构建农牧民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的逻辑关联与层级结构,研究表明:农牧民受教育水平、家庭健康结构、是否参与合作社、居住地到县城距离、居住地海拔、是否接受非农产业扶持、是否接受非农技能培训是农牧民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非农产业扶持、非农技能培训和参与合作社情况是表层直接因素,家庭健康结构和居住地到县城距离是中层间接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居住地海拔是深层根源因素。据此,分析其政策含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杰 《农业经济问题》2012,(4):84-90,112
本文从二元经济增长模型推出两个命题假设: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市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应用面板门槛模型考察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根据门槛水平对我国各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程度做出归类,证实了我国城镇化进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将实证研究与现实相结合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和短期策略都需要更着力地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6.
以县城为基础建设小城市是农村城市化的理想选择国家的现代化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工业化,而工业化必然伴随着人口布局的城市化,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驱动我国已经严重滞后的农村城市化进程,既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至于选择一条怎样的城...  相似文献   

17.
一、西部地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困难 1、发展水平低,未能全面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和政府可用财力有限,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能力有限。就局部而言,部分地区并未真正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如2005年西安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4%,远低于国际公认的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30%的比重。由于城市化比重低,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省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市化对山东省不同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选取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建成区面积、道路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这5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认为不同城市化因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异,全省难以选择统一的城市化模式,但总体来说山东省要加大除道路建设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而全面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各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加速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加速途径卢荣善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第三产业总体来说是滞后的,而在我国农村的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更小,滞后现象更为严重。在1994年的全国GDP总值(以现价计算,下同)中,农村GDP所占比重为53.1%,其...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衢州市委根据对发展规律和衢州市情的把握,提出了坚持“工业立市”中心不动摇,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旅游业大发展“两大战役”的总体思路。首先,工业化是经济腾飞的发动机,经济欠发达是当前衢州最大的市情,加快发展是首要任务,要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综合实力,必然要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其次,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加速器,衢州城市化水平滞后、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不高,面对建设“两地三城”这一重大任务,必然要将加快城市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再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是省委对衢州发展的总要求,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发挥衢州的生态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从而带动现代服务业整体提升,这是衢州加快科学跨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