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森林法》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并要求“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营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总,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森林法》关于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是制定森林年采伐限额的法律依据,违反了这一条,就是违法行为。但是,各级在制定与落实森林采伐限额时,却忽略了许多与采伐限额相关的因素,把消耗量低于生长量作为制定采伐限额的唯一依据。因此,造成了采伐限额难以控制,而滥伐屡禁不止,森林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所谓森林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一直受不合理的经济体制的束缚,使我国林业至今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1.林业生产仍以木材为中心,重采轻育的错误作法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发展方针得不到贯彻落实。2.森林资源仍呈下降趋势。据林业部“五·五”森林资源清查报告,全国森林覆被率已从“四·五”清查时期的12.7%下降到12%。3.森林的破坏面积超过新造林的可成林面积。4.森林资源的消耗量大于林木生长量。每年全国森林消耗量为29,410万立方米,用材林生长量为20,106万立方米,森林赤字达9,304万立方米。特别是国有林区集中过伐十分严重。仅以黑龙江省为例,40  相似文献   

3.
一、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理论问题1.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概念“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是由“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三个子概念有机组合而成。这里的森林资源资产是指国家或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资源。它包括用材林、经济林、竹林资源和林地资源以及森林群落内的其它资产;“保值”是森林资源在一定期间如会计期间或财政年度)内净资产期末数额等于期初净资产数额,即森林资源在一定期间内生长量和消耗量持平;“增值”是指森林资源在一定期间内,期末净资产数额大于期…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州是国家重点林区和贵州省主要林区,全州的森林蓄积量每年以3.34%的比例递减(1975年——1985年二类清查数据计算),即每年的森林蓄积量赤字约200万立方米。全州多年来的造林面积大但保存率偏低,一些地方的用材林乃至国有风景林都毁于乱砍滥伐,一方面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森林资源尤其是成熟林急剧减少;另一方面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特别是大径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加之资源分布不平衡,许多地方无材供应,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控制资源消耗的紧迫性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主义新型林区的基本特征根据国家林业投资公司的总体构想,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经济发展上新台阶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林区的标志有如下几条。(一)森林资源得到持续发展,森林覆被率达到77.7%,森林资源年生长量达到1100万m~3,消耗量达到900万 m~3,生长量大于消耗量,资源消长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正> 建阳地区是我国目前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素有“绿色金库”之称,但是,由于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消耗多,生长少,全区年生长量仅四百二十五万立方米,消耗量却达六百万立方米,赤字一百七十五万立方米。有关部门统计,现  相似文献   

7.
1.森林资源供需现状林业中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表现为人类与森林之间的平衡,并且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但是,我国的木材供给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结构上看都难以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从供给量方面看,按资源消耗极限负担值计算,用材林资源的年度最大消耗量应为2.0~2.2亿m3,折成原木产量为1.25~1.35亿m3;从资源的结构上看,我国的成过熟用材林已近枯竭,只有14~15亿m3可采,后备资源质量又太差,78年后成熟的用材林连一年用量也不够。从需求量方面看,按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到2000年总需求量…  相似文献   

8.
解放以来,我国森林资源遭到多次破坏,一些地区已残存无几。据林业部门统计,我国森林年生长量为1.8亿立米,年计划内采伐量约5,000万立米,而计划外的采伐量却达1.7亿立米,是计划内采伐量的3倍多。南方集体林区从1976~1981年的5年里,森林面积减少13.6%,蓄积量减少21%左右。湖南省1976年普查森林资源为1.9亿立米,1981年只剩1.4亿立米,5年减26.3%。福建省1957~1978年的22年中,森林资源消耗量为3.16亿立米,生长量为2.71亿立米,消耗量超过生长量14.1%,平均每年出现森林赤字202万立米;1979年赤字上升到385万立米,超过生长量的20.8%,1980、1981两年  相似文献   

9.
<正> 南平市是建阳地区重点林区之一,素有“绿色金库”之称。全市土地总本积为3,965,970亩,其中林业用地3,044,51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6.77%。森林蓄积量1463万m~3,其中用材林898万m~3。根据省林业勘测设计院一九八一年调查资料,用材林年生长量为62万m~3,年木材合理采伐量应为58万m~3。而八0年木材消耗量为106.1万m~3,折算立木蓄积量为152.7万m~3,等于年生长量的2.46倍。並据今年四月份的调查,八一年木材消耗量为97.7万m~3,折算立  相似文献   

10.
以峡江县2004、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对象,从林地面积、林种结构、林龄结构、树种结构、林木蓄积、森林资源质量、人工林资源、林木蓄积生长量与消耗量、商品林与公益林、森林覆盖率等十个方面对该县"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从森林资源分布、森林覆盖率、森林结构、森林质量等方面详细地评价了峡江县森林资源状况,并针对森林资源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林业生产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容忽视,在发展林业的进程中,曾经几度出现的全国性大规模乱砍滥伐森林的歪风,严重地破坏了林业的生产力。为什么乱砍滥伐森林禁而不止?从经济机制方面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木材市场需求和森林资源可供量的尖锐矛盾,是乱砍滥伐禁而不止的客观经济条件。近几年,我国木材计划年产量6000多万立方米,每年从国外进口木材(包括胶合板、纸浆、纸板等折合木材)多达1800多万立方米。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目前计划外年消耗木材已超过8000多万立方米,为计划内消耗的1倍多。目前全国年森林资源消耗3.9亿立方米,年生长量仅2.7亿立方米,每年森林资源“赤字”达1.2亿立方米。很多地方再过若干年后,就无木可采。上述情况表明,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同森林资源可供量逐渐萎缩的矛盾,严重破坏了林业生产力,加速了森林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往我国森林资源消耗大于生长、赤字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森林采伐管理的重点一直是以控制过量消耗为核心,与之相适应建立起来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森林采伐总量和各采伐类型、各结构消耗指标的控制,达到对森林总体消耗量的严格控制。应该肯定,采伐限额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对遏制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下造成的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实现森林面积、  相似文献   

13.
育林基金是取之于林,用之于森林资源恢复、保护、发展的专项资金。育林基金的征收、使用受国家法律保护。森林资源接用途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五大类。其中: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等。特种用材林包括国防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森林资源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恢复、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就必须对以木、竹为原料生产产品的企业或个人按消耗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规定标准一次性征收…  相似文献   

14.
(一)抚育间伐对人工用材林立木价值量的影响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方式主要有疏伐和生长伐两种。尽管这两种抚育伐进行的时间、对象不同,但它们都消耗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都有一定量的经济收入,就这点来说,又是相同的。因此,本文以生长伐为例,分析抚育间伐对人工用材林立木价值量的影响。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抚育间伐使人工用材林单位面积价值量绝对地增加。因为抚育间伐消耗了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必然形成一定量的价值。其二,抚育间伐使人工用材林单位面积价值量相对地减少。因为抚育间伐会产出一定数量的间伐木材,这样间伐后的林分单位面积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与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我国林业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如何改善国土日趋恶化的生态状况;二是扭转森林资源不足,特别是用材林资源濒临枯竭的局面;三是发展林业产业,尽快摆脱行业的经济危困。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是解决我国用材林资源贫乏、用材供需矛盾尖锐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林业生产基地,每年承担全国计划内任务约1/3。但由于以往经营决策上的失误,问题很多:森林资源上消长失调,计划内年消耗森林资源1,950万立米,年生长量仅为1,080万立米,每年产生赤字870万立米;人员多,摊子大,全省森工企业47万职工,33万知青,林区总人口170多万;经营基本上以木材生产为主,产品结构单一;体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林区经过35年的开发建设,加上“5·6”特大森林火灾的损失,森林资源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最近完成的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森林总蓄积量已由开发时7.3亿m3,减少到5.64亿m3,下降了23%,已开发局木材生产量已由原设计的 513万m3,急降至现在重新核定的 340万m3,下降了 33.7%。产量的下降充分说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已发生了危机,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3个方面讨论。 1.开发设计时木材产量设计偏高 《森林法》规定产量设计的原则是消耗量低于年生长量,但以往的设计没有遵循…  相似文献   

18.
国家根据合理经营、永续利用森林资源的原则,对森林实行限额消耗,即“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这是自《森林法》1985年1月实施以来,国家对森林资源采取的重大保护性措施。从“七五”期间执行情况看,森林采伐总量连年有所下降。“八五”期间怎么办?林业部对此提出了新方略,即对森林采伐消耗实行“全额管理”,以此解决“七五”时期采伐限额“管一块、漏一块”的问题。为了使全额管理这一新方略得以顺利实现,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如下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林价并不能反映营林生产要素市场变动和营林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得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脱节,阻碍了用材林的发展。在商品材供需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必须以林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用材林的快速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现状,分析了我国工业用材的紧缺状况及用材林林价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并提出了改革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省是国家的重要林业省,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较长时期以来,森林培育和采伐利用的比例严重失调,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七五”期间,森林消耗量大于生长量的赤字,还高达1000多万立方米。到1992年全省森林消耗量大于生长量的赤字,回落到244万立方米,消灭赤字胜利在望。然而,一些地方在急功近利错误思想引诱下,新 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歪风抬头;加之制止措施和打击犯罪行为不力,破坏森林资源的歪风越演越烈,从而加大了森林赤字比重。据有关权威部门实际勘察结果,截止1994年赤字回升到351万立方米,绝对数增长117万立方米,相当于1995年全省商品木材总量的一半。这与全国已消灭了森林赤字,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的形势背道而驰,拖了全国的后腿,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令人担忧。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8%,超过了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比例,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们饱尝了森林破坏带来的种种灾害和苦难,教训甚为深刻,应当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