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畜牧业的变动趋势与持续发展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变动趋势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表明:未来的畜牧业年增长量保持在250万吨折肉单位,最低需要625万吨饲料粮,畜均占有饲料粮150公斤不可少;生猪存拦量稳定在4亿头,可实现3270万吨规划产量的猪肉指标;草食畜产品重点抓肉牛的发展。未来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依靠科技进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种植业结构缓解饲料紧张状态;设施畜牧业是畜牧生产的重要方式;粮食主产区和农牧结合地带是畜产品主要供给源;进步调整养殖业结构,注重发展低粮耗的畜禽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预测四川省畜产品的供给现状及预测,有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使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方法]文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然后在分析2007—2016年四川省畜产品现状基础上,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采用GM(1, 1)模型对未来10年四川省的畜产品供给进行预测。[结果]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信。四川省未来10年的畜产品产量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较缓慢,而且各市区的畜产品产量存在区域差异,肉类总产、猪肉以及禽肉产量都呈上涨趋势,仅有较少市区的牛、羊、兔等草食性动物的产量有所下降。[结论]未来应该从保障产品供给、转变消费观念以及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着手,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方向性借鉴指导,推动畜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3.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辽宁省在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畜牧业已由从属于种植业的副业地位上升为独立的支柱产业。但是,现阶段我省畜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畜牧业生产横向结构失衡。多年来,我省畜牧业结构调整一直强调增加节粮型的草食畜禽比重,减少耗粮型的生猪和蛋鸡比重。几年过去了,但生猪和蛋鸡所占比重仍然很大,生产者还在盲目生产。牛羊肉和禽肉的比重偏小,奶业发展落后便成了突出问题。二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纵向结构失调。调整畜…  相似文献   

4.
为了客观评价我国饲料粮的供给能力和生猪耗粮量情况,本文对饲料粮资源进行了剖析,并构建了生猪耗粮量测算方法和精饲料边际价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猪养殖饲料资源供给能力还在增强,但是过去几年猪肉产量的增长和散养户饲料粮投入比重上升,生猪饲料粮消耗量增大,2013年我国生猪耗粮量约1.8亿吨,相当于当年粮食产量的30%。另外,单独评判玉米或豆粕的缺口会存在偏差,因为饲料粮中主要组成成分(玉米或豆粕)短缺或过剩引起价格调整,价格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饲料粮中各成分(玉米或豆粕)的比重,缓解其短缺或过剩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畜产品成本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的畜牧业生产结构中,以养猪业为主,猪肉在肉类总量中的比重占60%以上。我国的耗粮型家畜占牲畜总头数的50%左右,而全世界草食型家畜占牲畜总头数90%。草原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牛羊肉、牛奶、毛绒等生产方面是不可替代的。通过畜产品成本比较优势的测度,确定不同草原类型区畜牧业生产方向,对推动草原畜牧业发展,增加肉蛋奶的有效供给,有效地减轻粮食生产的压力,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有的畜产品结构不合理,品质不高,难于有效满足全国城乡居民在新一轮消费需求升级阶段的需要。因此,必须把提高畜产品质量及有效供给作为畜牧业生产的首要任务。在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富产品供给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畜牧业生产的资源配置结构,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对畜产品的需求,增加市场短线产品的生产。l、肉禽类大宗畜产品的生产,要改良品质,增加花色品种。生猪生产要优化猪群结构,加快优质“二元杂交”母猪生产,增加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良“三元杂交”和政套系商品猪的生产比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我国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玉米、大豆、水稻供需及成本收益现状,以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农业供需平衡、保证农民受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两部分,而市场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市场供给则只指国内供给。分别采集我国玉米、大豆、水稻这3种典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供给3部分数据,并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数据进行对比,由此分析我国农业供给侧农产品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向。[结果](1)我国农产品仍面临着供需不平衡、农民成本收益率低、农产品价格高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我国通过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来降低产能最终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效果微乎其微; (2)我国的农产品产能是相对过剩,并非绝对过剩; (3)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一端的要素没有得到有效调节,使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积极拓宽农产品国外销售市场来增加农产品需求渠道,调节农产品国内市场供给要素,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增加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是我国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吉林省是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大省,吉林省玉米生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行“价补分离”政策(既市场化收购+补贴)。在玉米价格逐步市场化的形势下,为探究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方法]文章利用1985—2015年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玉米平均出售价格、玉米的物质成本投入、玉米与大豆的每667m2收益比值、玉米与水稻的每667m2收益比值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运用Nerlove模型,测算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对价格、物质成本、与大豆和水稻的每667m2收益比值的供给反应。[结果]吉林省玉米的短期供给弹性为049,长期供给弹性为063,短期供给弹性和长期供给弹性均小于1,缺乏弹性,吉林省玉米种植面积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为迟钝。[结论]提出完善农业耕作制度,推进玉米目标价格制度改革,优化玉米收购市场结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油脂油料供求、贸易、政策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近10年来中国油脂油料生产供给、消费需求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变动特征以及相关政策,分析预测了未来国内油脂油料供求、贸易发展变动的趋势。主要结论是:受粮食安全底线约束,油料种植面积增加潜力有限;受刚性需求支撑,油脂消费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内油脂、油料进口仍将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两者间的耦合协调状况的时空特征,探讨空间差异成因,为实现两者协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运用耦合协调模型,选取13个粮食主产省(区)1995—2015的面板数据,测算生态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最后基于空间基尼系数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距进行分析。[结果](1)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存在周期性偏离,不少年份处于濒临失调或初级协调阶段; (2)粮食主产区省域农业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性差异显著,空间基尼系数呈双“W”型波动走势,未来空间不协同性有加剧的风险。[结论]粮食主产区必须明确粮食生产活动的生态底线,特别是在农业生态脆弱性较突出的产区,加强对农业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情况的动态监管; 粮食主产区之间要建立有效的联动与反馈机制来解决区域耦合协调不平衡性,修复农业生态环境并充分挖掘自然潜力。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当地农业资源丰缺状况,从综合生产要素装备水平方面分析了清流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特点;从现阶段粮食供给状况、近阶段消费变化情况,指出了清流县的粮食需求形势和今后的生产定向;提出用社会总需求量、基本口粮、储备粮3个指标衡量和评价粮食安全供给情况;阐述了如何建立清流县的粮食安全预警和粮食、种子储备系统,以及储备应急增粮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巫国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畜产品产量持续大幅增长,并走出了一条节粮型高效发展畜牧业的路子。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快速上升,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安全预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粮食安全预警分析李志强赵忠萍吴玉华一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目标与结构(一)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目标我国粮食生产波动频繁,尤其是80年代以来更是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我国粮食供给与需求增长变动趋势及供需平衡态势作出系统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可行性缺口补助是目前我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利用PPP项目的主要回报机制,识别可行性缺口补助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优化项目成本结构、提高财政支持效率、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运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法,通过对我国东南部地区的A县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使用财务净现值为社会资本投资决策的成本收益指标,构建该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选取产品数量及价格、工资成本、基准收益率和合作期限等指标,分别分析其变动对项目可行性缺口补贴的影响。[结果]受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暴发因素影响,A县项目实际处理病死畜禽数量的变化对可行性缺口补助影响最大,有机肥价格、基准收益率、工资成本次之,合作期限的变动影响较小。[结论]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布局调整趋势,因地制宜确定建设规模,设置可行性缺口补助,是保证PPP项目顺利建设和运营、切实发挥效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四川省粮食生产变化、供给侧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政策提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对策,为四川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应用 Excel软件对1985~2016年四川省粮食总产和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粮食单产和主要粮食作物单位产量、粮食总播种面积和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人口数量等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化整理,统计和比较分析四川省粮食生产的动态变化及其供给侧结构特征。[结果](1)总产量基本稳定在3000~3500万t之间, 32年间增产23年,减产9年。近11年来单产连续增长,变化幅度范围为4218.9~5397.5kg/hm2,涨幅为21.8%。播种面积近年来基本稳定在640万hm2。(2)玉米的总产量增产贡献最大,中稻在减产中份额最多,小麦的产量连年持续减少,豆类的产量总体持续增加,薯类产量增加多于减少。全年粮食以及中稻和玉米在2016年单产水平达到最高,其中玉米增幅最大,其次为薯类。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为95%~99%。中稻占比最大,其次是小麦,两者占比高达50%左右。其他作物播种面积占比逐渐增加。(3)口粮总消费量总体呈现下降特征,与粮食总产量相比,足以满足口粮需求; 但饲料和酿酒用粮需求缺口较大,需要从省外调入,调入品种主要是玉米、小麦和杂粮; 全省粮食供求形势产不足需、转化用粮缺口较大。居民粮食消费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升级为注重满足质的需求。[结论](1)粮食总产量总体平稳波动增长。总产量变化因素中,单产贡献率大于面积贡献率;(2)粮食单产总体逐步提高,全年粮食以及中稻、玉米单产水平突破了历史水平,单产受中稻单产影响最大;(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中稻和小麦占比最高。玉米、薯类、豆类播种面积逐年增加;(4)口粮总消费量整体减少,饲料和酿酒用粮缺口较大,全省粮食供求紧张、转化用粮缺口较大。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急需由量到质升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疆农业生产效率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文章基于新疆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使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 SBM测算新疆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随后使用Theil指数分解和GMS邓氏关联模型对新疆农业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和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北疆、东疆、南疆的效率得分均值分别为0943、1059、0854; 新疆农业生产效率Theil指数呈上升趋势; Theil指数区域贡献率中区域内差异逐年下降,区域间差异逐年上升,区域内差异中北疆Theil指数区域贡献率最大; GMS邓氏关联模型得出的外部影响因素排序为城市化水平差异、人口密度差异、财政支出分权差异、产业结构差异、教育水平差异。[结论]调整农业财政分配比重,积极引进高新生产技术; 增强区域内外互动,挖掘区域潜力,高效率地区进行辐射带动,扩大农业产业目标市场; 加快城市化建设,优化农业布局,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政府出台的“粮改饲”结构调整、种养结合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种植业与养殖业供给侧结构问题提出的重大决策。[方法]文章在“粮改饲”策略实施的基础上,以养殖业为切入点,根据京津冀冀北张家口市万全区与塞北管理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粮改饲”策略实施前后的效益,[结果]按照种植饲草饲料的规模计算,奶牛养殖主体实施“粮改饲”后比“粮改饲”前节省成本910元/667m2,按照奶牛消耗青贮玉米量计算,养殖企业可以节省成本1 820元/(头·年); 而养殖规模较大经营主体的效益明显高于规模较小经营主体的效益,[结论]得出实施“粮改饲”降低了养殖业成本,提高了养殖业规模效益的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从农牧业供给侧入手,引导耕地流转,扩大种养业结合经营规模; 从农牧业产业各环节切入,延长产业链条,融合发展“产加销”; 依据区域资源特征,创新粮草轮作模式; 依据饲料饲草种植主体规模进行“粮改饲”补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人口、经济、生态、社会城镇化等4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研究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为政府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政策性引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基于1994—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熵值法对4类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测算,并建立LA-AIDS拓展模型,实证分析4类城镇化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作用。[结果]人口城镇化对居住、文教娱乐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食品、家庭设备及服务和医疗保健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经济城镇化对医疗保健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生态城镇化对家庭设备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社会城镇化显著促进衣着和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结论]不同类型的城镇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类型逐步从生存型趋向于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  相似文献   

19.
在竞争的市场中,决定粮食价格的因素是粮食供给与需求。消费愿意购买的粮食数量等于生产愿意供给的粮食数量,形成均衡价格。消费愿意购买的粮食数量主要取决于其收入水平,生产愿意供给的粮食数量主要取决于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关系。消费收入水平不变,其粮食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呈反方向的变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粮食供求失衡的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重大粮食供求失衡状况的回顾,得出若干重要启示。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构问题已经超越总量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主要问题;稻谷、粮食主销区和口粮分别是导致我国粮食供求失衡的先导性和敏感性品种、敏感性地区、敏感性用途;品质结构对于粮食供求平衡的影响不断加深,历次粮食供求失衡都与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周期波动有密切关系;农业政策的调整对于粮食供求失衡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促进粮食及其主要品种供求平衡的政策调整,不仅要重视粮食市场供给与需求在数量和结构方面的协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能力的协调,更要重视粮食综合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能力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