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政策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政策是为了保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能够得到全面实施而制定的各类政策的总和。我国已制定的矿产资源规划政策措施包括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政策、实施管理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划法律地位不明确,管理制度需加强,缺乏有效的实施手段。"十一五"期间促进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政策,矿业权市场建设政策,矿产资源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已经基本编制完成了省、州、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为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勘查、开发与保护、管理提供了依据。但规划中存在着规划体系不完善,编制质量不高和定位不准,多方规划和多头审批,实施和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真正发挥规划的作用,应完善规划体系,提升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理顺部门关系和利益,明确三级规划的内容,加强矿政管理以促进规划实施,提高规划的编制质量和速度。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的国土资源规划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正在全面启动,国家、省、市、县四级矿产资源规划及其专项规划构成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也逐步形成。国土规划方面,已于2001年8月在深圳市和天津市进行试点,将遵循“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拟先从试点做起,逐步积累经验,然后稳步推进。编制并实施了《国土资源“十五”计划纲要》、《“十五”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十五”国土资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国土资源部“十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地籍管理“十五”计划纲要》等。目前规划中普遍存在“重编制、轻实施、缺评估、泛调整”的问题,使得规划的科学性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矿产资源规划包括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资源规划、市(地)和矿产资源大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十五”期间提出的启动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十六大又明确提出要“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断发挥规划在加强资源宏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起稳定、多元的资源保障供应体系。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4.
浅谈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制度建设和编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矿产资源规划法律制度建设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新一轮的矿产资源规划颁布实施对矿产资源规划法律制度提出了要求,文章从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切入,在法律制度建设如何保障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实施方面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矿产资源规划法律制度建设和规划编制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浙江省编制和实施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 ,全面提高省内矿产资源保护利用水平的一些作法和体会 ,以及规划实施的下一步打算。浙江省通过三级国土资源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使矿山企业宏观布局渐趋合理 ,矿产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大为提高 ,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开始启动。其作法对全国的矿产资源保护利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大,增强矿产资源后备保障能力.建设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逐渐成为我国矿政管理的重要诉求。在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中构建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规划体系,对保障我国矿产资源供应安全意义重大。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是从国家的宏观需求和发展战略出发,保障大宗短缺矿产资源持续供应的地区。其特点是具备良好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特定的时空范畴。主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规模体系按行政区域可分为国家级、省(市、区)、市级和县级规划;按规划对象和功能可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其特征是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规划程序包括明确规划目标、资料收集准备、区域条件分析、规划编制、保障措施制定、规划实施、规划实施评价等步骤。其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级战略接续区规划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现行规划编制中还存在省以下各级规划功能定位不清、对矿产资源的系统性认识不足、基础研究和技术手段有待加强等问题;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下,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新一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研究展望:(1)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2)开展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评估,科学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3)鼓励发展绿色矿业,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4)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法制建设和技术改进,实现国土全空间用途管制;(5)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推进矿区生态重建与恢复;(6)推进多学科、多部门融合,为科学编制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8.
规划实施路径比规划目标本身更重要,为提高矿产资源规划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作用,有必要推进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对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调整、矿业权总量控制、矿产资源整合、重大工程等做出年度安排,明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实施路径。同时要从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评估制度入手保障规划实施年度计划的推进,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地质矿产类规划资质管理尚属空白,而众多地质矿产类规划编制很不规范。为了规范规划编制,《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提出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资质管理制度"。要推进规划资质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学习借鉴土地、城市等规划编制资质管理经验;②积极开展地质矿产类规划编制资质管理试点;③探索建立地质矿产类规划编制资质管理法规制度;④确立稳定的地质矿产类规划编制资质管理机构;⑤探索建立地质矿产类规划编制资质管理信息系统;⑥积极开展地质矿产类规划编制资质人员后续教育。  相似文献   

10.
英国政府十分重视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英国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①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制度;②矿产资源规划机构;③规划体系;④规划编制和审批;⑤规划管制制度;⑥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中存在着规划质量和规划定位问题、勘查分区和开采分区规划问题,探矿权和采矿权设置问题。应加强沟通,注重资料的管理与交接,找准规划定位;认真细致、科学合理地进行勘查与开发分区的划分;合理设置探矿权和采矿权,以便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得科学合理、操作性更强、指导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结合编制《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和《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中“制图标准”部分,分析制图标准研制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阐释制图标准的服务定位、地图基本属性、内容体系、要素图式符号等主要技术观点。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制图标准是在深入分析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和借鉴其他相关制图规范的基础上确定的,满足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和目的,具有技术上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结论:制图标准的制定,规范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图件编制,深化了成果图件对土地整治规划思想的表达,保障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有序实施,促进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图件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参与式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目的:为全国即将展开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尤其是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参与式规划方法.研究结果:以参与式规划方法在江西省黄岭小流域的应用为例,探讨了参与式规划方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尤其是县乡两级规划中的应用.研究结论:参与式规划方法有利于规划方案编制的科学、合理和易被公众接受,也有利于规划的实施监督.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西峡县从一个经济落后,濒临贫困线边缘的山区县,经过确定林业经营主体改革,确立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实行科技兴林,实施林业规划等一系列科学管理程序,将林业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将生产任务落实到千家万户,从而踏上富民强县的道路。西峡在制订林业发展战略规划,建立农民技术队伍,筹集生产启动资金,实行以短养长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为山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影响矿产资源规划有效实施的主要问题及原因:①规划的法律地位不高;②规划意识有待于全面提高;③规划实施管理制度有待完善;④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不尽人意;⑤地质资料管理存在缺憾。做好下一步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的建议:①加快矿产资源规划立法和制度建设;②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③适时推进规划年度实施方案;④加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场域,需要从理论上到实践上开展前瞻性研究,从而更加科学地评价先进典型、发现突出问题,进而提炼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方法 文章从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出发,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空间六个方面探索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遴选构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共6类16个关键指标。通过熵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了计算和排序,对5个样本县进行了试评价。结果 (1)从时间维度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水平;(2)从空间维度看,不同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3)从现实基础看,县域发展环境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4)从影响因素看,县域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保障;(5)从实现路径看,县域城乡融合要实现“五位一体”和空间上的全面融合。结论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既要坚持规划先行,更需加强规划实施管理;既要开放要素市场,更需发挥地方政府作用;既要整体塑形,更需注重强化文化认同;既要保护生态,更需激发绿色发展活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统筹实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评价工作,更科学合理地通过调度各地城乡融合发展情况,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FD) of the European Union provides a common framework for water policy that focuses on holistic and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in river basins. In many member states, implementation of the WFD has shifted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for local water issues from the municipal level to the regional or supra-regional level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how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FD has influenced local-level water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Specifically, we considered Sweden, which has traditionally had relatively strong governance at the municipal level. Because a sufficient amount of time has now passed for evaluation of WFD-related effects on operational water handling, we interviewed individuals directly involved in water planning and land use planning at the municipal level in one sub catchment in the Northern Baltic Sea River Basin District of Sweden, as well as representatives for superior levels and associations. Despite divergent views regarding the priority of water issues in physical planning among the local-level planners interviewed, they had all participated in successful inter-municipal pre-WFD collaboration projects. Although such collaborations could help increase the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WFD-related goals and costs, as well as facilitate conflict solving, as shown in the Oxunda Catchment, they have not gain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WF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dditionally, physical planners have generally been reluctant to accept new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resulting from WFD implementation, in part because they lack precise definitions, but also because they could challenge the municipal routine of weighing various objectives against each other. Furthermore, despite WFD-related increases in ambition levels, lack of resource improvements at the municipal level were identified as potential problems by local environmental plan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