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整理类型及其优先度的划分是土地整理规划的基础.本文基于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考虑,利用综合评价法对侯马市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结合“木桶效应”得到其农村居民点整理类型;利用加权系数法测算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迫切指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利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得出侯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优先度.结果表明,侯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应以符合资源承载量和满足建设用地需求量为主,从供需两方面考虑,将侯马市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划分为近、中和远三期,其中,近期优先整理一级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类型以城镇化型和城乡挂钩型为主;中期整理二级区和三级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类型以内部挖潜型和迁村并点型为主;远期整理四级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类型以保留发展型为主.研究结果可为侯马市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集中分布区域的地质条件,找出影响整理模式选取的各种地质环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法。研究结论:地质条件是矿区选取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根本依据。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范围不断扩大,但对复杂地质环境区域,尤其是地质环境复杂的矿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还比较少,应加大对特殊地质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点整理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北京市和福建省的二个村庄为例,探讨农村居民点整理生态效益的定量评估方法.采用环境经济学中的条件价值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生态效益进行货币化的定量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其价值主要受农民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对整理的支持意愿因素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越高,对整理的支挂意愿越强,其价值越大.这些结果能够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决策等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目的对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找出目前研究的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比较法.研究结果目前的农村居民点研究集中于农村居民点变化规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评价、模式与规划、驱动力与效益评价等几方面.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的理论、区域差异、制度安排、农民与政府行为、学科综合等角度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历城区位于城乡、山地平原交界带,农村居民点用地影响因素多,特殊性强.以历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996年)、历城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2008年)为依据,应用MAPGIS软件对1996-2008年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扩展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呈增加趋势,全区共增加了34...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驱动力、潜力、模式、评价等方面做出了总结和分析.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也应重视宏观政策方面的研究.并让公众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林甸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对于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林甸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特点和空间变动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县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潜力进行计算,得出土地整理潜力综合值为74.96,表明土地整理的潜力较大,应采取农村城镇化型土地整理模式进行居民点整理.从组织领导、法律法规建设和村镇规划体系完善3个宏观层面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实现的可行性,有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增加耕地潜力。研究方法:以济南市为例,选取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土地资源和宅基地利用等11个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指标体系,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修正为现实潜力,并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估算增加耕地潜力。研究结果:济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系数平均为0.43,理论潜力转化为现实潜力的可行性较差,全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系数平均为25.76%,且北部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于中南部低山丘陵区。研究结论:(1)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转化为现实潜力的可行性受自然条件、社会基础、经济实力和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制约;(2)受自然限制性因素制约,农村居民点并不都适宜整理成耕地,应该因地制宜地对农村居民点采用多样的开发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影响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因素分析,探索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1)从房屋的结构和利用来看,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为6.2%—8.0%;(2)从当前农村人口迁移的角度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很大,全省总体水平应该在20%以上;(3)从农村人口迁移前后农村居民点条件差异的角度,土地整理后增加耕地、建设用地数量要打折扣;(4)整村搬迁和拆旧平空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两种方式,适合不同情况;(5)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6)向小项目倾斜、向基层倾斜是分散、小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管理模式。研究结论: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巨大潜力,应该优先从耕地整理潜力大的几个盆地开展,优先实施拆旧平空的旧村改造。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评价——以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当前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热点问题.为了提高整理实施可行性,提供整理时序安排的科学规划依据,以合浦县为例,构建农村居民点自然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潜力释放压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评价体系较全面反映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及整理项目安排提供决策依据;合浦县适宜近期、中期、远期整理的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6 466.59 hm2、3 436.31 hm2、6 019.54 hm2,并结合不同整理时期居民点特点,提出整理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