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精准识别连片特困地区绝对贫困农户和测度农户多维贫困状况,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为例,基于陕西、甘肃和四川3省1316个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劳动力流动比例每提升1单位,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概率显著降低23.2%,陷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显著增加8.4%,表明劳动力流动会显著缓解农户收入贫困,但也会加剧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2)在控制变量中,户主年龄、人口规模和户主婚姻对农户收入贫困有显著影响;户主婚姻、人口规模、抚养负担和医疗条件对农户多维贫困有显著影响。建议重点改善秦巴山区农户人居生活环境,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减缓农户多维贫困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农民家庭的贫困进行多维测量和识别是解决2020年后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前提。使用修正的A-F多维贫困测量法,以"能力—权力"框架构建评估维度和指标体系,评估全面脱贫后中部农村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结果显示:农户的多维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依然较高,脱贫户与非建档立卡户的多维贫困指数差异较大,但两者的贫困强度接近。进一步分解发现,中部农村地区呈现出两极差异化的减贫成效。一方面,社会权力对农户多维贫困贡献率较低,贫困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权力得到极大彰显;另一方面,表征农户发展能力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维度对农户多维贫困贡献率达到84.4%,且脱贫户与非建档立卡户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退耕补贴是维持贫困地区农户消费水平和维持生活消费的重要收入来源,首轮退耕还林补贴到期是否影响了退耕农户的消费是亟待探究的关键性问题,但鲜有研究对此进行探讨。方法 文章基于河北与四川8个贫困县831份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利用PSM-DID模型估计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消费水平和结构产生的影响,并利用组间差异分析和分位数回归来探究退耕补贴到期对异质性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 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总消费、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影响系数分别为-0.091%、-0.087%、-0.097%和0.030%,贫困农户和低、中消费水平农户受到退耕补贴到期的较大影响。结论 退耕补贴到期对样本农户消费水平产生明显负向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户消费结构改善。贫困农户相较于非贫困农户、低中消费水平农户相较于高消费水平农户更易受到退耕补贴到期的负向影响,为帮助提高贫困地区农户消费水平,维护脱贫攻坚成果,该研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态脆弱区农户面临着更为严重的风险冲击和机会缺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成为新阶段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风险、脆弱性、可持续生计等框架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形成型指标方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户面临的风险和能够获得的发展机会对其生计资本及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遭遇风险对其除自然资本以外的生计资本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会显著加剧他们的多维贫困程度;农户能够获得的发展机会对其除自然资本以外的生计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会显著改善他们的多维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本文使用CHNS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收入、健康、教育、饮用水、燃料和环境卫生六个维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仅考虑单一的收入维度贫困和多维贫困时识别贫困户差别,研究发现:多维贫困视角下,仅考虑收入维度的贫困户识别方法有效覆盖率仅为12.09%,瞄准效率较低;属于多维贫困户而非收入贫困户的漏出率达到87.91%,属于收入贫困户而非多维贫困户的误评率达到43.03%,因此,从单一收入维度向多维贫困识别方式转变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就贫困户本身而言,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对贫困人口的漏出具有负向影响,而对贫困人口的误评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脱贫攻坚战须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数据,从收入和多维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农村2012—2016年的贫困程度和动态转换。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农户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重合度仅为18%,收入贫困概念遗漏了76%的多维贫困户,多维贫困概念遗漏了64%的收入贫困户。相对而言,低教育程度户主家庭和中西部家庭更易同时陷入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从动态转换看,这两种贫困测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偏差,2012—2014年收入脱贫户中仅16%的农户同时实现了多维脱贫,2014—2016年也仅为18%,但是,处于深度多维贫困状态的农户比例几乎没有下降。基于上述测算结果,本文主张结合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评价指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同时要高度关注深度贫困人群和新增贫困人群,使得这些贫困家庭在收入、教育、健康、卫生等多方面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7.
在参阅了大量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贫困脆弱性理论与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多层次随机回归分析方法,在社区与家庭两个层面进行变量设定,利用HLM7软件实现了模型建立,应用2012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9个林业局的林业职工家庭调查的横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家庭负担比、是否在林场或经营区对家庭贫困脆弱性呈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资产指数、社区人均收入水平对家庭贫困脆弱性呈负向影响。依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及二期天保工程建设期间,应充分重视林区的民生工程,重点建设林区社区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强林区职工的生计能力。  相似文献   

8.
补贴政策对农户油茶经营供给时间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福建省5个县市的216户油茶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截取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油茶补贴政策对农户油茶经营供给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茶补贴收入对户主油茶经营供给时间具有高度显著的正向影响,油茶补贴政策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户经营油茶产业的积极性;此外,家庭平均年收入、户主从事非农劳动时间、加入油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户主时间贴现率对农户油茶经营供给时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有社会资本、户主懂得油茶经营管理技术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出加大不同形式补贴的力度、加大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的力度、鼓励发展油茶专业合作社、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项目的调研数据,运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从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3个维度共8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的多维贫困进行测量,并对指标和地区进行分解。测量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有35.7%的职工住户家庭存在至少3个指标的贫困。指数分解结果表明:卫生设施、饮用水和生活燃料3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大;四大国有森工林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维贫困,其中内蒙古森工林区的多维贫困状况最为严重。研究认为,应从多个维度改善重点国有林区的贫困状况,加大对教育、健康、卫生设施、住房等多方面的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10.
农牧交错带农户继续退耕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处于农牧交错带的河北省坝上四县为代表,通过农户实地调查,应用定性描述和二元选择模型(Logit模型)定量估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户继续退耕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农户基于生存与农牧业发展的资源需求继续扩大退耕的可能性很小;影响农户退耕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是否有男孩、户主是否有特殊技能、耕地资源数量、种植业收入、打工收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调研获取的17省1757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退耕区农户的复耕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后退耕时代下,退耕区农户的复耕意愿较低。户主的性别、年龄、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数量显著影响农户的复耕意愿;退耕区农户家庭类型呈现多元化,农户的异质性会削弱农户的复耕意愿;农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显著影响农户的复耕意愿,其中对政策了解透彻、参与工程建设、对工程满意度高的农户复耕意愿较低。同时,退耕区农户具有较强的退耕意愿,退耕积极性越高的农户发生复耕的概率越大;退耕农户预期本村复耕发生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上,复耕预期比例低的农户,其复耕意愿也低。此外,退耕地收成和退耕补助依然是影响农户复耕意愿的重要因素;农户的复耕意愿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西省700户用材林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林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以验证林权配套改革中的社会化服务供给是否发挥应有的效果。结果表明:林木栽培技术服务对一般贫困农户林地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服务对非贫困农户和重度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病虫害防治等服务对非贫困农户和一般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林地面积对不同农户林地投入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否参加林地保险对重度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力人数对非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收入结构对不同农户林地投入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对非贫困农户和一般贫困农户林地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提出针对贫困农户提供林业技术培训;加大对贫困农户林业金融扶贫力度;加大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户多维贫困及致贫机理研究——以甘肃省840份农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人的可行能力在收入或消费、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获取信息和技术的机会等多个维度被剥削的现象,多维贫困指数反映了贫困人口或家庭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及承受的剥削强度。借鉴Alkire and Foeter开发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并以此方法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甘肃省13个村子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利用对甘肃省部分农户家庭的实地调研数据,从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关系5个维度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1~5个维度的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28.8%、21.7%、16.3%、7.6%和1.1%;甘肃省农户家庭的"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削的情况严重,贫困发生率高,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均高于其它省份或地区。从农户所处贫困的维度状况梳理出了甘肃省农户致贫的机理:受教育水平不足导致的"能力贫困"导致家庭普遍陷入多维贫困和低收入均衡水平,其贡献率随着贫困维度增加而递减,对绝对贫困的贡献较小;而收入和健康的贫困贡献率随着贫困维度的增加而上升,在绝对贫困家庭中,家庭成员不理想的健康状态,尤其是主要劳动力残疾或患有重大疾病使得家庭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未来政府扶贫政策制定和执行应根据致贫维度状况进行有效瞄准,更加关注农户遭受的"能力贫困"困境,提高扶贫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07年苏北地区243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利用Probit模型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意愿受到户主的文化程度、户主对参与式灌溉管理认知程度、非农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比例、农户社会资本、村级灌溉系统配套完好率、政府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非农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比例、农户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陕西省农户借贷现状及行为特征,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小额贷款业务的认知程度和耕地面积对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总收入水平和家庭储蓄余额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恩施市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多维贫困理论,采用Alkire和Foster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分析了恩施市农户的多维贫困情况。测算发现,被调查的乡镇农户家庭虽然平均收入水平较高,但相对贫困问题较为突出;教育贫困、健康贫困对贫困指数影响最大,教育问题和健康问题最严重;其次是饮用水贫困和卫生设施贫困;最后是收入贫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建立了生计资本和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估指标,利用湖北省四个保护区抽样调查的128份农户问卷,评估了不同生计资本下农户的自然资源依赖度,得出:农户的自然资源利用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28%,农户食物依赖自然资源利用的比例为42%,农户能源支出中依赖于自然资源的部分占27%。人力资本中,户主受教育程度越低和身体状况较差的家庭,食物依赖度和收入依赖度越高;社会资本各变量对农户的自然资源依赖度没有显著影响;自然资本中,农田面积大小同农户的食物依赖度和收入依赖度呈正比;林地面积大小同农户的能源依赖度呈正比;物质资本中,房屋面积较大的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较低,家禽家畜越多的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越高;金融资本中,家庭总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越高的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越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中国7省42个保护区周边社区调查数据,构建了保护区周边社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采用AF多维贫困方法测度了区域多维贫困状况并比较了保护区内外多维贫困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偏差校正匹配估计量的方法计量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多维贫困和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保护区周边家庭贫困现象比较突出,区内家庭贫困程度比区外严重,卫生设施、通讯、能源使用、道路交通和生态环境维度贫困比较高发,贫困发生率均高于收入维度。从多维贫困视角来看,现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还不能产生减贫的效果,也不会显著加剧家庭贫困程度,但会显著减少家庭人均纯收入,减少7%左右,主要是显著减少了家庭人均农林业纯收入,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野生动物肇事且生态补偿制度不合理导致农户农林业经营积极性和效率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基于贵州省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623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新一轮退耕还林对贫困山区农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使农地产出平均增加8.7%;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对农地生产方面的促进作用是贫困农户比非贫困户更大,规模退耕户的农地产出平均增加幅度要大于普通退耕户;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农户对农地的资本投入平均增加8.7%,劳动投入平均增加3.9%;退耕后农户土地的生产弹性提高了0.011,资本弹性增加了0.028,但是劳动要素的生产弹性无显著变化;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提高了退耕农户剩余耕地的利用水平,有助于缓解退耕造成的粮食减产压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全国4省1 039户农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在规模经营背景下影响农户参与农业技术培训的相关因素,进而为改进农业技术培训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文章在控制农户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及地区特征的基础上,将农户分为规模经营农户和普通小农户两类,构建零膨胀负二项模型解决样本数据存在的“零膨胀”问题和“过离散”问题,分析影响规模经营农户与普通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相关因素。结果 是否规模经营、家庭劳动力比例、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等家庭特征变量,户主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户主特征,乡镇农技员数量以及地区虚拟变量,是影响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重要因素。其中,规模经营农户的平均农技培训参加次数显著高于普通农户,为其1.276倍,规模经营户的农技培训参加次数发生率之比要比非规模经营户高27.6%;家庭劳动力比例对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次数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户参加农技培训的可能性提高61.3%;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对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合作社成员参加农技培训的发生率之比要比非合作社成员低26.6%;户主年龄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存在负向影响,户主年龄每增加1岁其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可能性就会降低1.1%;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平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次数的发生率之比显著提升;而乡镇农技员数量对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就地区而言,相对于黑龙江地区,四川、河南地区农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结论 年龄相对较小、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户更倾向于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政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应当更多地向青年农民、规模经营农户倾斜,且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培训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