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7年淮海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时空异质性特征。发现:淮海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差异有所缩小之势,苏北、鲁南、豫东、皖北4地区的区内差异是研究区域开放型经济差异的主导贡献者;空间上,淮海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东陇海沿线成为该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扩展轴;空间关联上,H-H型区域集中于沿海地区,而L-L型区域则分布于西部的豫东、皖北地区。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增长互动、产业分工合作、公共服务共享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四个方面构建区域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空间互动模型,以淮海经济区20个地市为基本单元,2005和2016年为时间截面,对其融合互动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探讨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淮海经济区融合发展各项指数均呈提升趋势,且四大区域融合发展差异较为显著,基本呈现苏北鲁南豫东皖北的发展格局,发展综合值较低是导致融合发展水平滞后的主要因素;(2)淮海经济区各地市融合发展类型以较好和初级融合发展为主,优质融合城市数量较少;(3)各地市间互动联系不断增强,辐射和集聚能力日益提升,空间多中心结构初现,区域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  相似文献   

3.
提出以“增长三角(徐州、济宁、临沂) 双港(连云港、日照)”为空间构架的网络型的淮海经济区发展模式和包括“极点的优化、通道的优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机制的建立、区域协调管理组织的建立”的淮海经济区的空间组织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联系作用量分析对淮海经济区经济联系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淮海经济区整合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淮海经济区社会经济水平的均衡性发展,以淮海经济区交通网络为数据源,基于GIS密度叠加分析、栅格分析法和引力模型对淮海经济区交通网络进行可达性评价。结果表明:(1)淮海经济区交通可达性整体较好,但存在研究区内边缘位置经济发展较差的城市交通通达程度较低,道路发展上存在着地域差异。(2)淮海经济区内59%的县(县级市、区)的道路交通密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0.2km/km2,但研究区西南部和中南部道路密度较低,这从整体上体现了淮海经济区道路网络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3)淮海经济区各个县(县级市、区)的时间可达性在t0.4h的可达性区域占了研究区21.7%的面积,且大部分呈集聚模式。这体现了研究区内部分道路规划不合理,致使处于县域的居民出行可达性较低,得不到应有的生活质量,达不到国民生活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6.
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查找城镇化率数据及构建驱动力指标体系,试图分析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时空格局并辨识其驱动力。[方法]基于淮海经济区各市统计年鉴中的城镇化率,利用变异系数法监测2005~2015年淮海经济区域城镇化时空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GIS-Logistic耦合回归模型识别主要驱动力,以获取淮海经济区近10年来城镇化发展健康情况。[结果]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在时间维度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为城镇化率由中心城市向周边辐射型增长,表明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强。同时,不同时期城镇化水平的驱动力有所不同,2005年,主要驱动力为人均GDP、人口密度、距中心城市距离;2010年,人均GDP被非农人口比重代替;2015年,主要驱动力变为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差异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且在不同城镇化发展时期主要动力有所不同,中高城镇化率地区分布已从零星式的点状分布发展为连片式的条带状分布,发展形势良好。[结论]2005~2015年淮海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可通过提高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化、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性建设、吸引国内外资本等方式提高淮海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淮海经济区59个县市为研究单元,从强度、方向和格局三个方面,对2008~2017年淮海经济区经济联系的空间相互作用演化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内部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经济联系具有显著的相邻区域指向性、中心指向性和交通指向性;相互作用格局鲜明,形成了范围稳定的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大子群。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港口-腹地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代表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相关性四个原则作为选取分析指标的基础,构建了连云港港-淮海经济区经济互动指标体系,借助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连云港港与淮海经济区经济互动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合指标法,我们运用综合指数对淮海经济区城市化水平测度.比较分析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得出城市化水平的情况.淮海经济区综合城市化指教反映该地区城市化整体水平低.最后,评析复合指标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县域图形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插值和叠置分析技术,对淮海经济区城镇及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镇、人口较为密集,出现了明显的城镇密集带和人口集聚中心;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明显,苏北、鲁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豫东和皖北地区;通过对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进行空间聚类,将其划分为4个类型区:苏北鲁南片区、鲁中片区、皖北周口片区、豫东鲁西南片区;在概括各类型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原"原本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其范围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南部和"江淮平原"西部.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也加进了人文地理含义-中华文明最早发育成熟的地方."十二五"规划"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说明任何经济区的建设,都需要兼顾产业发展和内需市场培育."中原经济区"覆盖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对国内市场开放度甚高,对国外市场无直接出口,更需要重视培育内需市场.中原经济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有发展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矿业开发对河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大于许多省区,但现有矿业基地,主要分布在省域西部的山前地带,导致河南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重心西移"."十一五"期间,豫东地质找矿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像东煤田开发,建成又一处特大型矿业基地,将会显著促进豫东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促进中原经济区东部经济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低碳社区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居住形式。低碳社区建设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国外低碳社区建设及低碳发展的做法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国一些城市,如杭州、深圳等也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供参考。目前,我国在低碳社区建设方面尚存在着理念不够深入人心,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很多地方在做表面文章,缺乏核心技术,缺乏量化标准和签证体系等问题。应借鉴国外经验和国内成功的做法,做到政府统筹协调,公众积极参与,研究出台低碳社区建设标准和规范,鼓励开发新能源,节约循环使用水资源,倡导绿色出行,实现零距离换乘;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公共设施合理配置;按照循环经济观念,打造资源循环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人口和经济两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8年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及DPS软件,综合评价了苏南五个地级市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量化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表明苏州,无锡人口与经济达到了优质协调;南京,常州达到了基本协调;镇江处于极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人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区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显特殊,作为当前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础上选取了14个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方法分为3个层次,分别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以达州市为例,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县和县级市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竞争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特别是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但在看到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异,县域内部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严重不平衡,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文章在对我国东部浙江省绍兴县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由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统筹水平、环境统筹水平组成的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与调查数据,对绍兴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绍兴县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多维度城镇化的发展失衡,将珠三角经济圈中15座城市划分为三大区域,以2007—2016年间的城镇化数据为基础,构建多维度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测算不同区域和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多系统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研究结论:15座城市的各类子系统城镇化指数总体为上升趋势,但差异显著。在区域龙头城市的协调带动下,落后城市的城镇化综合指数有所提升,区域城镇化差距缩小;单个城市的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等级最高仅达到中级协调水平,除龙头城市外,其余城市处于失调范畴,且5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城市数量为零;城镇化耦合协调类型总体向高级别类型发展,处于协调类型的城市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从“倒U形”向“西低东高W形”、再向“同步纵深W形”的演变格局,表明高水平城镇化城市对落后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在空间距离上存在良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结合农业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复合体,通过研究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时空变化,为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构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结果]通过对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东省各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有所提升;在空间上,粤东区和粤北区发展相对缓慢,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珠三角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结论]预测粤东区未来几年可能仍处于中等协调发展水平,粤西区未来几年将很快进入优质协调发展水平,粤北区可能即将进入中等协调发展水平,珠三角区域内的城市将会逐渐进入优质协调发展水平。为了促进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建议政府根据各经济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公布的28个省份2012年林下经济产值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下经济的发展在总体上呈现出微弱的离散分布特征;林下经济高值集聚现象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区域,低值集聚现象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林下经济政策均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因此,各省市要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资源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加强与周边林下经济发达或核心省份的分工与合作,通过生产资料的完善与关联机制的不断强化带动林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政府间合作,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深汕合作区正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其中,政府的战略政策导向、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合作区得以形成的主要外部动力;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官员升迁诉求是内部动力。但是,在合作区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如地方保护主义的抬头、利益博弈、市场运作的行政化。因此,为促进地方政府间良性合作,应不断强化合作的正向激励,降低合作的阻力,保证区域府际合作的长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