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改变我国玉米遗传基础狭窄,品种抗逆性和育种技术创新能力差等问题,2003年,农业部“948”计划“优质、抗逆玉米种质引进、评价、改良与创新”项目立项,该项目旨在通过国际间的玉米科技合作,把我国的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纳入国际研究渠道,结合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丰富的种质和信息资源,促进我国优质、抗逆种质创新和育种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站在时代发展的新起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建设世界农业强国,需要强大农业技术体系的支撑。新时代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创新繁荣需要重点关注加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创新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方法、加强对农业强国建设重大技术成果评价、加强新时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研究四个方面。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是全国性农业技术经济学术团体,今后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农业技术经济学前沿及实践创新,全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跨越式发展。下一步,学会将围绕创新繁荣学科发展,聚力做好打造农业技术经济领军人物、搭建农业技术经济交流平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完成重大使命、培养农业技术经济青年才俊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倪绍祥先生土地评价思想概括和我国土壤普查、土地类型述评为依据,探讨我国耕地评价工作完善路径和方向。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方法。结果 (1)倪先生经过多年研究实践,形成以土壤调查为前提的,土地类型单元为基础,开展土地评价的系统思想。(2)我国土壤调查、土地类型工作中断,致使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工作缺乏扎实的数据基础,使得现有的耕地评价成果难以满足新时代耕地资源“三位一体”保护要求,也妨害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3)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和自然资源管理机构职责整合等宏观背景,客观上要求将土地评价与土壤类型、土地类型相联系,夯实耕地评价的科学基础,创新耕地质量评价体系。(4)科学组织第三次土壤普查,服务于耕地评价实践,将土壤资源融入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成为必然趋向。结论 倪绍祥先生有关土地评价思想,对于完善我国土地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创新性开展第三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耕地质量调查专题,适应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新形势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亟需科学组织新的土壤普查和土地类型调查研究,更新完善原有的土壤资源图和报告,深化中小尺度的土地类型调查研究,不仅深化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客观认识,也为新的耕地质量评价提供客观、科学、高精度的数据基础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如何测度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指标的理论预选,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EVA和SBC较传统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构想结合BVA和SBC的创新评价方法:EVA计分卡,对两者的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模型设计,同时评价新型计分卡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梳理、分析和归纳,发现国有林场绩效评价大致经历了单一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和预算绩效评价3个阶段。研究成果在评价内容、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选择上取得进展,在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理论、评价机制、评价制度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论文分析了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评价理论创新、评价机制构建和评价制度完善3个方面提出未来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研究的趋势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聚焦乡村“五个振兴”中处于独特地位的乡村人才振兴,选取职业院校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承担重要使命,在服务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优势进行研究,提出职业院校通过校村合作,健全管理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评价体系、夯实保障机制,丰富乡村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促进乡村人才专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正>为充分发挥稻麦综合示范基地在粮食生产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江苏省盐城市创新构建以准入条件评价、建设质量评价、运行保障评价、项目绩效评价为主要内涵的基地建设全程评价体系,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全市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依托《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发展研究》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表明,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为良好,其中遗产地旅游资源(4.229 2)>遗产地自然环境(4.096 1)>遗产地发展现状(3.960 0)>遗产保护状况(3.704 1),说明该村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但还存在基础条件薄弱、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结合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提出改善遗产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人才引进、探索乡村振兴新形势下保护与传承的创新等对策建议,为扎尕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商业模式创新实践产生的效果是犬是小,是利是弊,不能仅仅在自身范围内做出检验.要在与其发生关系的外部活动中得到验证,在更大尺度的参照系统中给予评价。运用不同的时空尺度、不同角度检验创新,就可以防止人在创新活动中的狭隘眼界。在此提出从逻辑、经济、文化、法律和伦理的角度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1.
黄艳  杨高升 《水利经济》2015,33(1):55-58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织文化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运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论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织文化评价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介绍了Denison和张仕璟对组织文化维度划分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将一致性、参与性、适应性和使命组织文化特质作为一级指标,核心价值观、团队意识、组织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员工意识和目标愿景作为二级指标,构建了系统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织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简要介绍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组织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相似文献   

12.
围绕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管护机制创新,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分析当前我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能力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加强工程管理单位能力建设,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提出创新管护模式、拓宽经费渠道、加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勘项目管理创新与地勘队伍体制改革是地勘行业新体制、新机制框架的两个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地勘项目管理创新的滞后是地勘队伍体制改革徘徊的深层次原因.科学界定、有效规范政府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能与行为;充分确立项目投资、项目咨询、项目作业等企事业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符合行业规律的市场准入门槛;完善成果分配、技术监督机制,是地勘项目管理创新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科研事业的发展势头良好,科研项目管理也成为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文阐述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对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以及科研机构的要求,指出了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加强森林培育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培育是林业的永恒主题。东北林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木材生产战略基地。实施天保工程后,森林培育的扶持政策仍然缺位,措施不力。要长期坚持科学培育,合理利用,促进天然林顺向演替,实现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措施:建立森林科学经营体系,实施分类经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解决经营主体经营权;完善森林调查方法,强化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建议:延长天保工程期,把重点落到森林培育上;建立森林抚育专项资金;改革森林抚育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加强育林基金管理;依法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完善法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中投入体系、收益体系、项目立项、项目评价、人才培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了以责、权、利相结合的新型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分析水利行业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和知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南京瑞迪科技集团实例进行实证检验,为水利行业项目导向型企业知识管理后续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Problems in agriculture and land use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sed as complex, uncertain, operating at multiple levels (field to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involving social, economic, institu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how projects navigate complexity to achieve impact.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how project actors engage with other actors to configure capabilities and resources across multiple levels i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s (AIS), from the individual to the network, to mobilise and build systemic innovation capacity.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conceptualising the nested configuration of capabilities at multiple levels in the AIS is applied to two projects that successfully tackled agricultural and land management problems of differing complexity: (i) improving lamb survival; and (ii)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n New Zealand.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novation capacity constitutes project actors interacting with other AIS actors to configure capabilities and resource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AIS in order to leverage positive project path dependencies and break path dependencies that are created by existing and historical capability configurations. Project actors also balance exploiting existing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s well as using adaptive capability for exploring and creating new capability configurations to respond to emerging circumstances. This implies that projects should have strategic ambidexterity in terms of how they combine exploiting existing and exploring new networks to access, combine, create, or disconnect certain capabilities to address ‘capability voids’ in AIS. This requires support to projects to constantly scrutinise, through reflexive monitoring by dedicated facilitators, specific agriculture and land use policies connected to maj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s (e.g. 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 urban farming, smart farming). The can help assess whether the AIS provides the right mix of capabilities and whether this is adequately supported by innovation policy, to realize transformative policy objectives.  相似文献   

19.
以"知识沉淀"、"知识共享"、"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创新"为结构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造纸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问卷和企业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对所调研的造纸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成熟度评价,并确定该企业知识管理成熟度等级为认知级。  相似文献   

20.
在政府投资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中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的项目管理模式将是未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从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度;项目咨询市场;推行全方位工程监理制度;以及全面实施工程招投标制度和项目监督评价制度等方面,探索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市场化外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