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目的:剖析金融分权对地方政府土地资本化形式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影响机理为:金融分权通过为相关行业和部门提供融资便利,影响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本化形式的选择。(2)时间特征为:整体时段,金融分权主要促使地方政府选择土地金融;2012年之后,金融分权促使地方政府选择商住用地生租。(3)空间特征为:东部地区,金融分权促使地方政府选择商住用地生租,中西部地区金融分权则促使了地方政府选择土地金融。研究结论:金融分权不但是地方政府选择土地金融的关键影响因素,还是地方政府选择商住用地生租的重要推手,鉴于此,金融分权亦可被视为土地资本化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土地金融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大,土地的利用和管理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土地金融政策在参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从土地金融政策的概念入手,阐述土地金融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在机制和必要性,针对我国土地金融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对国际金融形势和国外土地金融及其政策的研究,建立我国土地金融政策体系:构建国家土地宏观调控基金或其他土地金融调控手段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地金融制度的建设与基本设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信用经济从局部领域向各个领域扩展,形成信用经济。在信用经济中,融资行为是核心内容之一,没有融资行为的存在,任何产业都难以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取得理想的发展速度。农业也不例外。为了促进农业的高速稳步持续发展,经济发达国家都推行土地金融制度,利用土地进行融资,取得农业发展基金。 一、土地金融的内涵 众所周知,金融一般指的是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的相关经济活动。金融业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信用形式,对货币资金进行调剂和分配。土地金融作为金融业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围绕土地开发、改良、经营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金融是土地金融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农村土地为抵押品而获得的资金融通。农地金融可为农、林、牧、渔各业提供中、长期信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协助农民开发、利用和经营土地,增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力,推动一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是农业发展中的一项战略安排。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农地金融制度,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探讨。1.国外农地金融制度运作的特点自1770年世界第一个农地金融机构———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在德国成立之后,农地金融制度逐渐在世界各国推广,如今已成为一项…  相似文献   

5.
<正>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德国、芬兰、日本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开展土地整治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土地整治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尤其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土地整治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破解土地利用难题、促进农村发展的普遍手段。了解和梳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土地整治措施和经验,对于推进我国以土地整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整治在农村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德国、芬兰等欧洲国家的土地整治,主要侧  相似文献   

6.
部分国家和地区土地空间利用法律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空间利用法律制度的设计模式,讨论中国分层建设用地使用权构建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查阅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的立体化,导致了一些国家土地权利观念和土地立法模式的转变;中国也面临着土地空间利用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挑战。研究结论:中国在土地空间制度立法、分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空间范围、相邻权利人权利的限制与扩张等问题上可以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台湾等地空间利用法制设计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法、德等国家在欧洲属于较早进行土地整理的国家,其中,德国的土地整理在欧洲很具有代表性,第二交世界大战以来,联邦德国的乡村土地整理在改善农林生产条件、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乡村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土地冲突的概念、特征与触发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目的界定中国土地冲突的概念,归纳中国土地冲突的基本特征,剖析中国土地冲突的触发因素.研究方法文献法,归纳法,演绎法,图表法.研究结论在中围.土地冲突是单位或者个人围绕土地而发生的过激行动.土地冲突呈现与其他国家不尽相同的特征,合法的涉地行动可以引发土地冲突,非法的涉地行动也可以引发土地冲突;资源富裕地区可以发生土地冲突,资源稀缺地区也有土地冲突发生.在土地产权确定、土地所有权行使、土地使用、土地流转以及土地征用等环节,都存在众多可能触发土地冲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型农地金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金融是农业土地经营者以其拥有的土地产权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行为关系的总和,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地金融制度。虽然各国建立农地金融制度的历史背景不同,组织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作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诸如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协助政府农业政策推行、集中资本进行农业基本建设、促进农业与城市金融的交流等。  相似文献   

10.
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发展权配置内容,探讨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论:土地发展权配置包括总量、结构、区域和时序等配置.土地发展权的公平、合理配置,是其高效交易与流转的基础.结合中国的政府层级安排,土地发展权按照一定机制分别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以一、二、三级土地发展权形式配置和流转.三个层次有机连接形成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制度是指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土地关系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经营)制度,以及国家的宏观管理制度。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不同,土地制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是农村一项基本制度。因此,没有一个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符合国情的土地制度,不仅直接关系着土地利用的效益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琴 《农业经济》2001,(4):33-35
70年代的农地产权改革,在经历了定额包干、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等多种责任制形式,最终基本确立了“包干到户”这种产权形式。其基本内容是:土地的所有权仍归集体,农户具有了比较完整的使用权,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作为社区的代表,仍承担着土地的某些统一经营或管理职能,主要包括承包合同中集体所承担义务的履行和集体权益的维护,土地使用权的分配、监督和调整,农业公共设施的建造、管理和服务的供给,这种产权形式较好地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收益、处置权的分割,建立了“交够国家的(地税)、留足集体的(租金或提留)、剩下全是自己的”的新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德国是最早发展农地金融制度的国家,迄今为止有200多年发展历史,其农地金融支持模式主要由以土地抵押信用合作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相互配合进行运作。从农地金融制度所包括的金融机构来看,可分为合作金融模式和委托金融模式。2015年6月14日至7月4日,笔者随总行"农村金融与生态农业"专题研究班赴德国学习,期间对德国的农地金融政策支持模式进行了重点研究和思考,以期对工作实践有所帮助。一,农地金融的基本范畴农地金融是以农地作为信用保证(抵押)而获得的资金融通,其实质是发挥土地的财产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视域下,构建并基于土地资本化总过程的一般金融模型,探索乡村建设用地资本化相较于城市土地的特殊金融机制与支持政策。研究方法:叙事探究、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资本化本质上是土地加入社会再生产取得实体资产和金融资本二重存在性的过程,城乡建设用地资本化的金融机制在实体资产流通性、土地增值驱动因素和实体资产向金融资本转化路径等重要节点上存在显著不同。研究结论:结合乡村精明收缩理念,提出乡村建设用地资本化要走一条有别于城市土地的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包容性金融为基础、绿色金融为方向的金融支持政策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辽宁省法库县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法库县试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其他农村地区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建立和完善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需要立法支持、政策扶持和金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将土地供应政策定位为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之一。这一政策在抑制住房用地供应过大、经济增长过热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从一定程度上看,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难免会存在误区和盲点。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分析住房供应政策在南京市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为优化城市住房用地供应结构、完善土地供应机制、金融政策、加强土地供后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与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特点不同,柴达木地区土地利用总面积大、耕地少、建设用地少、未利用地多,在土地集约利用方面应该采取与中东部地区不一样的管理方式.一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节约集约用地"内涵界定.二是制定特殊政策,引导荒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岩石地等未利用地的高效利用;三是差别化确定地价,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重要社会经济现象,既关系到土地供给的总体结构及其变化,也关系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更关系到耕地保护与利用,从而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我国实行统一的、最严格的以保护耕地为基本出发点的土地管理制度,但各地由于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土地流转的形式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形成了包括转包、互换、转让、出租、入股、置换、重组、兼并、股田等在内的土地流转模式。各种土地流转模式对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等方面均有其不同的效应。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流转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这种创新应以保护农民利益和保障粮食安全为基本宗旨。  相似文献   

19.
论国家对国有农场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张成栋,张克俭,王建华一、关于理论上的划分土地是由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和土地资本这两部分构成的。相应地,国家对国有农场土地的所有权也可分为两部分即对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的所有权和对土地资本的所有权。土地资本是指国家、企...  相似文献   

20.
土地用途管制手段最早是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1573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颁布法令强制把在南美洲新开拓地上的屠宰场迁至城市外国地区,这应该是考证资料中最早的土地用途管制行为.之后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美国等国家也进行了以城市合理规划为中心的土地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