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遗新进     
正独特的农耕方式,天人合一的村落形态,辽阔粗犷的游牧文化,壮丽的高寒农业景观……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的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再次展现了我国多彩的农业文化风景线。至此,经过六批发掘认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达138项。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调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本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宁夏盐池滩羊养殖系统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这里倚长城、屏朔漠,素有"灵夏肘腋、环庆襟喉"之称,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是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系统覆盖总面积8522.2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积714万亩。历史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交融,是滩羊的主产区和核心保种区。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21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包括20个新增项目和1个扩展项目。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已认定了六批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区),其中浙江以14个继续领跑,江苏、湖南、四川、云南次之,都是8个。第六批认定有三个亮点,一是西藏榜上有名,填补了没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空白,当雄高寒游牧和乃东青稞种植两个系统入选。目前,上海和青海还没有项目入选。二是推出扩展项目。第五批项目中有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这次认定将茂名也纳入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范围,  相似文献   

4.
草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草原文化更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本文尝试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科尔沁草原文化及其旅游整合,主张在深度挖掘科尔沁草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发挥旅游文化的积极促进作用,强调科尔沁草原文化核心价值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实现旅游与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坦桑尼亚北部戈罗的马赛游牧系统,具有维持生计和保护生态与传统文化的多重功能,系统中包含瘤牛、马赛羊、水牛、山羊、绵羊等当地动物种类,以及玉米、大豆等作物。该系统历经几百年,尽管水资源缺乏,可利用牧场不多,人们仍成功建立了适应当地条件和周边  相似文献   

6.
草原畜牧业历史上以逐水草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长期粗放经营,发展极不稳定,产出及效益低下。解放以来,草原畜牧业逐步实现了定居轮牧,使生产力水平出现了一次巨大飞跃。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牧区普遍推行了草场和牲畜承包到户,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再次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在该系统中,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使其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的合理搭配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汉地农耕文化与藏传游牧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殊的农业文化。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位于高寒草原、温带草原和暖温带落叶林三大植被气候类型的交汇处,地处甘肃、青海和四川三省交界处,独特的地理区位为农林牧复合经营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基础。早在3000年以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畜牧文明的萌芽,蜀汉时期,名将姜维  相似文献   

8.
为草原更美好———内蒙古通辽市信用联社改革与发展启示录□王立鑫邱绍富王雅玉关俊利通辽市被称作内蒙古自治区的“粮仓”,哲里木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美丽的西辽河绕城而过。科尔沁草原上的“明珠”——通辽市信用联社就镶嵌在西辽河的臂弯里。1993年9月1...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牛羊肉行业的版图上,内蒙古自治区首屈一指。这里有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优越的自然禀赋使其成为中国最大的畜牧业主产区。尤其是蒙东地区,内蒙古三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均居于此,牛羊肉产业发展不可小觑。作为蒙东经济带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赤峰市立足农牧交错带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肉产业,使得赤峰市牛羊肉行业的产业化水平得以显著提升。这里不仅诞生过  相似文献   

10.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传统十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原面积366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7%。天然草原是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生态保护系统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2003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针对宁夏资源禀赋的开发利用与天然草原生态严重退化、恶化的现实矛盾,在全国率先实行全省域草原禁牧封育,以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对天然草原进行全面保护。同时,自治区不  相似文献   

11.
蒙古草原畜牧起源与发展的道路是:从森林到草原,从游猎到游牧,历代游牧民族都是游牧与游猎并重。森林部落逐步演变为草原游牧部落,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古代猎人的需要与食草动物转化率高的特点推动蒙古草原上的古代人类发展畜牧业生产。草原生态环境的特点使蒙古草原的古代人类选择了畜牧业而不是农业。今日森林部落的畜牧业仍处于萌芽阶段,主要是森林生态环境成为畜牧萌芽成长的桎梏。  相似文献   

12.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之一,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生区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历史上,草原文化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要模式,游牧经济也是唯一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类型,这也保证了生态平衡。当下草原生态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文明时代下草原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至关重要。当下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也离不开草原文化自身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文章结合草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探索实现草原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在草原旅游资源开发中再构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清代以来东北草原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代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衣保中 《中国农史》2003,22(4):112-119
我国东北地区拥有广阔丰美的草原,科尔沁草原、松嫩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清代以来,随着蒙地的开放,大量移民迁入草原地区开辟垦区,尤其是日本侵入东北后大肆掠夺东北的草地资源,使东北的草原面积趋于萎缩,草原过牧日益严重。草原退化、荒漠化和盐渍化成为东北草原不合理开发而造成的严重的生态环境代价。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山西阳城蚕桑文化系统等21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包括20个新增项目和1个扩展项目。目前,农业农村部已认定了六批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世代传承的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正>垛田地貌主要分布于江苏省兴化市垛田、缸顾、李中等乡镇,核心区面积6万多亩,被称为"天下第一田"。2013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这一沼泽洼地土地利用模式,成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于2014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江苏首个入选项目。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集生态、文化、经济等发展于一体的特色载体,如何放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一、79团被列为全国牧区开发示范工程试点单位。牧区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社会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牧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草原畜牧业仍然处于游牧、半游牧的落后状态。为改善牧区生活条件,促...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基于文化遗产真实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的旅游就会缺乏魅力,旅游的过程也是旅游者身体力行的精神享受过程,对于旅游者来说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性体验。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旅游的主要体验对象,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体验形式基于其文化遗产内涵不同而日益丰富,认识草原文化的旅游潜力,并且塑造真实性体验以吸引旅游者,能使草原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首草原牧歌令人魂牵梦绕。走近草原,我们才能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我国拥有天然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1.7%,是现有耕地面积的3.2倍,草原大国名副其实。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草原不同,我国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草原类型。草原是重要的"肉库",草原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也是牧区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43亿亩草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省(区)的边境地区。聚居在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上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目前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主要依赖天然草原提供饲草,而天然草原大都干旱缺水,据统计全国平均单位面积年迳流量为27.64万立米/平方公里,而草原地区仅4.85万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世代传承的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技术体系和独特的农业生态景观。11月22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21项传统农业系统入选。北有吉林和龙的林下参—芝抚育系统,南有广东海珠的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西有西藏乃东的青稞种植系统,东有山东莱阳的古梨树群系统……至此,农业农村部已认定了六批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