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任是人际间走向合作的基础。小农进入市场途径不是取消小农家庭的生产组织形式,而是农民农场一体化,农民农场一体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合作制。中国社会关系取向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并带有“圈子主义精神”的“熟人信任”。这种以亲缘和拟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信任”是中国农民走向合作的行动逻辑,促使个体农民在面临市场挑战时合作行为发生及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发展,但同时也内在规定了合作对象及范围的“规模界限”,最终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向更大规模、更大地域空间的拓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是需要以契约、产权等现代制度为基础的“普遍信任”来做支柱,而不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个人信用”来维系。  相似文献   

2.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对土地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两型社会”建设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本文的研究显示在“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下的土地利用政策总体取向是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通过土地的集约利用达到土地节约利用的目的,减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此外,本文还针对不同产业、不同主体功能区确定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3.
皖南T县构造生态秩序的过程展现了地方政府通过打造特定市场来回应社会要求的行动逻辑。特定的资源禀赋与历史传统使得地方政府形成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治理理念,并将生态秩序追求的动机内部化。通过直接扶持核心生态企业、限制污染企业以及间接欹持非污染工业和乡土生态企业等规制方式,基层政府塑造了生态产业的基本面貌。在成功打造生态产业的基础之上,地方政府得以进一步推进社区发展、优化社区治理、维护社群团结。T县经验刻画了地方政府经济行动与社会行动之间的复杂关联,揭示了近年来地方政府行动逻辑的重要变化,也展现了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国家、市场与社会良好互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黄英 《农村经济》2012,(5):60-65
社会互动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中山市崖口村旅游开发中政府与村民的决策行为进行深度调研,发现中山市各级政府在土地、温泉资源及红树林的征用过程中利用国家权力对其所有权进行强力控制,表现出较强的行政强制和社会安排,并采取了"控制-稳定"的行动逻辑,但村民并不愿意被动接受政府安排,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参与。在利益追逐过程中,由于政府决策和村民期望存在差距,形成了较强的矛盾和冲突,二者之间发生了强制、反对、顺从、冲突、妥协等多种社会互动行为,迫使政府改变了旅游发展策略和土地流转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村民自治的意愿,最终使乡村旅游开发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国家农贷的结构、逻辑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一个很少被关注但却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它有助于观察我国古代农村社会经济、农户家庭生活、农村金融活动等的运行与变迁,同时也是理解历史上"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本文以必要的经济史料和数据作支撑,对传统农业社会国家农贷的结构、独特逻辑和运行困境进行了总体分析。分析发现:传统国家农贷在放贷内容上呈实物和货币并行特征,但实物重于货币;在放贷对象上国家希望偏重于贫困农户,但现实中却经常错位;消费和生产是国家农贷的两种基本用途,但消费性重于生产性;在利息率方面,呈现出"要么低息要么高息"的两极倾向。而这些结构性特征有着内在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6.
一、战略逻辑 当前,因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引发的各种矛盾还在发展,并正在造成深远的经济社会后果。如果继续实行以往的发展路径,必将使整个社会付出经济效率损失、社会公平牺牲和社会稳定的沉重代价。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施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其主要的战略逻辑是。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迪庆,是迪庆35万各族群众共同的目标取向。构建和谐迪庆要有两个层次的合理社会结构:一是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结构;二是与利益分配结构相一致的、合理的社会成员结构。但是从迪庆当前的实际上来看,城乡居民贫富悬殊的利益格局和“葫芦型”的社会成员结构恰恰成为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点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从后脱贫时代的视角,对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审视,认为其包括"治理资源导入需求与社会组织功能的互补""攻坚式贫困治理模式转变的现实背景"等。基于上述逻辑,总结概括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面临的依附性困境、制度空间困境和行动能力困境。这些困境影响着后脱贫时代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效果与水平。鉴于此,文章尝试从机制端、政策端、行动端等多个角度提出对策,以纾解困境。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行为尚处于起步阶段,动机上也具有多元性。基于需要满足视角的考察,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动机大致包括五个方面,即规避发展风险的需要、提高企业声誉的需要、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争取政府支持的需要、企业家自我实现的需要,分别满足了企业或企业家的不同需要。促进民营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配合的协调行动。激发企业主动自愿行动的内在动机,调动社会公众、消费者、舆论媒体广泛参与的热情,降低政府和法律的强制执行和监督成本。从而,形成由政府调节、社会推动和企业自律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的企业社会责任保障、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彭阳县小石沟村的精准扶贫实践为分析对象,考察了精准偏离过程中村干部的策略行动,并基于关系嵌入的视角分析扶贫策略行动背后的影响机制。精准扶贫在乡村场域遭遇的实践困境为村干部制造了一定的变通空间,在层级考核和基层维稳压力下,村干部采取了"道义"填补、精英分工治理与关系驱动的扶贫策略。笔者立足村干部所嵌入的关系结构,发现"碎片化"的干群关系形塑着村干部"划水治理"的行动逻辑,"分利合作型"的乡村关系形塑着村干部"唯上"的行动逻辑,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形塑着村干部"交换平衡"的行动逻辑。文章认为,探索并改造"关系"这一传统社会资源,挖掘"关系"的积极效用,可实现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深入推进可持续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1.
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本文围绕城乡居民消费差异,阐释了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和消费结构差距的理论逻辑,并进一步提出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优化路径。本文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助推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和消费结构差距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逻辑和效率逻辑。数字普惠金融以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的内在要求与弱势群体追求更高物质水平的公平感和获得感的内在一致性,是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社会价值逻辑。具体表现为:加速缓解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大幅改善农村消费和数字支付环境以及促进农村地区线上消费迅速增长。数字普惠金融依靠数字化工具实现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效率逻辑。具体表现为:提高信贷可得性、提高客户金融能力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为要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二是以强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为靶向,挖掘农村消费大市场潜力;三是以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场景为抓手,优化消费提振升级的金融生态;四是以规范数字普惠金融监管和创新数字技术为依托,加强...  相似文献   

12.
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精壮农民外出城镇务工或定居,导致现有农村社会结构急剧变化,作为这一结构调整下新出现的弱势群体——留守农民面临着原有社会网络资源遭受破坏、现有社会网络资源继续向城市流失的局面,以致其社会结构不合理、社会资本日趋弱化。为提升留守农民社会资本以增强其反贫困与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加强城乡统筹规划且适当向农村统筹倾斜是最根本之路;同时,从微观行动层面搭建一系列有利于增强留守农民社会资本的平台,可以切实帮助留守农民提升社会资本水平及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宪法土地制度具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只有遵循宪法文本,体察立法意向,立足运行现状,方能客观、全面、真实地映照土地制度宪法规范的真正意涵。宪法第十条的五款内容是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从宪法内在逻辑看,土地制度条款内在统一于宪法整体;从权利类型形态看,宪法的规定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权分离”;从制度规范状态看,土地所有权的动态转换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序转让表明宪法土地制度是动静结合的条款;从义利观念取向看,宪法土地制度条款体现了义利兼顾的宪制理念。现行宪法的转型宪法特征决定了宪法土地制度设计及运行的先天不足,但这并未动摇土地制度的宪制基础,并不影响土地制度在宪法框架下的嬗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超越结构与行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贫困成因的研究,传统上存在结构与行动两种认知与研究范式,前者强调超越于个体的结构性因素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而后者则认为,贫困源于个体社会行动的不力和主观上发展动力的不足。在两种范式下,减贫方案也差异极大。基于中国扶贫实践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分析,中国走出了一条超越结构与行动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仅实现了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致贫结构的破除,同时也确立了新的亲贫性制度与政策结构;其不仅健全了贫困治理体系,更突显了贫困者在扶贫攻坚中的主体价值与内在发展动力。在超越贫困陷阱的结构与行动束缚的实践中,中国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这也构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减贫所贡献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整合行动网络的构建过程及关键变量,探索其运行绩效及内在逻辑,为推广农地整合、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农地整合是实现乡村多元主体多样化利益诉求的有效通行点,村民理事会作为核心行动者,通过问题呈现与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异议等转译环节,将其他行动者吸纳入农地整合行动网络中,乡村社会分散的土地、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随之得以集聚,化散为整;(2)利益诉求、乡村精英、村庄凝聚力作为农地整合行动网络的三大关键变量,强烈影响着网络构建及其运行的方向性、效率性、公平性和稳定性;(3)农地整合行动网络对外采取市场化运行模式,对内实施多元主体分享经营控制权和村集体主导收益分配权的权利设置,实现了效率与公平、集体与个体的多重兼顾,形成其运行绩效内在逻辑;(4)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为逻辑起点、以乡村自治力量为实施主体的农地整合,兼具“经济”与“治理”双重属性,能够系统构建产业、组织、人才等多重系统的耦合格局,从而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研究结论:农地整合具有较强现实需求及较大推广价值,应坚持并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以农地整合为主要抓...  相似文献   

16.
赵龙扣 《浙江林业》2006,(12):43-44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动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人与人的团结和谐,还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我们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为构建和谐机关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成因的探析——以广州市石牌村为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城中村现象的宏观制度背景,但从深层次角度看,城市化农民的利益机制、生存和发展机制及其相关行动逻辑才是形成城中村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城中村问题的消解、城中村改造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订,都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化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危机管理已成为中国政府管理领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微观层面入手,探讨农民和政府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中各自的行动逻辑以及这两种行动逻辑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社会涵义。快速的市场转型使得农民"家庭利益本位"愈加彰显,消解了农民"集体行动"的社会基础;同时,地方政府"代理行为异化"所造成的"官员个人利益本位"不断凸显,最终致使农村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农民的行动逻辑与政府的行动逻辑出现了错位和偏离。实现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路径就是重建"乡村共同体",拓展民间自组织的参与空间,强化村级组织的管理与组织功能,并以此推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9.
对于贫困的解释,从文化社会的角度看,存在着结构与文化之争。结构解释视农民贫困为分层社会中遭受剥夺的结果,文化解释则侧重于农民主观的生存伦理与价值取向。中国当前有关“三农”问题的研究主要在结构方面展开,而对农民的微观心理分析存在不足。通过解读《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可以看到农民经济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是“安全第一”。极力“避免风险”,以及“在同一共同体中,尊重人人都有维持生计的基本权利和道德观念”。这一点对于重新认识中国农民和“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陕西YL现代农业园区西村为典型案例,以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为社会背景,以农业技术为切入点,以文献分析、村民访谈与实地调查的有机融合为研究方法,通过对农业技术应用的社会基础与运作机制的描述与分析,探讨乡村社会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变迁的内在实践和逻辑,以及乡村社会发展变迁的动力与趋势,从而认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寻求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本土化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