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一揽子”补贴政策,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也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差异和省际差异。[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详细透视了生猪养殖优势省份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及规模化特征。[结果]生猪规模养殖呈现向华北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层次仍较低; 吉林、黑龙江、山东属生猪规模养殖特快发展区,辽宁、江苏、河南和广东属于快速发展区,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和四川属缓慢发展区,河北属约束发展区。[结论]在山东、江苏、河南和广东,重点推进年出栏50~100头的养猪场户向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转化; 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应进一步鼓励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适当的扩大规模; 而在河北,考虑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则有序退出生猪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动物疫病风险对规模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应用的影响,对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全国15个省区569份规模生猪养殖场调研数据,对我国规模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构建似不相关模型分析了动物疫病风险对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应用的影响。[结果](1)超过半数的规模养殖场已应用数智技术,其中精准饲喂环节的应用水平最高,环境监测环节的应用水平最低;(2)动物疫病风险会显著促进养殖场在精准饲喂、健康监测、环境监测3个环节应用数智技术,对洗消管理环节的影响不显著;(3)受教育水平、认知水平、养殖规模、生猪品种和产品出口对多个环节的数智技术应用有显著正影响,养殖场年限则有显著负影响。[结论]政府应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市场研发适配疫病环境和转型需求的数智技术;制定差异化的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帮扶政策;构建数智技术应用推广体系,提高养殖者对数智技术的认知水平和转型意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湖北省280个规模生猪养殖户为调研对象,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研究了环境风险感知对养猪户环境行为的影响,并引入环境规制政策作为调节变量,分析了环境规制政策对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环境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养猪户的环境风险感知对其环境行为的采纳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养猪户的水体、土壤污染感知、因养殖污染而导致的罚款数量、与周围农户发生冲突影响的感知以及部分环境风险原因感知均显著影响其环境行为的采纳;(2)环境规制政策对于养猪户环境风险感知—环境行为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据此,本文提出加强养猪户生猪养殖环境风险多方面后果和损失的宣传教育、全面完善对生猪养殖全过程风险管控及养猪户环境行为奖惩制度的实施、鼓励生猪养殖适当规模化、加强养猪户专职化水平、鼓励养猪户加入养猪合作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引入社会互动变量改进目标导向行为理论框架,探讨生猪规模养殖户对环保饲料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政策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湖北省生猪规模养殖户为研究对象,应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规模养殖户对环保饲料的支付意愿。[结果]大多数规模养殖户(8134%)愿意采用环保饲料,且平均意愿支付水平为每头生猪饲料成本的669%(4680元/头)。社会互动中的干群互动、同行互动均能显著提升规模养殖户对环保饲料的支付意愿,但同时同行互动不利于其意愿支付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保饲料支付意愿决策上,社会互动较少的规模养殖户更容易受到制度规范的约束,而社会互动较多的规模养殖户则更易受到感知养殖热情的影响。[结论]政府部门应加大生态环保宣传力度,并借助多种方式推动规模养殖户进行社会互动; 同时可依据社会互动程度的不同,分别制定相应措施以促进规模养殖户对环保饲料支付意愿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5省452户细毛羊养殖户调研数据,分析规模异质下农牧户兼业化对细毛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方法]文章采用SBM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测算了农牧户细毛羊生产技术效率及不同规模下兼业化对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兼业化会显著促进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且非农兼业程度越强对细毛羊生产技术效率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大。(2)分规模来看,农业兼业形式对散养户、中规模和大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对小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均不显著; 由于非农兼业形式在散养户和大规模养殖户中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效应”与“收入投资效应”的强度的不同,对散养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大规模养殖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受教育程度、养殖年限、养殖方式、是否接受技术培训均对养殖户总体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变量对养殖户总体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应全面推进细毛羊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加大细毛羊养殖技术培训的开展与推广,加强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宣传和政策引导,完善国家层面的畜牧养殖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蛋鸡养殖场规模化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是蛋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测度我国大、中、小3种规模下不同省份蛋鸡养殖场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从时间、地区两个维度对蛋鸡养殖场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方法]利用2004—2016年不同养殖规模蛋鸡养殖场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文章基于SBM函数的Malmquist Luengerber(ML)指数方法,对蛋鸡养殖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效率改进指数。[结果](1)蛋鸡养殖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与蛋鸡养殖规模呈反比,蛋鸡养殖场规模越大,蛋鸡养殖环境生产率越小。(2)蛋鸡养殖场效率存在效率改善,但养殖技术进步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对小规模养殖场而言,改善空间更明显; (3)蛋鸡养殖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整体来看,蛋鸡养殖主产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高于非主产区。[结论]加强蛋鸡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养殖户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能力,推行蛋鸡养殖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进一步改善养殖效率,以促进蛋鸡养殖规模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亟需探索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效率的有效路径。本文在理论探讨生猪养殖专业化分工效率发生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河北、辽宁和北京3个北方省份自繁自养型商品猪养殖场户调研数据,采用稳健OLS和分位数回归对养殖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率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Bootstrap自助法和分组回归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生猪养殖专业化分工对生产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影响效应会因分工环节技术密集度和养殖主体技术水平的不同产生差异;商品猪养殖场户在生产效率较低或养殖规模较小时参与终端公猪精液生产环节分工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但在生产效率较高或养殖规模较大时,需参与父母代母猪繁育环节分工才能获得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健全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并通过养殖专业化分工促进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生猪生产效率的有效路径,其加快实施需要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并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北京市6个区县的183份养猪场户调查问卷,调查了生猪养殖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并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养猪场户对猪肉溯源能力的信任水平对其质量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北京市生猪养殖环节存在质量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养猪场户兽药使用不规范,40.44%的受访养猪场户的兽药使用行为不规范;溯源能力信任显著影响养猪场户的兽药使用行为,对猪肉溯源能力信任水平高的养猪场户的兽药使用行为相比信任水平低的养猪场户更加规范;另外,受访者为女性、规模养殖场、通过纵向协作更为紧密的模式销售生猪、对限用药规定认知度低、认为生猪收购方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强的养猪场户的兽药使用行为更加规范。政府应继续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支持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鼓励纵向协作紧密型生猪购销模式、建立生猪收购商登记在案制度、加大对养猪场户不规范质量安全行为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生猪生产方式主要是加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有利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畜牧业产业的成功转型。因此,我国要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生猪养殖场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改造,实现生猪养殖场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本文就将从简述当前生猪养殖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现,探讨生猪养殖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管理模式,实现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生猪养殖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奶牛养殖是奶业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受到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双重制约,提高奶牛养殖效率,准确把握影响养殖效率的关键因素对于破解环境和资源约束、提高奶牛养殖产出、保证奶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19年全国五大奶业产区266个以规模牧场为主的调研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不同产区的奶牛养殖效率进行测算,探究影响规模牧场奶牛养殖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1)我国规模牧场奶牛养殖的规模效率、配置效率较高,技术效率、成本效率的整体水平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不同产区养殖效率差异明显,大城市周边产区和南方产区的技术效率、成本效率明显低于其他产区,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北产区的养殖效率整体较高; (2)对规模牧场来说,饲料粗精比、技术投入对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用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对规模牧场整体养殖效率具有负影响,养殖规模扩大对奶牛养殖具有增益递减效果。[结论]政府应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奶牛养殖社会化服务,各产区规模牧场应根据区域特点,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合理配置养殖设施设备,从而提升养殖效率,推动奶牛养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河南省424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户为样本,采用"养殖(场)户行为—政府规制—行业自律"三维协同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规模化生猪绿色健康养殖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协同体系有助于实现环境安全和规模化生猪(绿色)健康养殖协调发展。具备正确的环境安全和绿色健康养殖的行为动机可增强其行为意愿;具备坚定的绿色健康养殖行为意愿可以进一步规范养殖(场)户的行为;而规范养殖(场)户行为对于实现绿色健康养殖目标具有正向影响。行之有效的政府规制对养殖(场)户采纳绿色健康养殖行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规范其绿色健康养殖行为的作用不显著。有效的行业自律对养殖(场)户采纳绿色健康养殖行为意愿和养殖(场)户遵守绿色健康养殖行为规范具有正向影响。行业自律和政府规制之间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检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剖析生猪养殖户政策认知水平对病死猪处理行为选择的影响路径,本文基于江苏、安徽、湖北和湖南4省349个生猪养殖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贝叶斯推理方法探究了生猪养殖户在现有无害化处理政策认知状况下的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研究发现,生猪养殖户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策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病死猪处理行为选择。如果生猪养殖户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策的满意程度越低,其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发生的概率越高;生猪养殖户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策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越高,其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发生的概率越低。为此,把征询生猪养殖户的建议作为相关政策优化的出发点,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生猪养殖户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从源头上保障猪肉及其制品的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基于中国及各地区统计数据开展不同规模间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研究,探索技术效率和生猪养殖不同规模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生猪养殖规模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无显著相关;地区政府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水平对技术效率影响较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国家生猪养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猪周期"一直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大量退出,反映出生猪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资本成为重要推手。通过发展规模养殖、促进绿色发展,生猪产业有望告别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避免周期性波动带来猪  相似文献   

15.
近年生猪产业受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双重约束,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准确把握养殖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破解环境及资源制约、推动生猪产业供给侧改革、保证生猪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我国生猪大省277户生猪养殖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养殖区域生猪养殖户养殖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养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低下,亟待提高;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技术效率具有明显优势,而潜力发展区在养殖规模效率、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方面优势显著。(2)提高养殖户户主受教育水平、推动生猪养殖机械化发展、降低预混料投入比例、增加饲料利用率对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养殖集约化程度存在最优水平,纯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和纯育肥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两者兼顾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猪周期"一直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大量退出,反映出生猪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资本成为重要推手。通过发展规模养殖、促进绿色发展,生猪产业有望告别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避免周期性波动带来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辽宁省869份肉鸡养殖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作为中间变量,验证了信息能力影响养殖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采纳,养殖户的信息能力既直接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采纳,又通过中间变量间接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采纳,信息能力对养殖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的间接影响效应大于直接影响效应。养殖户信息能力对亲环境行为采纳的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信息处理能力,而信息能力对亲环境行为的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全国13省477份问卷数据,对我国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文章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选取决策者自身特征、生产经营特征、组织特征、环境特征、认知与预期特征共4类17个变量,分析其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 17个变量中,受访者的年龄、养殖年限、社会网络关系、获取信息难度、对自家目前肉羊品种改良技术改进必要性认知、对品种改良技术风险认知、规模扩大预期以及政府政策等变量对其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补贴资金或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其技术采纳成本和风险;其次技术推广部门应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合理的技术推广布局,激活其社会网络内部的信息传播机制,降低养羊(场)户获取信息难度;然后推广技术的同时,尽量告知养羊(场)户改良后品种在饲养管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其降低风险;最后多渠道推动我国肉羊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其整体的品种改良技术采纳能力及风险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环保"一刀切"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双重夹击下,2019年我国生猪产能出现了断崖式下滑,目前尚未得到根本恢复,一直牵动着各级政府和消费大众的关注。本文基于对全国8个省份16个县市240个生猪养殖场(户)的微观调研,分析当前生猪养殖业现状,剖析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恢复生猪生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先后受到环保等政策、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但恢复生产的主观意愿、客观条件持续向好,疫病防控趋于专业化,环境保护受到空前重视;但生猪养殖业恢复面临疫病风险高、资金匮乏、环保要求过严、政策稳定性受质疑、养殖用地不足等一系列困难。最后,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增加资金支持政策覆盖面、合理制定环保标准、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完善生猪养殖业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养猪场户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对于维护猪肉质量安全和生猪养殖环境具有深远意义。文章基于464份调查问卷,首先运用二元Logit模型确定了养猪场户病死猪处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解析出了影响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和关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模式、养殖规模、参保情况、政策认知、病死猪危害认知、行为态度、设施健全度以及无害化处理成本等9个因素对养猪场户病死猪处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行为态度、无害化处理成本和设施健全度是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参保情况、政策认知和病死猪危害认知是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养殖模式、养殖规模和文化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