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东林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充分展示出"土地集约、设施配套、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东林现代农业风貌。通过对东林村的调查,我们认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只有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才能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生态循环农业看东林,我们的共同感受是"四个新"。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创新发展理念,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东林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走进东林村,见到高标准农田统一由合作农场规模化经营,生态养殖场全面实施标准化养殖,农业现代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充分展示出"土地集约、设施配套、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东林现代农业风貌。  相似文献   

3.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践。"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当前我们要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契机,积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从而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围绕社区治理创新,苏州农村基层主动适应新变化、面对新情况,不断探索完善,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就是其中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一、基本情况:村级社区治理面临新变化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农户768户,在册人口2985人,农村劳动力1640人,下辖42个村民组。近年来,东林村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养殖业、休闲旅  相似文献   

5.
<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因此,三农工作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将农业可持续发展摆上重要日程。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是保护资源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乡村、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从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条件、作用传导路径三方面,系统探讨该支撑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基础科学创新、应用技术方法创新、科技实践创新等的支撑作用;发挥该支撑作用需要满足科技创新生态化这一前提,需要利益驱动、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内部制度等内生动力,以及需求拉动力、政策推动力、社会协同力、法律保障力、文化引领力等外生动力;支撑作用主要通过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软实力提高、支撑水资源配置优化、支撑节约用水管理、支撑水生态环境保护等4种路径传导。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态法规体系建设是实现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化的重要基础,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入宪、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当前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态文明治理模式,导致农村生态文明法规体系中的丰富性、协调性、科学性和执行性不足等矛盾,制约农村生产和农业发展。建构保护农村环境和经济发展为核心农村生态文明综合法与单行法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执行性法规体系和党内农村生态环境法规体系建设,为建成生态宜居的美好乡村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显著的亮点。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即转变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围绕建设"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总体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转型的关键举措,以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化、科技创新农业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同时,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城乡居民的共同努力。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难看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并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研究,使中国早日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王萍  杨敏 《农村经济》2020,(4):34-42
农村脱贫关系全面小康的全局,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制约着农村发展。生态扶贫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是农村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农村生态扶贫既是实现绿色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现实要求。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农村生态扶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阻碍农村生态扶贫进程、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严重脱节、生态扶贫合力弱化、生态扶贫成果难以巩固等方面。破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需要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明确扶贫参与主体的职能,构建农村生态扶贫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协同机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机制,有效预防返贫风险;实现农村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减贫效应的三重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区域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农业生态文明的各项支撑要素也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在构建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离差系数原理构建区域农业生态文明协调度评价模型,选取黑龙江、河南、四川作为典型区域,运用2007~2013年统计数据,对3个省的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其协调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各子系统支撑作用的演化特征。研究认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来,3个典型省农业生态文明指数及协调度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均已先后进入"良好协调"阶段,但农业生态文明各子系统支撑作用演化的时空分异明显。因此,在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优势条件及薄弱环节,把握发展规律与特点,因地制宜、因区施策,提高农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匹配度,改善和提升农业供给侧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首次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①.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增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这个新要求,指明了目的、内容和途径,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指南。它对指导我们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容县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它有利于绿色农业发展,有助于民生工程实现,更利于美丽中国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遵循绿色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前提下,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农村相关主体生态文明的主人公意识,加强农村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转变农村消费模式与实现生态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总体消费水平低下,农村消费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显现.拓展农村消费市场,转变现阶段农村消费模式和实现生态消费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消费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而指出转变农村消费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生态消费模式的实现途径,最后指出了实现农村生态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宏观的战略性视角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日益成为焦点。现阶段农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农民治理意愿不强,不愿参加公共事务;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乡村振兴的载体,已失去应有之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滞后,无法与农民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此时,在法治化的基础上强化农民治理意愿、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和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就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路。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同时亦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保障,但其单一粗放的产业结构与生态文明建设日渐相悖,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四川民族地区的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本文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讨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实证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广胜 《农村经济》2012,(2):104-108
农村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社会理想状态,也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农民合作组织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契合性,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获得了应有的基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农民合作组织生态文明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对农村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阻碍。农村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还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一大前提。基于此,本文以安徽省巢湖市为例,通过阐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分析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