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计量经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林改后影响农户对集体公益林投入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总收入、家庭林业收入、户主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农户投入意愿的选择影响显著。提出完善公益林补偿机制、搞活公益林经营机制、加强公益林政策宣传、增加农户林业收入、促进公益林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余滨 《林业经济》2012,(7):121-124
通过对全国林改典型县、安徽重点林区县—霍山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对公益林建设各方产生的影响,针对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川集体林权改革中的补偿与经营制度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森 《农村经济》2012,(4):47-49
四川集体林权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主体改革,逐步开始建立和完善配套改革部分,积极探索林权流转和林业经营的新型模式.然而,在此过程中原有的诸多制度性障碍仍然制约着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将从补偿与经营制度障碍的层面,着重分析集体林改后农户最切身相关的林业补偿和经营问题,尤其关注林改后国家公益林建设、林业经营产业和规模化、森林资源保护等问题,并提出推进四川集体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完善四川集体林权改革在补偿与经营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态公益林分布在河流的源头、湖泊周围和风沙地边缘等重要地区,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是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新疆公益林补偿现状,分析了公益林补偿实践中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组织及补偿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生态补偿,建立生态补偿多元投入机制;创新公益林补偿标准,建立公益林补偿激励机制;健全补偿组织体系,完善公益林补偿管理机制;加强补偿绩效评估,规范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省是南方集体林区,全省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4294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1.6%。近年来,为了适应林改后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拓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新思路,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南方集体林区,全省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4294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1.6%.近年来,为了适应林改后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拓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新思路,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对综合评价模型中的距离函数模型及指标量化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西部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特点,构建和确定各层次判断矩阵及各指标权重。同时依据综合距离值的计算方法,说明判断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高低的标准。以云南省玉龙县、贵州省修文县、陕西省靖边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玉龙县、靖边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处于较高水平,修文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处于一般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案例县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公益林的生产不能依靠自身的价值来维持,它必须要有外来的经济补偿。同时,广东是属于集体林区,大多数森林权属于集体或个体林农所有。林农是以经营林业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和经济来源,而纳入生态公益林体系的林地,都是需要保护而不允许采伐的林木资源,这将直接影响林农的经济收入,需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补偿制度。理顺分配关系,保障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稳定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一、生态公益林体系的建设与管护生态公益林是根据我省自然环境平衡生态的需要而划定的非商品林经营体系,主要是沿海防风固沙、沿江护岸、涵养水源、农田…  相似文献   

9.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从生态公益林责任主体的确认、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调整机制四个方面对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德化县采用"五种模式",创新了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德化县有林地面积257万亩,其中区划界定的生态公益林106万亩。德化县抓住林改的有利时机,根据"行政主体不变、权属所有不变、监督责任不变"的总体思想,按照"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公益林管护的五种模式。即统一管理、专职管护,补偿和收益均利到户;分户管护、补偿到户;承包管护、各级补偿,收益按比  相似文献   

11.
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的实现。但通过对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目标实现的滞后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天保工程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继续实施天保工程之间存在着天保工程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不明确;农户参与林改的热情不高;林改有关政策与天保工程措施相冲突;林农与国家利益如何协调等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国家与林农对森林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明确天保工程区开展林改的范围及分类保护;完善相关政策;调整林木采伐管理措施等相应对策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方集体林经营方案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的研究现状,对南方集体林经营方案的内涵、方案的编制、方案的实施及执行效益评估、方案的相关制度等研究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森林经营实践,急需将南方集体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看作一项系统工程,将与之有关的各项因素都纳入,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与资源市场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反复与曲折,与过分强调集体林地的具体经营方式紧密相关。集体林地使用制度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于弱市场化配置,因此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不应简单地在集体山林的分户经营、股份合作制或其他经营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构建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集体林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强化集体林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集体林地租赁经营逐步取代无偿承包制;二是推行集体林地使用权的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是培育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要素市场;四是以产权为纽带,促进集体林地使用权与社会资本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建立集体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林改后集体林权高度分散,千家万户经营林业,以及林业市场化、森林资源资本化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建立集体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体系的概念,论述了其建立的意义与必要性;阐述了建立林业产权管理专门机构的职能及其管理内容,包括建立林业产权档案登记、纠纷调解仲裁、流转评估、经营管理、资产要素、社会化服务资产保护七大体系,以期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治理的基本态势,认为中国在发展社区集体林方面有着好的基础,但也有一些先天的局限;对集体林治理中的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集体行动能力、公平管理的政策手段、社区资源管理模式推广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评述,认为应从集体林治理框架、治理模式、社区能力建设等方面完善集体林治理结构,促进社区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前期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课题的调查情况,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林地经营的投入、产出,林地的流转,林改的满意度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了林农的林业生产收入,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导致林业投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加强。最后指出提高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森林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面临的产权纠纷、林地使用费的收取、森林资源交易、经营技术与集体生态公益林管理等森林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有纠纷的林地进行审查并重新界定,不同区域区别对待、制定相适应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组建森林资源交易市场等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态公益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生态公益林改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生态公益林的定义及分类出发,总结当前生态公益林管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生态公益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和目的,以博弈论理论为基础,假设效用函数形式,模拟支付矩阵,构建博弈模型,并且求解模型的最优解,得到博弈的最优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公益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建集体林区林木处置权制度变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明晰后,广大林农最关心的是与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林木采伐处置权。通过对福建以经营方案为依据,以小班面积为控制,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探讨林木处置权制度变革对落实经营主体的林木处置权,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