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近日发布.<意见>指出,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术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林她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林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三个层面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稳定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贡献,研究表明,林权改革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使农民成为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这是家庭承包制在林地上的运用,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林权改革是在坚持林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是对农村基础经营制度的巩固。林权改革促进了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和村级财政收入增长,充实了统一经营,这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为及时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对于巩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尤其是对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营义。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改革是我国在农村进行的旨在通过解放生产力来实现林业发展和农民富裕的重要改革.要想使这场改革顺利进行,首先要在法律上明确产权关系,保证农民获得具有物权意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并在此基础上规范林权流转制度,实现林权改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福建林地可持续利用的制度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做法;阐述选择福建林地可持续利用的制度环境必须有利于林地资源保护、林地资源质量提高、林地集约利用、理顺林地收益分配关系、保障制度效益最大化;指出福建林地可持续利用中承包期限与林权证有效期、林地利用与森林生态保护、林地流转价格、取消林业税费后的管理、限额采伐制度等五个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完善林地法律体系,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处理好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落实林业经营权,推进使用权再次流转,建立长效管理制度,促进林地可持续利用等福建林地可持续利用应该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国家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经营主体地位,集体林已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农民个人财产。由于明晰了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成千上万个林农掀起开山造林热潮,激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但由于相关政策方面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特别是税收方面的政策的不明确和模糊,直接影响到林农现代化造林和进行生态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制定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现有山林面积1753.74万亩,其中集体山林面积1536.86万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2007年12月,浙江省率先提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确立经营主体,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宅基地抵押贷款等四方面,做出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浏阳市是湖南省重点林区,从2007年开始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明晰了林权。近年来,以农村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取"三权分离"、完善林业市场要素、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放活林地经营权,为林业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实施"三权分置"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供了新途径。落实集体所有权,应通过保障农民集体成员权,重建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行使规则;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应立足于实现农民集体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初始取得集体所有的承包土地的权利;土地经营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成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土地经营权因其取得方式的不同有租赁权和用益物权之分,而且两者的法律效果不相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业经营主体法律保护机制以及地权登记与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融资担保机制有待完善。为坚持和维护家庭承包经营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需完善以农民集体成员权为基础的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建设应立足于建立以土地经营权租赁为主、兼顾其他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机制和承包土地的经营机制,建立以小农生产经营现代化为目标的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农地流转是完善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举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总结和充分肯定了我国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特别是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下,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是新阶段符合国情、顺应民意,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为加速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经营权单独参与林地流转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社会资本投融资山林经营至今的20多年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转型期,林地租赁经营普遍受到林地流转合同纠纷的长期困扰。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林经营企业为调研对象,分析人工林经营权合同纠纷的制度成因,从制度设计与实施机制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集体林三权分置的制度完善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基础,就是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相似文献   

15.
今年2月,市委九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强调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提出在农村制度建设方面要形成"6+1"体系.在这七个制度建设中,重中之重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4月25日,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本市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     
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权发布《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共21条,分5部分,约4500字,包括: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意  相似文献   

17.
张科 《浙江林业》2008,(7):10-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它有利于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国共产党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各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9.
本刊读 截至去年底,全国已完成承包到户的林地约6.6亿亩,占集体林业用地的27.5%.今年,我国将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计划到2010年基本完成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落实经营主体"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介绍贵州、湖南两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完善政策措施方面具体的做法。两省在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完成后积极探索建立林权管理服务平台,加强林业社会化组织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改革后的林业发展面临4个主要问题。建议在林业改革发展中切实稳定和落实好林地承包经营权,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推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快修订《森林法》和完善林业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