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详述了乡村旅游产品丰富化、市场多元化、经营多样化、模式形态各异的高级化趋势;在这种发展趋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乡村环境的保护、乡村民俗文化的开发以及选择适宜的开发模式以确保社区利益,从而实现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广西乡村旅游经营实体特征与经营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开办小型经营实体是社区参与的最主要形式,其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各项开发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广西乡村旅游地区旅游经营实体的调查,发现广西乡村旅游经营实体以经营住宿、餐饮为主;投资虽相对较大,但融资方式单一;家族氛围浓厚,夫妻店居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小”、“散”、“弱”的特征明显,其经营效应因家庭经济地位、生意经验、旅游相关工作经历、外出经历、管理工作经历、实体初始投资规模、当地乡村旅游业成熟度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数字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西为例,探讨数字经济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八大模式,并提出"十四五"时期广西加快数字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策略与战略重点,以期为其他西部民族地区重塑乡村"形实魂"、走城乡共同富裕道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渔)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渔)村建设.本文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空间特征、活动内容、经营模式等方面总结了乡村旅游在渔区发展的模式与特点.最后,指出利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新渔村建设应在统筹规划、民主管理、渔民受益、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广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这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从喀斯特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出发,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繁荣喀斯特山区的乡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贵州为例,通过构建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三个成功案例发展路径的分析,总结出我国乡村旅游三种典型一体化发展战略模式,并对不同的模式进行了评价和适用性分析.希望能对我国其他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传统村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随着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分析了广西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和广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广西传统村落和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耦合机制,以促进广西传统村落文旅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乡村旅游业扶贫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中国2010年~2015年乡村旅游扶贫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应用DEAP2.1软件,对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率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乡村旅游扶贫效率总体较高,但部分年份扶贫效率较低且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针对这种现状,应通过家庭自主经营模式、服务接待经营模式、产品共生营销模式、"合作社+"运营模式、入股分红经营模式等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高农村扶贫对象、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精准度,着力推进乡村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扶贫效率。  相似文献   

9.
开发模式的选择是任何乡村旅游发展都必须面对的环节,本文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基本类型,对“公司+农户”模式、“社区+公司+农户”模式、整体租赁模式、“村办企业开发”模式、循环经济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各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及简要的评论,从资金、市场、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评论,最后从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与乡村旅游的区位条件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指出了与乡村旅游生命周期六个阶段、区位条件三种类型不同组合相对应的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进行文献综述。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组织主要有四种模式:单一企业模式、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企业+旅游协会+农户”模式和“企业+农户”模式,并针对这些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辽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在辽宁各级旅游管理、农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辽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分离问题已显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是唯一模式选择.理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是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政府行为准确定位,并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视角,探讨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需求快速增长,个性化、品质化的创意旅游产品成为游客关注的重点,乡村旅游全面转型升级时代已经来临。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化、业态精致化、经营模式创新化、产业融合化发展等趋势,文化和创意正逐渐成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但在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过程中,规划不合理、文化内涵缺失、创新不足、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创新和提档升级。本文主要论述了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趋势,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特色化、差异化模式推动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促进乡村旅游高品质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郭晓丽 《农业经济》2022,(4):143-144
乡村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突破传统乡村旅游模式瓶颈,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提升旅游产业层次、质量效益和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构建乡村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是稳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应有之义,有助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建设路径应当围绕乡村自然资源和风俗文化、产业发展要素投入、市场机制等展开,通过夯实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旅游产业的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完善市场运作机制,规范市场经营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以福建省赤溪村农户为调研对象,运用相关性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的比例较高,但是旅游经营的项目单一;农户的学历、劳动力数量、地理位置、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的次数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有显著地正向影响作用;农户生计资本和对旅游发展的感知中的权力关系、可借款能力、家庭年收入、了解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有资源用于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影响农户参与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旅游扶贫政策利用程度完善旅游相关基础设施,扩大农户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完善扶贫资金体系,完善旅游供给侧创新旅游经营模式,实行多项扶持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渔)村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渔)村建设。本文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空间特征、活动内容、经营模式等方面总结了乡村旅游在渔区发展的模式与特点。最后,指出利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新渔村建设应在统筹规划、民主管理、渔民受益、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涵,文章从全域旅游视角研究社区参与式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以期为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查阅法,了解南矶旅游开发及社区参与的现状,结合实证分析法,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南矶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结果](1)目前南矶乡村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当地居民对参与旅游发展的意愿比较强烈,但参与的水平与能力都较低,湿地资源作为当地社区福祉的根本同时也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当地旅游开发应将社区作为核心利益群体;(2)提出政府、保护区、旅游发展协会、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五位一体”的社区参与式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并从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开发经营、产品开发、收益分配和环境保护等5个方面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实施途径,以形成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社区居民自发旅游和乡村旅游创客等多种旅游开发经营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出融湿地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结论]该文所构建的乡村全域旅游开发模式将社区参与作为一个实质性要素,强调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建共享,并兼顾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这将有利于全方位盘活社区资源和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实现旅游业与社区共生发展,因此这种开发模式比较适合于那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而旅游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且位于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乡村地区进行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楠 《山西农经》2021,(2):180-182
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经营主体对金融支持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乡村旅游业融资体系尚未健全,农村金融机构缺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金融产品创新不足。政府应当科学构建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开发融资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能力。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金融环境,归纳了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政府的农村地方营销与乡村旅宿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视为一种旅游供应链,认为农家乐经营各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旅游供应链不协调。对一些农家乐成立联合经营组织、乌镇民宿集团化经营等成功案例进行供应链协调分析认为,能够实现激励相容的乡村旅宿业最优产业组织模式,也就是实现乡村旅宿业旅游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即采取垄断性的产业组织形态。在此基础上,建议地方政府委托单一的大型企业垄断性经营乡村旅宿服务,并分摊部分乡村旅宿业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逐渐形成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乡村民俗、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等为核心的新型旅游模式。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不可或缺的核心产业之一。然而在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价值来说,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城乡统筹为视角,剖析了乡村旅游价值体系基本状况和形成机理,进而分析了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产业链延伸为视阈,开展乡村旅游营销模式研究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将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文章通过调查分析法,针对四川地区影响乡村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出游动机、出游时间、客户群体、交通条件、消费水平和结构、旅游项目、农林资源、综合服务、外部环境、基础设施、当地经济状况、乡村旅游综合性价比、乡村旅游目的地区位条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考量产业链延伸视阈下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由此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实际中出现的经营模式与当地实际(如地理区位、农业资源等)的不匹配问题。[结果]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影响因素乡村旅游景区吸引力的因素主要以农林自然资源、综合服务能力、交通条件等方面为主。[结论]四川省产业链延伸视阈下的营销模式重点应从产业角度,构建三产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