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粮食安全,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任务。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耕地资源紧张、人均占有量小的国情,决定了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走集约经营的道路,必须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农业供给主体、农业供给侧改革制度和相关保障、农村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资金融通能力等5个维度选取了17个指标构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16年扬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进行度量。[方法]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测度扬州市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在此基础上对比扬州市和江苏省的差异。[结果]扬州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整体处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之下,但发展速度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5个维度贡献度差异较大,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结果不一;农业供给主体增长速度最高达到13.64%,农业供给侧改革制度和相关保障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较低分别为5.33%和5.17%。[结论]优化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农业保障机制、创新农业融资模式和深化农业风险分担机制是扬州市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国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水利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水利建设情况以期对我国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以色列、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地区)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水利建设中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政策,加大了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投入力度,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结论]提出我国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和地方农田水利的相关责任划分,规范农田水利投入机制,逐步改善传统农业用水方式,提高我国水利智能化等措施来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安排,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分析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制约因素,对于引导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向和决策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借助多指标综合测度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及障碍因子测度模型,在测算评估2010—2020年我国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阐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并划分不同发展类型,分析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1)整体来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逐年攀升;(2)从系统层指标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较高,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更多依赖于农村现代化发展拉动;(3)从空间视角来看,多数省份之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在显著区域内以“高—高”“低—低”空间集聚为主;(4)从障碍因素角度分析,农业生产现代化与农村文化医疗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最大桎梏。[结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立足我国农业发展新征程的现实逻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总方针,提高农村医疗文化水平,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一二三...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源视角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提出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路径和区域模式。[方法]从5个方面选取了16项指标,构建江西省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1990—2015年江西全省及其11个地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江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从1990年的0.243上升到2015年的0.717,其中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经营模式、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等3个指数呈现两阶段变化特征,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2个指数则一直上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低值区始终位于江西南北两端的赣州和九江地区,最高值区和较高值区始终位于沿东北—西南走向的环鄱阳湖区,而较低值区则位于赣东的抚州和鹰潭,赣东北的景德镇和赣西的萍乡;无论从省域层面还是从其11个地市的空间差异层面,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障碍因素都已由1990—2000年的劳均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村人均用电量,逐渐转变为2010—2015年的户均耕地面积、地均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结论]针对江西省及其11地市的农业现代化关键障碍因素,可以通过3条路径和3种区域模式提升江西省及其各地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GRA&BPNN的广西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并以其相关性为基础预测粮食产量对实现广西粮食产业的"做强做优"具有重大意义。通常情况下粮食产量与种植技术发展水平、农田耕地面积、土地肥力、气候等诸多因素相关,但是在样本数据不足、数据间关联度不明显的情况下则无法采用回归分析、灰系统等常用预测方法。[方法]文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水库水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播种面积、除涝面积等5个与广西粮食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因子变量,同时取2004~2012年的数据作为学习、训练样本,以2013~2014年的数据为试报样本,并以此建立BP神经网络粮食预测模型。[结果]检验结果表明运用本模型预测粮食产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泛化性。[结论]根据模型结果,该文提出提升广西粮食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即加强水库的管理、引导与粮食产业相关的产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洪涝灾害的防御和治理能力、推进农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效用,探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举措。[方法]在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分析法分别对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利用展开研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1)农业资源要素:耕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2)农业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利用效率不高、农业投资不合理。[结论]由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两大因素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基于此应发展"紧凑型"城市化模式、坚持内涵式耕地开发,在减少农业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现有耕地的整体质量;应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市场准入制度、提升流通效率,以提高粮食市场竞争力;应综合考虑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两大因素,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的甘肃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甘肃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分析甘肃农业发展水平和现状,旨在为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考路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经济、生态和资源利用水平构成评价综合层,向下分21个可量化的具体指标,并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计算2010~2016年甘肃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结果]在综合评价层中,生态效应的权重最大,为0.515 2,其次为资源利用效率,最低为经济效益,为0.155 8,指标层权重前3位分别为人均水资源量、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权重值分别为0.104 4、0.096 1和0.066 6;2010~2015年,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16年又出现滑落。[结论]水资源对甘肃省农业的发展制约性较大,解决水资源有效利用与保护成为当务之急,而有效灌溉是解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甘肃农业发展受负向指标影响较大,加强农业现代化和资源利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方法]文章通过构建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GWR模型,分析1985—2018年京津冀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结果](1)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评价指数及二者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2)时间上,两者始终处于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程度整体较低,没有达到高度协调;空间上,各县域基本都为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冀中南功能拓展区高、冀西北生态涵养区低,整体处于濒临失调和基本协调之间;(3)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中南部高―高集聚,西北部低―低集聚;(4)耦合协调度驱动力中,农业人口占比、高程和坡度主要为负向作用,农业产值占比、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率及节水灌溉率主要起正向作用;高程、坡度、农业人口占比及粮食单产的影响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率、节水灌溉率及农业产值占比的影响程度大,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影响更显著。[结论]该文表明京津冀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耦合协调关系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功能区内耦合协调关系发展差距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粗糙集方法的广东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的生产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农业经济学界已有不少论文对于各省区,采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最常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此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能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数据中找到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该文总结了广东省的粮食生产概况,选用数据挖掘中的粗糙集方法,以1996~2012年的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础,选取了乡村劳动力、耕地面积、农业机械动力、灌溉面积、化肥用量等17项与广东省粮食产量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广东省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化肥用量、水库总容量以及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从分析来看,近年来广东省粮食产量并未随着化肥用量和水库总容量的增大而增加,但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对于产量的增加有着正面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改良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我国东部平原不同地区耕聚比差异、发展趋势与优化策略的研究,为我国东部平原乡村空间重构过程中合理确定生活与生产空间面积比例关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文章采用空间分层取样法在我国东部平原选择240个10×10 km2的样点,然后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通过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分布规律、不同地区适宜耕聚比进行研究,并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分析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发展趋势与优化策略。结果 (1)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热点区位于东北平原北部,冷点区位于华北平原,中值区位于东北平原南部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2)以保证全部耕地可得到充足田间管理所需的农业劳动人口作为适宜耕聚比计算标准,我国东部平原各省份现状耕聚比均未达到适宜耕聚比要求;(3)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农村人口将逐渐向城镇迁移我国东部平原地区耕聚比将呈逐渐上升趋势。高耕聚比即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4)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加强农村居民点整治,降低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是提升我国东部平原耕聚比,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结论 该研究结论可为农村空间重构过程中确定合理的生活和生产空间面积比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灌溉发展及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占义 《水利经济》2006,24(1):36-39
分析中国发展灌溉的必要性,回顾农业灌溉的发展状况,从提高作物产量、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和改善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灌溉及农村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并提出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和效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增加生态系统用水、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分异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摸清耕地非粮化的总体态势,揭示非粮化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重共线性诊断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2018年耕地非粮化面积约为54.47×10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29%;(2)非粮化面积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和北部,但高非粮化率主要集中于新疆、贵州和东南沿海。非粮化面积与非粮化率呈现显著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业机械总动力、乡村劳动力、土地流转面积与非粮化面积对数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共同驱动了全国非粮化的空间格局。但不同尺度、不同区域耕地非粮化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研究结论:受经济、社会、政策和资源配置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不同尺度下非粮化时空格局差异悬殊、驱动因子空间异质性显著。今后应科学设定非粮化底线、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进农业差别化补贴,严控非粮化无序增长、稳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总结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共同关注征地制度和土地产权问题、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驱动机制、多规合一及规划方法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及政府行为、农用地生态保护、农用地整治和矿区土地复垦方面;(2)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国内研究还关注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利用评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及保护途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等问题;国外研究则侧重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影响、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土地供应策略、土地市场与产权制度的关系、农地抛荒及保护对象划定、土地开发与保护机制、土地整治景观格局研究。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土地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4个方面:(1)加强国土资源法制建设,推动深化依宪立法、修法,依宪执政研究;(2)开展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与制度建设研究;(3)加快土地工程技术和新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4)深化土地学科建设研究,支撑"新常态"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地利用的结构性障碍在于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偏低,而牧草地比重偏高:优质高产地比重偏低且减少较快;林牧用地结构不合理,植被覆盖率低一我们应往农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目标导引下.本着以林地为基础,以耕地为中心,以园地为辅助,以草地为依托,以水域为保障的原则进行农地利用优化配置。还必须通过对农业用地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改善土地景观格局.增加环境容量.实现农业土地利用在产业发展和生态重建方面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农业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河南省是农业大国,研究其农业生态承载力可持续性不仅对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河南省农业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分别计算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人均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结果]河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2007年的1.491hm2/人上升至2016年的2.164hm2/人,增长率45.10%,而人均耕地承载力却未出现同步增长,生态赤字不断加大。(2)2007年河南省草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101hm2/人,2016年上升至0.132hm2/人,增长率3.1%;而人均草地承载力却出现下降,下降率达26.2%,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3)2007—2016年河南省水域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水域承载力均未有太大变化。相比于耕地、林地和草地,其水域的供求差距最大。降低水域供求矛盾,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是关键。(4)在农、林、牧、渔业中,河南省林地的人均生态足迹是唯一呈下降趋势的产业,2007年人均林地生态足迹为0.052hm2/人,2016年下降为0.046hm2/人,下降比率为11.54%;林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也是在4个产业中唯一出现增长的产业,上升比率为27.90%,但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结论]2011—2016年河南省农业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耕地保护、草地的确权及保护、提高水域及水产品利用效率、继续退耕还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简称“特优区”)空间分布格局,不仅可为特优区的布局规划及建设提供参考,更对依托特优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制定具有启示意义。[方法]文章以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31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例,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采用OLS、SEM、SLM及GWR回归模型,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及集聚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特优区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方向,且在行政区界线处数量较多、密度较高,集聚特征明显,但主导产业类型不同集中分布区域不同;(2)特优区所在地一般距离省界较近,海拔较低、地形坡度值小,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劳动力资源不足,但当地市场消费潜力大;(3)不同特优区所在地的总耕地面积、水资源条件、路网密度等存在区域差异,不具有共性特征。[结论]资源规模并非影响特优区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和消费市场可能更为重要。最后得出关于特优区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