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文章对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管理在我国以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出当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探讨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以期丰富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协同领域的研究。[方法]该文应用比较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从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与食品质量安全、协同的影响因素、协同中的收益分配问题和协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4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与讨论。[结果]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初期主要为理论探讨和定性的分析,现阶段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运用单一化、研究主体简单化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不足等问题。[结论]该文研究认为未来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管理可能的研究方向为:(1)绿色可持续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研究;(2)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3)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研究主体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农村的朝阳产业。文章通过梳理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产业发展前景。[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揭示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最终对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果]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如下的特点:(1)领导高度关注,政策密集出台;(2)市场需求旺盛,社会投资活跃;(3)发展主体多元,发展势头迅猛;(4)内涵日益丰富,类型模式多样;(5)中介服务逐步兴起,组织体系不断健全。[结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仍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呈现出产业形态更加高级、产业贡献日益凸显、产业水平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如保持15.5%以上增速,有望于2020年进入万亿元俱乐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提出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现状,论述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绿色农产品产业化入手,对我国推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生态农业乖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结合当前农业乖农村现状,论述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绿色农产品产业化入手,对我国推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主要围绕产量展开带来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突破农业生产力提升的不可持续性和空间有限的困境,从而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理论分析推导,实践归纳总结,政策引领分析。[结果]农业是与自然关系密切的产业,农业可持续生产力的提升也必须从资源、环境和生态这些方面寻找根本驱动力,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三型"农业展开。[结论]提升农业可持续生产力要突出3个创新:(1)体系创新,即用生物农业和物理农业构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以逐步替代化学农业;(2)产业创新,即以建立在农业废弃物循环经济基础上的静脉产业促进生产农产品的动脉产业,形成高盈利静动脉产业联合体;(3)模式创新,即创建高效生态农业特效模式,为提升农业可持续生产力找到特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德国精准农业做法及启示——以百年农场Gut Derenburg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德国Gut Derenburg农场推进精准农业的做法和思路,以期对我国发展精准农业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实证研究法,介绍德国百年农场Gut Derenburg发展精准农业的基本情况,剖析其在改良土壤、底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变量追施氮肥和生长调节剂、农机作业等方面实施精准管理的应用实例,并总结其成功经验。[结果]Gut Derenburg农场的主要做法:(1)通过建立详实的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来实现对基肥施用(磷钾肥、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应用堆肥和石灰调控土壤p H)的分区精准管理;(2)通过近红外光谱实时测定叶片营养状况、群体长势等实现中后期氮肥的变量精准施用和作物生长调节控制;(3)基于车载Telematics系统实现多农机同时高效作业的精准管理。[结论]Gut Derenburg农场对当前中国发展精准农业的启示:(1)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2)以专业化服务为依托;(3)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4)以规模经营为基础;(5)以提升劳动力素质为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的民俗文化特征,试图找到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衔接及良性互动的实现途径。[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对四川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良性互动机制。[结论](1)四川省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并孕育着独特的民俗风格;(2)四川省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者互动机制有待深入;(3)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的灵魂在于民俗文化,创新基于民俗文化的旅游产品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出路。[结果]四川省乡村旅游主要以生态农业与农业体验为主,且该省生态农业、农业体验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该省民俗旅游特点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中国传统村落正面临的空心化、建设与开发不当、村民意愿与村落保护之间矛盾凸显等困境之后,从意识培养、法律法规建设以及保护模式等三个方面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出路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如何将村落特色与保护相结合,提出传统村落可持续利用的七种保护模式:(1)与典型古建筑和传统民居结合模式;(2)与农业工程设施保护利用结合模式;(3)与农业景观结合模式;(4)与传统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结合模式;(5)与传统特色农产品结合模式;(6)与传统民风民俗结合模式;(7)多种形式相互融合模式,它们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未来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表土剥离技术启蒙与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表土剥离技术在我国的启蒙及发展历程,明晰表土剥离技术内涵的发展与演变,探讨表土剥离技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丰富表土剥离技术视野,促进表土剥离技术应用的发展与完善。[方法]文章采用了文献法、归纳法及比较法。从表土剥离技术、利用方向及时空配置3个方向,表土剥离内涵、技术体系、成本收益、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区域调配6个方面进行表土剥离相关问题的综述与探讨。[结果](1)表土剥离的内涵在发生着深刻转变;(2)表土剥离应用的技术规范不断完善;(3)针对表土剥离成本收益的探讨较片面;(4)在土壤改良中缺乏耕层厚度与作物产量的定量分析;(5)表土剥离区域调配理论还需完善。[结论]以后可能的研究重点:(1)省级区域间宏观上的剥离表土调配利用研究;(2)表土剥离适宜运输距离研究;(3)耕层增厚与耕地产能关系研究;(4)土壤改良项目成果后评价研究;(5)表土剥离项目成本收益及生态社会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我国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玉米、大豆、水稻供需及成本收益现状,以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农业供需平衡、保证农民受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两部分,而市场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市场供给则只指国内供给。分别采集我国玉米、大豆、水稻这3种典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供给3部分数据,并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数据进行对比,由此分析我国农业供给侧农产品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向。[结果](1)我国农产品仍面临着供需不平衡、农民成本收益率低、农产品价格高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我国通过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来降低产能最终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效果微乎其微;(2)我国的农产品产能是相对过剩,并非绝对过剩;(3)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一端的要素没有得到有效调节,使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积极拓宽农产品国外销售市场来增加农产品需求渠道,调节农产品国内市场供给要素,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增加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是我国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系统论、分工深化等理论引导生态农业产业化,探索生产性服务在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形成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态效益最大化。方法 文章在梳理生态农业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基于交叉学科视角理清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生产性服务等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并以江西林下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为例,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及三产融合实现方式。结果 (1)生态农业产业化需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结合,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拓展林下经济、复合经营等多种生态模式;(2)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提供,注重生产性组织培育和支持;(3)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践行生态农业认证机制和生态农业绿色清单制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探索和江西现实依据。结论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选择,而生产性服务则是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观光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特色产业,不仅能够推动地方农业的发展,也能提高相关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是地方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各地都开始进行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建设,观光园的普遍发展让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由于我国现代农业观光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普遍面临生态环境建设失衡的问题。文章以西安浐灞生态园区为例,在综合考量园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指出园区建设还存在技术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市场主体参与度不够、生态信息网络不完善、园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等问题。运用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浐灞生态园区现有的优势和弱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为其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文章指出浐灞生态园区应开放园区规划平台、引进先进的建造技术、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定向培养基地。现代农业观光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应以科学生态观为指导,着重建设园区生态循环系统和资源循环系统,注重园区环保宣传,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双重提升、农业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挑战,基于"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益型的集约农业、资源节约型的循环农业、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产品安全型的绿色农业等四个特征,探讨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的路径选择,指出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实施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等,并提出加强生态补偿等制度安排,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高值农业是在确保生态环境友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内涵和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的高值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竞争力和比较效益的农业高新技术体系与生产模式。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形势,黑龙江省在实现"生态高值农业"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提出为建设黑龙江省"生态高值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是国务院建立全国首个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为契机发展现代农业,能充分利用试验区内耕地资源富饶、国家政策支持、科技水平较高及农垦系统示范等优势。文章通过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将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按组织属性分为大型企业运作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带动型经营主体、合作经营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型经营主体等4种类型。通过海亮有机畜牧养殖公司、望奎县北极雪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呼兰区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绥棱大力家庭农场等案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定位与产业效应。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现存的制约因素与约束条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进而促进两大平原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业结构调整、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以期为农业生产力快速提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切实带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多要素评价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现代农业园区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现代农业园区多要素进行评价,进而优化选择开发项目,以期有效地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现代农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采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文献查阅法了解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现代农业园区进行评价及优化选择。[结果]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中多要素权重排序为园区基础设施(0.27)社会效益(0.22)生态效益(0.21)科技能力(0.17)经济效益(0.13)。得分结果显示,带动农民致富户数、人才引进与培养、农产品产出率、技术推广能力、园区绿化率、农作物种植面积、园区就业人数、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处理废弃物的能力及供电能力对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贡献较大。[结论]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建设,增加示范园区的建设比例,尽量减少高投资、耗时久的项目,以确保园区稳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园区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水资源增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农业水资源增殖的必要性在于解决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其宏观战略是: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改单项技术为综合技术,加强多部分联合,发挥农民节水积极性及节水设备和服务产业化,其主要技术途径为:减少无效蒸发,调整种植结构,培育节水高产品种,产展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当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探讨多种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提供助力,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资源设施、科技应用、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政府管理、农村发展6个方面23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黑龙江省农业业态配置情况,为黑龙江省未来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建议。[结果]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权重值比较大,均为0.281 6;而农村发展、基础资源设施和政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整体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论]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程良好,在农业发展中,基础资源设施、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今后,政府应该加强管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等多种农业综合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更快速地发展,进而提升黑龙江省整体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分析不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成效及推广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投入成本较高、政策扶持不够、人力资源紧张、配套设施欠缺、环境支撑薄弱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创新及推广的主要因素,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加强统筹规划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等有力举措,大力创新和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现代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20.
加快数字农业建设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实施大数据战略要求。[方法]文章认为数字农业是实现这两大战略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数字农业将沿着数字技术产业化和农业产业数字化两条主线发展。[结果]数字技术产业化是用信息把小农户和大市场连接起来、用网络把乡村和城市连接起来开展全产业链条的信息服务,将形成市场主导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产业数字化是把农业全过程数字化,提升农业生产的空间应变能力和生产要素的匹配使用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向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方式发展,将形成政府推动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两条主线融合到现代农业当中,必然形成数字农业经济体系,成为现代农业的实现途径和表现形式,成为数字中国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该文认为数字农业或者现代农业是必须同时包含数字和土地这两个核心要素的产业体系,论证了数字技术和现代农业的辩证关系。根据国内外实践和经验总结,初步提出了我国建设数字农业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