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服务规模经营——从纵向分工到横向分工及连片专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已有研究关注于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普遍忽视了农业分工问题。规模经济的本质在于分工与专业化,但在主流经济学文献中,纵向分工理论与横向分工理论则是相互割裂的。本文研究表明,在要素(服务)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农业分工并不仅仅停留于农户家庭内部的自然分工。一旦农户卷入社会化分工与生产性服务外包,同样能够内生出服务规模经济性。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容量是诱导农业服务主体生成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纵向分工中的交易频率与横向分工中的交易密度两个方面的含义。单纯扩大纵向分工及其交易半径将产生交易成本倍增的负效应,而通过横向专业化并引导连片种植,则能够有效扩大市场容量并促进分工深化。本文有助于增进对"斯密定理""杨格定理"及交易成本理论相互关联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规模经济抑或分工经济--来自农业家庭经营绩效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规模经营与农业分工深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两类相互关联的路径选择。本文探讨了农地经营规模、农业分工与农业家庭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江汉平原地区的1701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内生的交易费用与组织管理成本问题,导致农地规模对农业家庭经营绩效的改进效应存在适度规模水平;(2)交易费用决定了分工的边界,农业横向专业化、纵向服务卷入均与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3)农地规模经营与分工深化是两种相互关联的农业规模经营策略,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横向专业化、纵向服卷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一旦越过规模门槛,农户更倾向于减少纵向服务卷入;(4)农业分工与市场容量相互关联且相互决定,横向专业化所表达的市场容量是纵向分工深化的前提,而纵向分工深化亦反过来强化农户横向专业化生产水平。由此,本文认为改善农业家庭经营绩效应当是农地要素优化配置与分工深化的内在统一与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当前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前沿的组织创新形式,现有文献对其概念内涵、组织边界与增效机制的探讨仍不甚深入。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本文重新定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概念并阐述其内涵特征,探讨其纵向一体化组织边界,分析其增效运行机制,最后选取安徽省粮、蔬、牧、渔4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中国农村纵向产业融合的高级形态,具有产业链多元交叉融合、高度专业分工与紧密形态下要素共享三大特征,其纵向一体化组织边界源于中间品市场的产品定价与交易成本,并通过内化纵向外部性与化解双边际效应获得产业及供应链整体效益提升,契约分工、收益链接与要素流动是促进其增效的主要运行机制。最后,本文提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具有结构成熟化、运行规范化和联合主流化等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利用2010—2015年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数据归纳出市场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398份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及影响因素,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发展提供建议。研究方法:Tobit模型,二值选择的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特征表现为集体经济组织的高度自组织性;市场交易的高频率;市场客体为存量建设用地;市场交易波动性大。(2)资产专用性正向影响契约期限、交易对象的选择,威廉姆斯交易成本理论认为长期契约有利于给予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信心;集体经济组织化水平是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3)交易的不确定性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短期契约,以降低企业的预期风险;市场交易"买进"战略存在风险,企业倾向于选择与集体经济组织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为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有效性和效率,明晰土地和房屋产权是前提和保障,其次应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的第三方规制。  相似文献   

5.
家庭农场本质上是家庭农业企业,是中国着力培育的农业经营组织,也是一种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经典农户模型,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家庭农场2014—2017年的监测数据,基于净买和净卖视角分析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总体具有"高度的要素净买和产品净卖"特征,家庭农场高度参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交易,而不完全的市场环境因素致使其面临较高的总交易成本。因此,需要营造有利于降低家庭农场总交易成本的市场环境,包括减少家庭农场的雇佣交易成本、降低家庭农场的土地交易成本、整合家庭农场的产品交易渠道等。  相似文献   

6.
资本下乡能否有效组织带动农户经营,推进农业转型发展,仍是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资本下乡"这一独特的社会经济现象放在特定"公司农业"视角下加以考察,围绕"江西绿能模式"案例的分析表明,尽管资本下乡企业的本意在于逐利,但是,资本农业以农地规模经营、服务规模经营发展为依托,在农业生产领域、服务领域与农户缔结不同的合约安排,客观上组织带动了"雇佣农户、承包农户"两类农户经营,深化了农业的企业内分工与社会化分工。通过分工诱导分工,两类分工规模经营协同演化,使得当地原有农业生产关系和市场关系被重构,形成一个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了农业转型发展。本文认为,资本下乡组织带动农户经营的运作机制是"分工深化、交易治理与规模报酬递增",其中,分工深化为本,交易治理为用。  相似文献   

7.
制度关联性的一般均衡模型与“反租倒包”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新兴古典超边际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道德风险模型。该模型表明,激励相容契约能够减少由道德风险引起的内生交易成本,促进分工,提高经济效率。本文进而建立了一个契约关联的新兴古典一般均衡模型,契约的关联扩大了制度的选择集合,放松了激励相容契约的约束条件,给行为主体带来外部性经济收益。该结论能很好地解释"反租倒包"这种组织再造的组织制度创新现象,它是商品契约与要素契约关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农村中介组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农业地区间的差距明显加大,表现在有的地区农业生产已达到了产业化发展阶段,而有的地区则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欠发达农业地区的农业发展成了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农村中介服务组织是连接农户、企业和市场的桥梁。所以欠发达农业地区的农村中介组织的欠缺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重要的制约,必须加快其建设和发展。一、农村中介组织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机理科斯的产权经济理论表明,当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时,形成一种组织便有了其经济上的必然性。中介组织正是交易费用的产物,如果许多交…  相似文献   

9.
农机服务外包方式是目前我国"小农国情"下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纵向分工本质,综合考虑分工交易实现的需求和供给条件,将比较优势理论、斯密定理一并纳入到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分析框架,构建"农业劳动成本——市场容量——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证分析辨识影响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仅考虑农业劳动成本而不考虑市场容量时,农业劳动成本攀升对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但同时考虑农业劳动成本、市场容量时,农业劳动成本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而市场容量显著影响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进一步采用多重共线性检验及合并样本分析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由此认为,农业劳动成本上升只是诱导农户农机服务外包行为的必要条件,并非充要条件。要将农户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机械技术采用行为,当前政策支持重点在于:推进农田整治,激励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与区域化经营,为农机服务的生产性经营主体进入拓展市场容量,从而达成农机服务外包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求的诱致性动因。(一)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交易费用。在制度经济学中存在完全竞争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而在现实中,市场参与者进入市场不可能获得完备的市场信息,更不可能实现交易费用等于零。由于长期以来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对市场不熟悉,及农产品流通秩序混乱,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因素,农民很难发现充分的信息,其交易成本必然很高。因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然形成对个体农民的一种替代。  相似文献   

1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需求的诱致性动因(一)降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交易费用。在制度经济学中存在完全竞争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而在现实中,市场参与者进入市场不可能获得完备的市场信息,更不可能实现交易费用等于零。由于长期以来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对市场不熟悉,及农产品流通秩序混乱,市场发育不完善等因素,农  相似文献   

12.
"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是一种提升中国养殖业规模化水平的生产模式,其促进了中国养殖业的产业化升级,然而交易和契约的不稳定限制了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H公司"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现实表明,市场和自然风险加剧的有限理性、交易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加剧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专用性资产投入博弈增加了公司和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影响交易和契约的稳定性。而现有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的案例表明:公司和农户在合作社基础上可以形成有利于控制交易成本的合作机制,克服了传统"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缺陷,进而能够保证交易和契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农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尽管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迅速,但农户在流转市场上能否转入自己想要转入数量的土地尚无人关注。本文利用全国6省1200户2000年和2008年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户的流转意愿多大程度上可以在流转市场上得以实现,进而考察流转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性、对称性和动态性。研究表明,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存在明显的交易成本,因此流转市场是不完善的。具体结论:第一,流转市场存在明显进入门槛,进入市场后农户也无法实现完全调整,转入户2000年和2008年分别能实现调整意愿的24%和37%,高于转出户的19%和18%;第二,流转市场的交易成本存在非对称性,转入户比转出户面临的交易门槛高,但进入市场后转入户调整意愿实现程度高于转出户;第三,从2000年到2008年,流转市场的交易门槛显著降低了,但进入市场后调整意愿实现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第四,农资设备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不完善程度更严重,因此农地流转市场发挥了将土地这种"不能移动"的要素移动起来以迎合那些"本该移动"的要素功能,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农地产权稳定性,降低流转市场交易成本,加快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业发展,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4.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解决的途径之一是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构筑交易的中介桥梁,变农户分散入市为有组织入市,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本文提出了评价中介组织优劣的经济标准,并根据我国农业经营的实际,对主要中介组织节约农户市场交易成本作比较分析,其目的在于为构建适合我国农情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一、评价农村市场中介组织优劣的经济标准农户经营的市场交易成本是农户利用市场机制的代价,交易成本高,则市场“摩擦力”大,进入市场交易困难。中介组织作为节约…  相似文献   

15.
具有规模经济是农业生产外包服务供给的基本要求,理论上农户联合外包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但现实中农户联合外包水平却较低且环节异质性较强。本文借助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分工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从分工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视角解析了农户生产外包中联合行动的逻辑与条件及环节差异。进一步以水稻为例,用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对环节联合外包规模经济、交易成本及二者与联合外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耕整地、收割环节由于技术装备和专业化作业市场规模优势,联合外包的分工规模经济相对植保环节要高,而由农艺特征及作业标准化程度决定的交易成本则相比较低。最优规模经济点越大、交易成本越低的环节越容易实现联合外包。促进环节外包服务发展可以通过破除约束环节外包服务规模经济获取的制度和政策障碍、通过统一连片地块的作物结构和环节作业流程等降低环节联合外包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6.
农业减量化及其路径选择:来自绿能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农户和新农业经营主体并非减量化的最优主体。小农户在采纳新要素或新技术时面临极高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且小农减量化还可能引发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多重逆向选择问题;新农业经营主体的生成受制于缓慢的农地流转和细碎的农地经营格局,且农业经营目标的多元分化和化学投入品喷施行为的隐蔽性特征也使得农地规模与施用量并非呈简单负相关关系。而服务供应商主导的减量化,在生产要素的品质和成本控制、作业过程的规范化和精准化、减量监督的数字化和市场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本文运用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数据比较,说明后者能够在降低成本与增加利润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化学投入品的减量。本文认为,服务规模经营是农业减量的重要路径选择,其关键策略在于推进作物种植的连片化、要素投入的精准化、技术服务的职业化和绿色经营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7.
论公司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的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公司和农户之间稳定的契约关系,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分散经营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交易双方资产的协同效应,实现交易的双赢。但是,现实中的契约是不完全的,而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又加剧了契约的不完全性,致使企业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差。本文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契约关系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程度的资产专用性提出相应的治理机制,以期对增加公司与农户之间契约的稳定性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180个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二元Logistic方法分析了农户核桃交易现状和农户契约链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核桃种植规模较大,核桃销售方式以中间商为主,核桃销售的交易成本和风险较高,农户核桃销售的社会化服务需求强烈;户主个人特征变量对农户契约链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家庭劳动力数对农户契约链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亲朋好友是否从事相关工作对农户契约链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人际关系资产专用性、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对农户契约链参与愿意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斯密—杨格"定理中"劳动分工与市场范围"的解释,构建"产权—交易—分工"的分析框架。运用威廉姆森分析范式分析农地确权、交易装置对农业纵向分工"生产环节外包"的决定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地确权是生产环节外包的关键因素,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来扩大市场范围、实现服务规模经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农业迂回生产与专业分工,由此农业从规模经济向分工经济转型。进一步讨论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外包情况发现不同交易特性的决定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契约交易及其发展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华 《农业经济》2000,(12):34-35
随着一国市场农业深入发展,农产品交换将逐渐由即期现金交易为主转化为远期契约交易为主。农产品契约交易渐次推行是农业市场化发展之必然,对我国而言,契约交易既是不断提高市场农业经营计划性和效益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在农业高度分散决策条件下将其纳入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体系的基本手段。 一 所谓契约交易,是指农产品供应者和购买者之间通过签订书面协议或其它书面承诺方式,约定商品交易数量、规格、质量、价格及违约罚则等,而后再按协议规定时间和批次完成实物交割并结算货款的交易方式。与传统的钱货两清即时结现的即期交易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