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精准扶贫是国策,电商扶贫是方法~([1]);国贫县是我国农业农村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其发展状况对扶贫攻坚是非常必要的。[方法]文章基于惠农大数据,对整体贫困县内农业电商发展概况、参与电商人群属性、电商经营水平进行解析,分析了农业电商对贫困县脱贫的作用;从整体贫困县和"三区三州"内贫困县的农业电商发展程度,分析了贫困县开展农业电商与生产环境、优势品种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2016年以来的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采购与交易数据表明:(1)贫困县开展农业电商的覆盖面与整体县基本处在同一水平,(2)贫困县参与农业电商的累计增长率更快,(3)贫困县用户参与农业电商的程度在国家级和省级层面是不同的,(4)贫困县参与农业电商以种养农产品的年轻人较多。[结论]贫困县内的农业电商经营发展水平表明:贫困县的产业扶贫要因地施策,要找准优势产业,要优先扶助有一定规模的产业。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直接决定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方法]文章以茶叶、蔬菜代表武陵山片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扶贫产业,利用集中度指数、扩张弹性系数、单位面积的产值能力和产量能力以及单位产量的产值能力等指标进行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十一五”期间以来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位逐渐提高、规模扩张优势显著、规模收益递增、投入规模扩张率高于产出规模扩张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比较经济效率差距持续扩大。[结论]扶贫产业亟待根据产业发展的生态化、集聚化和融合化等趋势,在规模扩张中强化特色产品的品质建设和效率优势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完善产业化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提高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率和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各级政府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村相融和产业脱贫方面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数量和规模增加迅速,对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园区盲目扩张问题也比较突出。而目前针对园区发展战略的研究仍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因此应用更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定园区发展战略极具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四川省平昌县为案例,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即SWOT-AHP分析法,首先筛选出对园区发展影响较高的12个因素进行SWOT定性分析、并通过AHP分析对各影响因素赋予系数,进而以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挑战值为4个顶点绘制园区发展战略四边形,以重心P所在象限和区域判定园区发展战略。[结果]四边形重心位于第一象限开拓战略区的[0,π/4]实力型方位域,平昌县农业科技园区应采取开拓型发展的战略。[结论]建议平昌县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应充分把握园区资源环境优势、产地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优势,明确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总体定位,形成茶叶、中药材优势产区,推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驱动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北京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要风景旅游区。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产业,不仅对推进山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山区农民增收步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对保证整个首都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不容忽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首都山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合理发展生态友好型循环农业,是协调和解决产业发展与生态屏障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确保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北京山区生态屏障功能,基于此,以案例的形式概述总结了6种适合的循环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结果]北京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包括能源引导模式、产业融合经营模式、环保型种养殖模式、多层面循环经营模式、综合型废弃物再生利用模式、休闲观光园模式。未来应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循环农业的理念应用、组织模式、产业融合、补偿机制、科技支撑、保障研究等几个方面。[结论]北京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可为同类型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未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的贫困县,多数在北部的坝上高原、西北部的燕山山地和西部的太行山地,东南部的河北平原是河北相对富裕的地区,贫困县较少,但也有13个国家级贫困县.河北平原地区处于环京津重地的耀眼光芒下,却出现了这种“灯下黑”怪现象.之所以如此,跟地理环境、政治因素、心理因素皆有关系.河北贫困县存在诸多发展瓶颈,但也有后发优势.突破河北平原贫困县发展的瓶颈,既需探讨适用于所有贫困地区的一般路径,也需专门探讨针对河北平原贫困县的具体路径,从两个方面共同着手.  相似文献   

6.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重点与首要目标,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利用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实现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伟大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需要。文章以四川省三台县涪城麦冬特色中药产业为例,探讨该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困境与出路,由个案上升到一般,探索乡村振兴视阈下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促进三产融合、培育新型主体、提品质强品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正>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扶贫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实农业部环京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扶贫共同行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7月26—27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党员干部赴河北省平泉市开展"对口合作共建助推产业扶贫"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河北平泉是广校体协对口帮扶的环京津贫困地区,上半年广校体协已与平泉市签订帮扶合作协议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机制,选派优秀干部赴平泉挂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发展休闲农业是新形势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方法]文章在分析成都市发展休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利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方法,对成都市休闲农业发展阶段、资源情况以及主要类型进行细致分析。[结果]成都市休闲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品牌竞争力强,主要发展模式有农家乐旅游模式、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采摘园、休闲度假模式、科普教育模式、民俗风情旅游等6种模式。[结论]针对休闲农业发展遇见的瓶颈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经营者提供便利条件;科学规划休闲农业用地,推进休闲农业快速发展;丰富休闲产品类型;增加宣传,提高休闲农业品牌知名度;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问题、资源和方法,对如何推进农业新产业培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实现精准扶贫,提升职业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探究。[方法]文章通过对苏州地区区域公共品牌的实证分析方法,借助对比和数据研究,立足区域公共品牌重构的创新思路,发现区域公共品牌运营中现存的突出问题,提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落脚点是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和有效供给、农民增收。[结果]加强产业融合新思想,突出借助区域公共品牌进行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新视角下,提出了成立苏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协会,"双品牌"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确立区域公共品牌准入和评价标准,科技服务体系提升乡村生产智能化、拓展区域公共品牌内涵,文化互通打造乡村"大国工匠"特色产业、创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多元主体,产学研用助推乡村社会进步、建立区域品牌智能传播虚拟体系,互联网监管保障产业生态化等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等主要措施。[结论]区域公共品牌重构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作为乡村产业的基本依托,通过分析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数及空间分异特征,对于新时期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减轻农业生态压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产业融合发展指数模型对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从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产业链延伸、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融合5个维度系统评价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路径指数与融合效益指数在逐年上升,且融合效益指数提升较快,与产业融合路径指数差异逐步缩小;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效益指数增长较为明显,体现出四川省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有效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全面脱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有机结合。[结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且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从2010年的起步阶段逐渐过渡到2017年的初级融合阶段,但从贡献率来看,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是现阶段促进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态势,且地区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并随产业融合程度逐渐向川南拓展;自然条件基础决定了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产业融合效率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产业融合是新时期农村农业发展的载体,通过对乡村产业融合的路径探索,构建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融合发展业态下的哈尔滨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文章运用熵值法计算哈尔滨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数,分析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探究其系统指标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影响。[结果]哈尔滨市乡村产业融合程度在逐渐加深,尤其在2014—2017年,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产业融合逐渐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休闲农业产值、农业合作社、特色农业种植面积、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总动力等在提升哈尔滨农业整体效益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贡献率主要来自于农业多功能型拓展。[结论](1)哈尔滨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且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但从贡献率来看,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是现阶段促进哈尔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2)协调城乡发展关系,降低乡村产业生产成本,使农民真正从农业产业链中获益是哈尔滨乡村产业融合的关键。(3)哈尔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业多功能型拓展发展相对较好,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有较大发展潜力。(4)哈尔滨市在农业产业价值提升上应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要求,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具有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等优势,但基础薄弱、信息阻隔、物流不畅、人流不通是脱贫的主要阻碍。在深度贫困地区真正形成具有持续造血能力的产业,关键是打通优势资源向商业价值转化的路径,让产业具有持续造血能力。第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资金、项目的投资重点应该放到基础设施上,与外部能够形成信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顺畅流动的局面。第二,挖掘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发展能够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产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打响地域品牌,就地解决劳动力安置,实现收入增长。第三,增强龙头企业带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中国食用菌产业作为节地节水、促进生态循环的特色产业,与其他园艺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出口竞争优势,其不同的出口结构对产业拉动的力度有所不同,理清其出口结构和产业增长的互动关系,将有利于引导中国食用菌出口发展方向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方法]基于VAR模型的计量方法,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对1978~2013年中国食用菌初级品及加工品的出口结构、食用菌产业规模及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食用菌出口、产业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相对食用菌初级品出口而言,农业经济增长与产业规模对食用菌加工品出口的拉动效果比中长期更明显、持续性更强;食用菌加工品出口更能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对产业规模的拉动期更长、拉动力更强。[结论]食用菌出口和产业增长有良好的互动性,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优化食用菌出口结构、注重品质及品牌发展,将有利于继续提高食用菌出口竞争力,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推动食用菌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文章选取了山西省3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运城苹果、朔州羊肉、晋城大豆)进行研究,通过探索山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进而达到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目的。[方法]文章运用2005年、2010年、2015年3个时期的数据,首先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3个产业的发展情况,然后运用区位商和集中系数指标、产业效率优势指数和规模优势指数指标分别分析了3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集中化程度和竞争力。[结果]从集中化程度来看,运城苹果产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专业化程度和集中化程度近几年一直较为稳定,进一步提升空间不大;朔州羊肉产业处于大幅上升阶段,集中化程度明显,且优于专业化程度;晋城大豆产业专业化程度优势优于集中化程度优势,但二者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从竞争力评价角度来看,运城苹果产业已初具产业效率优势且稳定上升,规模优势稳定且变化不明显;朔州羊肉产业具有极高的产业效率优势且高位运行,规模优势稳定且处于成熟阶段;晋城大豆产业正在形成产业效率优势,规模优势近年来稍有下降。从综合比较优势来看,运城苹果产业处于成熟阶段,朔州羊肉产业具有极强的综合比较优势,晋城大豆产业受规模优势下降的影响而下降。[结论]总体来看,3个产业作为山西省的特色农业产业,其集中化程度和竞争力均较高,且具有发展优势和发展空间,区域布局合理,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说,农户、企业等微观主体应该继续发挥产品的品质优势,同时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和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延伸产业链,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从宏观层面来说,应该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减少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温会武 《农业经济》2018,(3):121-122
本文通过对阜新市坚持用工业理念和思路谋划农业发展,采取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植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创建农产品优势品牌等举措推进农业增效的分析,探讨阜新市农产品深加工快速发展的模式,以其带动地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富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发现,当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应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更加注重增加农民收入。[结果]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既面临着政策环境更加优越、市场空间更加宽广、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内生动力更加强劲的大好机遇,但也面临着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对农业约束趋紧、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亟需提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明晰、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缓慢、农业现代物流业建设滞后等问题。[结论]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等方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依托贵州省凯里市碧波镇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地区经济优势,通过规划设计碧波高效农业示范园,以期对贵州省乃至全国高效农业园区发展提供典型与示范样本借鉴。[方法]基于多次远赴凯里碧波及周边园区的实地调研、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运用SWOT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科学研判碧波高效农业示范园发展。[结果]通过综合分析,将碧波高效农业示范园按照“一心、三园、四基地、多节点”布局,以加快碧波农产品基地建设为主线,提升蓝莓、蔬菜等果蔬产业,使基地形成片、连成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动力,围绕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加快果蔬精深加工、旅游休闲食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综合精深加工水平;利用农村特有自然生态景观、民俗文化、传统特色产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培育新兴业态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结论]通过打造凯里碧波高效农业示范园,探索西部园区建设可持续脱贫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和农民增收,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基于PEST模型的德清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休闲农业发展具有典型性的德清县为例,通过PEST模型分析其休闲农业发展环境和特色路径,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战略,以期为德清及其他县域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EST模型,结合德清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等4个方面分析对其休闲农业的影响。[结果]德清县休闲农业拥有政策环境良好、区域经济水平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旅游消费观念转变、消费环境改善、技术发展及应用较好的优势,同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规划不协调、融资困难、市场无序竞争、技术供应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面临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和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挑战。[结论]基于此,提出四大战略:(1)构建监管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2)扩大金融产品供给,促进产业融合;(3)对接消费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4)强化人才支撑,促进智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增强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疆喀什地区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对发展喀什地区经济具有增强协同效应、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喀什地区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作出了积极努力,但仍存在区域品牌经营主体缺失、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参与力度不足、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明确区域品牌产权主体、促进产业化经营、建设多功能营销网络、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文章从实施主体行为的角度进行研究空间布局,为制定合理的农业产业政策与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文章系统解析传统主体(小农户)以及新型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组织、能人大户、企业)的行为模式与决策过程;进一步通过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两类主体之间基于土地经营权二次契约与产业经营组织的策略;最后基于情境讨论提出有利于农业空间布局规划目标实现的实施策略。[内容]该文主要从空间布局实施主体决策行为的微观视角分析影响农业空间布局实施的影响因素,求解有利于农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契约机制"与"组织形式"。[结论]由于空间布局的实施主体的行为存在不确定性,政府必须采取保障布局规划实施的相应措施,包括加大对产业联盟的政策性支持;培育基于高质量农产品的价值回报市场和农业服务市场;加大对经营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产品认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型主体的支持与扶持;强化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管;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法人制度;依托小城镇建设,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农户回归农业的积极性与幸福感;借助培训、教育等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