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多个方面 ,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则是其中最好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各个阶段 ,党的农村土地制度和与之对应的政策着力点均有不同 ,土地制度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就各有特色 ,政策的绩效也存在着差异。笔者拟通过分析党在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几个主要阶段的土地制度和相应政策 ,实证“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解放前农村土地革命的核心是争取土地的农民所有制旧中国 ,封建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求、困境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农村人口为依据平均分配和持续调整农村土地,不可避免地带来土地分散、零碎经营,以及土地产权主体和客体模糊的制度缺陷。在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宏观战略下,以产权制度突破为重点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效,但仍然面临理论和法律两个方面的困境,以及可能引发的多种风险。从已有的改革实践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尽管模式多样、进展各异、成效不一,但具有十分明显的渐进性制度变迁的特征。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必将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沿着产权分割、产权明晰、产权流动的路径推进。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一个路径依赖分析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丰 《农村经济》2008,1(1):95-9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过一系列的重大变革之后,最终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到现在,这项制度已经作为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固定下来,而土地的家庭承包制也随之作为农村的基本土地产权制度固定下来.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过程,指出了土地制度变迁的未来趋势,提出了几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土地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长期、动态的观点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效率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应当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江西和全国一样,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将土地从地主手中收回,分给尢地的广大贫苦农民,实行耕者有其出.此后,根据不同生产发展阶段需要,农村土地制度又经过了几次大的演变.回顾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应当说,江西的农村土地制度足在中央政策推动下发生演变的,且与全国基本保持同步,大体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革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同时大规模违规占用农村土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合理、科学地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引导农村土地高效有序地流动,就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因此,在现阶段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革路径选择,进而寻找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最优模式,从而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马克思土地产权变迁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并且对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和地租理论在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应以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安排下,克服农地产权制度的现有缺陷,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政策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政策设想杨学成史建民靳相木薛兴利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通过农业合作化建立起来的,经历了人民公社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变迁以后,这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农村土地制度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中...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采,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地域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并决定了农村地域人口的流动方向.本文从土地制度入手,分析了不同阶段土地政策对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影响,探讨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关系,研究认为农村地域人口流动虽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土地制度才是影响农村地域人口流动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进化博弈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规律,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4方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研究结果:生成了各利益主体进化博弈关系表及策略对比趋势图。研究结论:(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以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过渡的历史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3)农民集体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中央政府策略选择不完全的产物,其产权关系不清、权能缺失。(4)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促使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由城乡二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过渡。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土地政策回溯与展望:城市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从城市化视角,系统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土地政策演变历程,并对中国未来土地政策进行展望。研究方法:历史回溯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8年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奠定城市化基础;1998—2014年由大量工业园区开发与住房分配货币化"双轮"驱动的土地城市化;2014年新型城镇化提出,开始人口城市化。基于未来改革路径依赖,面向2030年中国人口高峰,从城乡融合方向设想土地配套政策,包括构建分类的住房供应与征税体系、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制度、探索承包地有偿退出机制等。研究结论:中国土地政策的远期方向应是在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作者认为,从政治表现角度观察,土地制度变迁获得了不同经济当事人“同意的一致性”;从经济发展角度观察,制度变迁促进了对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改造,引发了农业资源要素的流动,实现了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从制度创新角度观察,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交易规则选择等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经验和问题,为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部门调研和农户实地调查,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浙江省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目前处于政府主导推动阶段,组织形式和股权设置多样,实施步骤规范,与城乡统筹、土地规模流转、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工作协同发展。(2)通过量化集体土地资产,有利于保护农村土地权益,促进城乡土地统一管理,推动城乡统筹发展。(3)在改革探索阶段,相关法律政策准备不足,存在一些法律政策障碍和风险。例如股份化的土地权利流转受限、股东界定有矛盾点、合作社经营压力大、风险高等。研究结论:(1)浙江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是中国农村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创新,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2)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更应注重农民个体福利的实现和提升。(3)应加强对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分析,尽快研究制定和健全有利于国家、集体和公民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优化,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则是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决定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事关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提出了现阶段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市场制度变迁及演化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市场的制度变迁,揭示土地制度的演化方向。研究方法:蛛网模型和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市场制度变迁的重心从收益、产权制度向价格、公共平台和秩序制度转换。研究结论:未来制度完善的主要方向是土地市场交易秩序的完善、公共平台的架构以及将产权基础、交易规则等既有的制度应用到农村土地市场中。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变迁:阶段性、多样性与政策调整(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土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尽管二十多年的农地制度变迁 ,各地在农地使用权方面创造了多种制度形态 ,提高和优化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但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 ,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 ,并不能完全消除土地在社区内农户之间的重新调整和流动 ,从而决定了土地调整和土地使用权流转一直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的普遍现象。(一 )土地调整 土地调整产生于中国农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度的内在规定。即特定土地地块在不同承包经营者之间的变动 ,有大调整小调整两种方式。大调整一般是在某个时段进行的涉及社区全体成员的土地调整 ,有两…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制度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土地经济关系总和,其核心表现在农民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产权安排上。文章以皖西北太和县为考察对象,对该县建国60年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进行了多层次、多面向的研究,试图以此为基础加深对当前整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实际状况的认识,并在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上进行了有所裨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民国家,农耕文明孕育了丰富的土地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从而构筑了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并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它不仅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深刻而全面的影响着以后的土地革命和制度的变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1世纪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种种缺陷渐渐浮现,如何完善目前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农村土地管理关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各阶段土地管理政策公平与效率问题,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农村土地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农民收入提高。方法 文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梳理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的变迁阶段及分析各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探究价值追求中消除公平与效率矛盾的途径。结果 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变迁中,农民土地私有制阶段(1949—1952年)实现公平为主,兼顾效率提升;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阶段(1953—1981年)追求绝对公平,导致效率降低;集体所有制阶段(1982年以来)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向效率倾斜;通过明确土地权属,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自主决定权利,逐步消除农村土地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矛盾。结论 在土地政策制定中,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同时着力建设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土地权利实现过程的公平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