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公司现金持有对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现金持有增加有助于缓解公司投资不足。相比于国有企业,现金持有增加对民营企业投资不足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中,这种缓解作用更为明显。超额现金持有则会加剧公司过度投资,从而降低公司效率。相比于民营企业,超额现金持有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大。同时,在代理成本较大的国有企业和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民营企业中,这种负向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结论同时支持现金持有的预防动机和代理动机。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经济波动的背景出发,将1999-2005年分为经济低速增长期和经济高速增长期,分析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对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进行检验,分析其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阶段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差异。同时分析了上市公司在经济低速增长期和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现金持有量的作用。另外,检验了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现金持有量的作用,也分析了其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阶段现金持有量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都存在融资约束,在经济低速增长期有较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民营企业的现金持有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阶段都具有"对冲"效应,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现金持有的"对冲"效应没有显现。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经济波动的背景出发,将1999-2005年分为经济低速增长期和经济高速增长期,分析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对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进行检验,分析其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阶段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差异。同时分析了上市公司在经济低速增长期和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现金持有量的作用。另外,检验了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现金持有量的作用,也分析了其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阶段现金持有量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大都存在融资约束,在经济低速增长期有较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民营企业的现金持有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阶段都具有"对冲"效应,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现金持有的"对冲"效应没有显现。  相似文献   

4.
企业内部富裕现金流或超额现金持有是导致过度投资的重要根源,且现金在企业内部各级控制连上的分布反映着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水平。论文以我国2009~201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子公司现金持有状况为考察对象,检验了子公司持现对集团整体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下级子公司持现越多,即企业集团现金越分布于下级各子公司,集团整体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越大;(2)在现金集中在下级子公司的企业中,融资分布的对应能缓解集团整体的过度投资行为,且与国有企业相比,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部富裕现金流或超额现金持有是导致过度投资的重要根源,且现金在企业内部各级控制连上的分布反映着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水平。论文以我国2009~201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子公司现金持有状况为考察对象,检验了子公司持现对集团整体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下级子公司持现越多,即企业集团现金越分布于下级各子公司,集团整体过度投资的可能性越大;(2)在现金集中在下级子公司的企业中,融资分布的对应能缓解集团整体的过度投资行为,且与国有企业相比,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了2006~2012年间34家寿险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寿险企业超额持有现金、过度投资以及二者间相关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寿险企业存在融资约束和超额持有现金问题,而由于寿险企业监管较严格,过度投资问题并不严重,但是超额持有现金与过度投资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寿险企业中,超额持有现金加重了代理问题,是造成过度投资的重要因素,并且资产规模越大,问题相对越严重。不过具有外资参股的寿险企业,过度投资问题相对轻一些。  相似文献   

7.
基于放松卖空约束的政策实施,运用双重差分法考量放松卖空约束对现金持有行为影响及其产生的经济后果。结果显示:放松卖空约束增加了公司现金持有量,同时也增加了公司现金持有的边际市场价值;按照公司内部代理成本分组来看,内部代理成本越大的公司,放松卖空约束的治理效果越明显;进一步检验中,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主要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性检验表明放松卖空约束通过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增加了现金持有及其市场价值。结果表明:放松卖空约束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可以通过外部治理监督作用缓解公司内部代理问题,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高铁开通自然实验,研究营商"硬环境"对公司现金持有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使所在地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投资范围扩大,投资机会增加;进一步地,高铁开通使所在地公司现金持有增加,且该现象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子样本中更显著。基于后果分析发现,公司增加现金持有,将有助于其维持所在地产品市场份额,提高竞争优势,增加异地投资,缓解投资不足,并改善会计业绩,提高现金市场价值。研究表明,伴随高铁开通,所在地公司出于预防动机,会策略性增加现金持有。本文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类营商"硬环境"视角,为公司现金持有持续增加现象提供新论据,也为公司利用经济正外部性,及时调整财务策略,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金融改革对微观企业的现金持有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利率市场化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利率市场化没有通过融资约束路径影响公司现金持有,而是经由公司治理效应路径在抑制超额持现的过度投资、增加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同时,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利率市场化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和违约风险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并且利率市场化下的现金持有行为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现金持有水平较低的样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沪深两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决策的关系。结果发现,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现金持有显著正相关,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现金持有及经济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于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改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即投资者对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的现金持有给予了显著更高的定价;其作用机制在于,内部控制质量的完善有助于抑制企业内部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从而有助于企业更高效地持有相对较多现金以预防未来经营中的不确定性。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内部控制及现金持有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同时印证了近些年我国监管机构致力于内控体系规范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企业持有现金是企业内部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投资行为密切相关。上市公司应持有多大规模的现金,才能使得现金持有成本和丧失投资机会的成本之和最低,这是企业管理层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该文旨在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不同现金持有水平的公司在投资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投资效率的高低,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以期能够对公司的现金持有管理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股市收益波动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决策之间的关系发现:股市收益波动与公司现金持有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上述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以及监管行业企业中更为显著;上述负相关关系在牛市的时候更为显著。本文研究证实了上市公司存在利用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现象,明确政策监管的监管重点和监管周期,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融资约束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量、盈利能力、融资渠道与其投资效率,发现融资约束主要通过银行信贷途径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对股权融资途径影响较小。充分现金持有、盈利能力强能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在融资约束条件下,国有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提高投资效率,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下降。在非融资约束条件下,非国有企业债务融资的投资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在我国沪、深两地A股上市的710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借鉴Vogt的模型,从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股利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及其制约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1)我国国有企业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且过度投资程度和企业自由现金流正相关。(2)国有法人持股、两权分离度、资产负债率可以有效抑制国有上市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独立董事制度、机构持股、管理层持股、现金股利不能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6.
依据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2017年数据,考量高管学术经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学术经历通过风险特质和创新活动影响现金持有水平;高管学术经历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行业竞争的缓和会削弱二者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企业,高管学术经历对非国有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公司纳税信用评级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纳税信用评级较高的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更低。机制分析表明,高纳税信用评级发挥了融资效应,通过激励性税收政策缓解了公司的融资约束,降低了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公司现金持有的增加更多反映了管理层的代理动机,而非预防性动机。进一步分析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产权性质与诚信度发现,纳税信用评级与现金持有价值的负向关系,在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分析师跟踪水平低以及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而公司保持一贯的纳税诚信可有效化解管理层代理动机的影响,削弱现金持有边际价值的降低趋势。本文研究结论不仅证实了纳税信用评级的信息效应,也揭示了投资者的理性行为,为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保护与控股股东资产偏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控股股东资产偏好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在股权集中型公司中研究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决策分析框架。理论分析表明,投资者保护可以缓解因控股股东对流动性资产的偏好而形成的投资不足,但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取决于公司投资不足和控股股东资产转移两个方面的净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较好的投资者保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投资不足,并抑制控股股东的资产转移动机,从而促使外部投资者对公司所持有的现金予以较高的价值评估。我们还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较高的现金流权对应着较高的控制权,其结果是加剧公司投资不足,导致公司现金水平较高而现金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9.
孙刚 《投资研究》2023,(7):47-68
文章聚焦于高科技产业政策精准实施的微观机制及其经济后果。沿着从宏观政策到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思路,选取政府“高新认证”政策这一我国高科技领域产业政策微观实施工具,利用企业持有现金资产的市场价值衡量其流动性的战略价值,研究发现获得“高新认证”后企业持有现金资产的战略价值显著降低,进一步拓展分析发现上述趋势重点体现在国有企业以及融资约束小、外部资本市场压力大、潜在代理冲突严重、信息透明度低以及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中。文章通过解析产业政策微观实施的“黑箱”,解释了政府、制度、治理、市场、信息、创新等创新生态环境要素对宏观产业政策与微观企业流动性战略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精准实施产业政策既要优化配置外部创新资源,更要高效运用企业内部资源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沪港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资本市场开放政策,会对资本市场各主体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沪港通"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可以提高"沪港通"标的公司的现金持有。同时,本文进一步检验了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和价值效应,并且通过区分产权性质和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发现"沪港通"政策所带来的正向现金持有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时体现得更明显。在替换核心变量、控制行业竞争程度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研究从企业现金持有决策角度拓展了"沪港通"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资本市场开放对微观主体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