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涵盖各类机构投资者和债券投资品种的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文章介绍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目前的运行结构,并从推进市场创新、完善债券收益率曲线等方面对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2005年5月,人民银行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依托,推出了《短期融资券发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企业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规定了短期融资券管理的基本原则、监管框架、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核心规范、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主要监督管理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柜台零售市场共存的发展格局,但长期以来这几个市场一直处于行政分割状态,成为困扰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的制度性障碍。2002年以来政府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增加市场之间交易主体和交易品种的交叉程度,从而加快了中国债券市场统一的步伐。为了进一步增加资金在各市场之间自由流动的程度,实现我国债券市场实质统一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以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补充的市场体系,我国债券市场还需要从各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活跃市场交易、推动市场发展,促进银行问债券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11年4月正式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此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榴继以中期票据形式注册并成功发行定向工具,金额合计130亿元。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的推出不仅仅是债券品种的创新,更是发行方式的创新,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拓展了全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一)2001年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一、一级市场发行规模扩大,发行市场程度提高,品种进一步优化。 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例,1997年为1898亿元,1998年为2993亿元,1999年猛增到3770亿元,2000年达到3904亿元,2001年为4714亿元。自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首先尝试以市场化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后,债券市场的发行全面走向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李豫 《武汉金融》2003,(1):8-10
一、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历史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推动货币市场发展的部署,为了规范银行间的资金交易,建立覆盖全国的统一货币市场,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1996年1月3日在上海成立(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此后又于1997年6月16日起推出银行间债券交易(包括现券买卖和回购交易)业务,银行间债券市场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7.
银行间债券市场介绍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指依托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债券买卖和回购的市场,成立于1997年6月6日。经过近几年的迅速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目前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部分。记账式国债的大部分、政策性金融债券都在该市场发行并上市交易。银行问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包括债券回购和现券买卖两种。债券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向是以场外债券市场为主,为此银行间债券市场应从金融机构间交易的同业市场、以回购交易为主的货币市场、以国债为主的政府信用市场基础上顺应职能的转变进行再定位。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流动性的中国债券二级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具有较高的效率和流动性的债券二级市场能够降低一级市场的发行成本,保证一级市场顺利发行。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为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以及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结构,包括交易工具、交易方式、市场中介等,这都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活跃市场交易、推动市场发展,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11年4月29日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这是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方式上的一大创新。本文在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非公开定向发行的主要特点与运行制度安排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了非公开定向发行与公开发行的六点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列举了推出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的四点重要意义。最后,本文对发展中应予重视的五类风险进行了系统剖析。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以来我国的国债流通市场被分割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两大市场的基础与发挥的功能并不相同,没有必要将两者合并。根据我国证券人口和机构投资者培育的现状,进一步突出交易所国债市场的资本市场特征,塑造银行间国债市场为货币市场和场外市场的功能,优化国债市场结构应是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依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5月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发行短期融资券填补了我国短期信用产品市场的空白,是我国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和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禹国兴 《济南金融》2002,(11):31-32
高度发达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促使公开市场业务成为中央银行日常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工具,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1997年6月成立以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重大发展,较好地发挥了传导货币政策意图的作用。但在具体市场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债券市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亟需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宁悦 《金融与市场》2013,(10):45-47
自1997年成立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关键期限利率债进行Delay系数分析比较,来观察银行间债券市场在2013年监管综合治理前后的市场效率状况及变化,从而检验监管综合治理政策的有效性。研究显示,经过两年的综合治理,银行间债券市场效率已显著改善,通过健全完善债券市场交易机制,可以减少市场摩擦,提升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炬  石磊 《中国金融》2007,(8):30-32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1997年6月16日正式开办的以金融机构为主要投资者的债券市场。当时商业银行部分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导致股价异常波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要求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交易所,同时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之初参与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目的仅在于为商业银行的现券和回购交易提供通道。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行问债券市场进一步创新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成效显著,其中,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对创新的鼓励为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该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归纳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创新原则,并从基础产品创新、金融衍生品创新、做市商及其配套制度创新、发行与结算方式创新等多个角度提出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创新的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债券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自1981年国家恢复国债发行开始,中国债券市场从以实物券柜台市场为代表的不成熟场外市场,发展到以上交所为代表的场内债券市场和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代表的成熟场外债券市场,经历了渐次升级的嬗变过程,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债券种类不断增加,发行、交易方式及市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展示了良好的发展绩效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9.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08,(4):98-98
央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工作指引》;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发布基金公司在港设立机构规定。  相似文献   

20.
王芳 《证券市场导报》2013,(2):66-73,78
本文以在2005~2012年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企业债券作为研究样本,从数量、内容和披露方式对债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一些问题:(1)债券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滞后于银行间债券市场;(2)统一的债券市场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尚未建立,不同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存在显著差异;(3)债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监管不足,缺乏自愿性披露的引导规范与激励机制;(4)债券发行主体披露重要信息的动力不足,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风险等实质性信息的披露不充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从需求和供给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统一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规范、强化信息披露的惩罚机制和鼓励自愿性披露、加强对实质性信息披露的监管与引导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