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槐 《青海金融》2007,(B08):30-35
“径寸二分”秦半两的称呼,来源于历史文献记载。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转引《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寸二分,重十二铢。”就其重量而言,鉴于战国半两和秦代半两自身的发展规律使然,留给后人的半两钱实物,到司马迁写《史记·平准书》时已认识到“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了。至于什么是“径寸二分”秦半两,或者说秦时的一寸到底有多长,在一定范围内,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圜币主要流通于秦国以及与秦相邻的韩国、魏国的一些地区。公元前336年,秦惠文王颁行“初行钱”,为圜币的流行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到秦始皇时代,圆形方孔的秦半两的诞生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之后,秦半两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伴随着秦始皇一系列强化统一的政策措施,迅速成为通行于神州大地的货币。  相似文献   

3.
秦半两     
《中国金融家》2008,(4):110-110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废除各国铸行的贝、刀、圜、铲,使我国复杂紊乱的币制统一成"半两"单一型钱币。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相似文献   

4.
石俊志 《金融博览》2011,(13):36-37
秦半两及汉五铼是古代青铜钱币的典型代表,它们流通的时代与当时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交相辉映。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圆绕秦半两及汉五铢,介绍其演进脉络中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转折,用以凭吊和纪念我们的先人,并帮助读者了解古老的中国在一段浩荡的历史中呈现的经济“面容”。  相似文献   

5.
一、秦初的半两钱旧时学术界认为秦半两是秦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 (公元前220年 )始铸。现据出土文物 ,佐以历史文献 ,可以确认秦半两始铸于秦惠文王2年 (公元前336年 )。秦统一货币的政策由来之久 ,秦灭六国后 ,将这一政策和半两钱在全国范围推广 ,为统一货币奠定基础。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6.
图(1)战国秦铸两甾横径31,竖径32.5(包括流铜残留痕),穿径4.5mm,重8.3克,有外郭无内郭,口茬处铸币上、下位置,穿及周郭有流铜,钱肉平整,“两”字缺笔,无上横(泉谱未见,只“半两”有缺笔现象)。字方正,内双人居上。“甾”通“锱”字,方中见圆,称圆折笔。青铜暗红色,黑绿入骨锈呈  相似文献   

7.
马晓曦 《中国金融家》2013,(11):127-128
无论是远古时代的自然贝币,还是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等广为流通的古代货币和突骑施、甘肃司钞等珍稀货币……走进坐落在古代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金城兰州的甘肃钱币博物馆,那里展出的珍贵的历史货币都令人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8.
透过历史的沙尘,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许多千古奇观。与万里长城同时崛起,纵贯祖国南北的巨龙——秦直道,它的不少壮观的痕迹迄今犹在,令人穆然追思。  相似文献   

9.
齐斌 《理财》2011,(11):85-85
由秦始皇到汉武帝,钱法多次变化,秦半两、汉荚钱、汉四铢、汉三株,品类繁多。到武帝元狩三年,由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才成为定制,并通行天下,从此绵延两汉三国南北朝直至隋代,五铢钱成为中国历史上发行量最大,使用时间最久的铜铸货币。  相似文献   

10.
平头通背反郭铅钱异书小型当三铁真俯元小平铁真厚肉小型小平铁真厚肉小平铁真厚肉折二背二欠头两当三背卯当五背上月缩字小样针穴阔元真大样缩通真美制阔缘铁钱宝泉局背右原薄当十铁当十铁宝泉局大样川无背有轮16.7g宝泉局单点通宝东局背下村薄现将2002年10月号日本《收集》货币研究杂志刊有关中国古钱币市场价格摘录于后,供参考。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元符通宝宣和通宝政和通宝建炎通宝崇祯通宝秦半两至正通宝大观通宝太平通宝皇宋通宝熙宁元宝元通宝圣宋元宝咸丰通宝顺治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光绪通宝建炎通宝八铢半两厚肉货泉宣统通宝光绪…  相似文献   

11.
笔者偶得一枚太货六铢钱,品相极佳,文字清晰。该钱背穿上俯月,钱径25.7,厚1.8mm,重4.4克(见图)。俱太货六铢中稀见品。南朝陈宣帝(陈顼)于太建11年(公元579年)铸太货六铢钱,系南朝钱中铸造最精者。当时被人民称为“叉腰哭天子”,是人民对陈宣帝铸钱的一种咒语。此钱的“六”字,  相似文献   

12.
半两钱是因何得名的呢?传统的说法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刀、布、贝等币,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铸币,每枚重量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辞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西安旅游商品秦BB的开发基础上,将周、秦、汉、唐旅游商品进行创新集群开发,打造品牌,对西安旅游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战国中期,从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始铸方孔圆钱秦半两,到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改铸五铢钱止,半两货币经历战国、秦、汉三代,流通218年,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资料显示:在秦惠文王二年颁布钱法、实行中央政府统一铸币之前,圆孔及方孔半两钱已在秦国地方城邑铸造流通.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日前在一农妇家中见到大约三百多枚古钱币。据她讲出土于成都某工地。这些钱币大多为五铢、五朱、剪边五铢和五铢,有少量汉半两、货泉、蜀五铢、直百五铢、轻薄小型大泉五十、直百、定平一百、太平百钱、汉兴、丰货等。我选了其中10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亢先泽  亢辉 《西安金融》2003,(11):62-63
2002年在原安康行署旧址(也是原兴安府署旧址)房屋开发施工中发现“富秦钱局”石匾(勒石),长130,宽60,厚8cm,青石雕刻,如图。“富秦钱局”成立于光绪24年(1898年)陕西秦丰官钱银号在兴安府(即今安康市)分号,派五品官龚性庵来安康开办,拨本银一万两,办理信贷业务。发行纸币,外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铜钱多为外圆内方,所以人们常戏称钱为"孔方兄".而且一般认为,"孔方兄"源自"秦半两".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钱币上各种书体丰富多彩,钱文的精妙无比吸引着众多集币爱好者。首次在钱币上书写钱文的人是秦丞相李斯。“半两”、“两甾”钱文均是他采用小篆书写的,其体势修长,遒劲有力。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铸行钱币上的隶书“开元通宝”是著名书法家欧阳洵所书,四字平正古朴,结构开朗爽健。五代南唐书法家徐铉用篆、楷两体书写的钱文“唐国通宝”,真可谓珠联璧和,新颖别致。“淳化元宝”集真、行、草于一体,钱文出自宋太宗赵光义之手,该钱又称“御书钱”。宋徽宗赵佶精通书画,擅长行、草、真书,尤以铁线条最为得名,又称“瘦金体”,“大…  相似文献   

19.
《国际融资》2007,83(9):15-15
8月17日,瑞士Bureau van Dijk公司(简称"BvDEP")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在北京召开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共同开发的中国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库--"秦".  相似文献   

20.
货币的产生,历史悠久;金银的使用,范围广泛。以货币金银之意,概括组成词汇固定结构,在汉语成语中屡见不鲜。熟悉与货币金银有关的成语,既可了解货币历史,丰富金融知识,又可掌握汉语词汇,指导语言运用。这些成语,精炼概括,言简意赅,为货币金融工作者提供了形象简炼的语言工具。为此,笔者博采瑰宝,撷取精华,经分类综合后选录如下:一、借货币名称用以会意隐喻铢积寸累———形容事情完成的不容易。宋·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铢,古代重量货币单位,24铢为1两。锱铢必较———形容极其吝啬,对很少的钱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