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VIP客户服务营销管理过程中,如何细分VIP客户群体,为不同的VIP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及个性化的优先、优惠、优质服务是关键。为此,银行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VIP客户服务体系。VIP客户服务体系的实现必须靠特色鲜明、规范统一的VIP卡业务及与服务营销策略配套的VIP客户服务营销管理系统支撑。本根据深圳市商业银行的应用实例,对VIP客户服务营销管理系统与VIP卡业务管理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全面开放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保险业的经营理念正在由以保单为中心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服务为中心”转变,其竞争正在从产品竞争转向服务竞争。如今各保险公司都在不同程度地加强客户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其他与服务相关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信息系统建设也逐步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3.
该文总结了国外银行业数据大集中的发展阶段,认为我国银行业目前基本已经实现了整合集中(Data Consolidation),提出数据整合并不是银行数据大集中的最终目标,银行应该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数据仓库管理系统,实现经营模式由以“账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客户识别客户细分客户互动个性化服务图1实施CRM的基本步骤CRM(客户关系管理)不仅是一个系统,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全新的营销理念、向客户提供优良服务品质的新做法。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率地获取、开发并留住企业最重要的资产———顾客。换句话说,它需要知道顾客最主要的需求是什么?最在乎的是什么?并在和顾客接触的过程中,针对个别的差异提供与其需求一致的营销和服务计划。对企业而言,客户关系管理最深刻的内涵在于经营理念的变革,也就是从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进而引…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各大保险公司竞相推出各自具特色的门户网站并逐步实现以在线支付为代表的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商业运作模式正在改变保险业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谁能把握住不断变化的保险客户需求并作出及时响应,谁就能够拥有一批潜在的客户群,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由化的保险市场竞争要求保险公司树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但如何有效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营销理念呢?构建保险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不失为一项明智的选择。一、CRM的营销理念CRM是一…  相似文献   

6.
客户关系管理建设是客户经济时代下商业银行再造的核心理念,作为企业级的“管理变革”,客户关系管理旨在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并要求商业银行各项工作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其实质是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建设将商业银行内部的人员、流程与技术资源有机整合,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达到客户关系管理所需要的资源状态,以切实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宗旨,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它向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取得利润的回报。而所谓“差别化服务”,就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能为银行带来利润的多少,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为之提供品种不同、质量不同、侧重点不同的金融服务,从而最终实现银行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杨华亮  王毅 《金融论坛》2003,8(1):46-51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 ,产品的服务化和服务的产品化开始融合起来 ,并由此孕育出企业新的经营哲学 :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开始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 ,经营观念已由传统的“产品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来源 ,服务是帮助产品销售”转变为“产品是服务的平台 ,而服务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满足单个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直复营销作为一项最新的营销技术和方法 ,已越来越引起企业和营销人员的青睐。本文介绍了直复营销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考察了工商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 ,并对开展直复营销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保险服务中坚持以公司业务为中心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经营理念的一个挑战,本文结合保险实践,对两种服务的本质和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是一个制度变革,改造流程,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调动全员服务意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信息技术跨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银行业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业务份额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对优质客户占有量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优质客户,谁就赢得了市场主动权。因此.商业银行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经营管理的目标要求,立足客户,研究客户、细分客户、服务客户,已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从“以产品为中心”逐渐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客户资源的优劣决定了一家银行业务结构、盈利状况和竞争力水平。大力培育客户资源成为各级行营销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点,那么怎样才能开发和管理好客户资源呢?我们认为,商业银行要从服务客户转到经营客户上来,应该把客户作为一种资源来经营。客户资源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总结近几年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中的成败得失,就能体会到,科学的正确的经营理念是强化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资源经营效益的关键。因此,根据客户资源经营的规律,要始终树立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品经济时代正向服务经济时代过渡,各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也正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发生转移。服务已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完成了由“以账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转换。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真正提高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实现建设银行自身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金融电子化》2014,(6):123-124
正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各大银行都在不断地进行业务种类和业务模式的创新,并开始从"以账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越来越多的金融信息系统(MIS)投入使用,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风险管理系统(RMS)、信贷管理系统(CMIS)及企业征信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的使用使得银行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客户需求的挖掘分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也为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开疆扩土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过去金融机构的IT资源因储存了大量敏感和重  相似文献   

15.
一.信贷审批等后台部门也要真正树立和实践“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经营部门就是审批部门的客户,为经营部门服务好了,就是为客户服务好了长期以来.我们一提服务客户.似乎就是指经营一线为客户服务.这方面的服务讲得较多.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给人造成了某种错觉.好像服务于客户就是前台一线的事.就是经营部门的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产品的服务化和服务的产品化开始融合起来,并由此孕育出企业新的经济哲学: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开始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经营观念已由传统的“产品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来源,服务是帮助产品销售”转变为“产品是服务的平台,而服务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满足单个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直复营销作为一项最新的营销技术和方法,已越来越引起企业和营销人员的青睐。本文介绍了直复营销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考察了工商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并对开展直复或销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售前售后优质明服务机制和服务监督机制,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是促进保险业务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实现客户满意的最大化,关键是要使每一个员工包括高级管理人员把“最好的客户服务”作为公司和员工的行为准则,把优质服务作为公司的品牌产品提供给每个客户包括潜在的客户。相信ALANFORBES先生的这篇演讲稿在这方面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零售银行经历了迅猛发展,如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从“规模扩张”转型为“基于客户体验的高质量发展”,成为零售银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出中国数字化零售银行业蕴含的全渠道、手机银行超级应用、财富管理、数字技术赋能客户体验四大关键主题,为中国零售银行如何有针对性地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提出了建立客户洞察与细分能力、打造无缝式客户旅程体验、人机协同创造令人愉悦的个性化互动三大发展阶段的指南。当前银行零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为打造客户体验卓越的数字化零售银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辛文 《中国金融电脑》2003,(9):40-42,66
在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大集中的新形势下,各家银行信息中心针对如何改善客户服务手段,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的问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实践。中国银行华北信息中心将先进高效的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到客户服务工作中,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文中的“客户”,均指使用科技  相似文献   

20.
一是由单纯抓业务向抓客户转变。充分发挥优质客户管理系统的功效,通过细分客户市场,采取差异化营销措施,拓展和培育一批高价值客户。二是由抓单一的产品营销向抓综合理财服务转变。分析客户需求,配套组合一揽子理财产品进行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