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以不完全契约中之完备部分与不完备部分为标准,财权可以划分为基于企业公平的"通用财权"范畴和基于企业效率的"剩余财权"范畴;在此基础上,财务治理可分解为基于企业公平的财务静态治理和基于企业效率的财务动态治理.财务动态治理结构强调财权配置的效率性,侧重关注剩余财权占主导的财权配置.财务动态治理结构主要体现为财务资本结构的调整、改善及其动态优化,具体包括资本结构动态优化、股权结构动态优化和债权结构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2.
3.
4.
财权是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如何有效配置财权是企业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财务契约的运行效率。本文探讨了财权配置的基本逻辑演变,并提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逻辑下财权配置的一般框架和实现机制。一、财权——企业所有权的核心由科斯所开创的企业理论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由此引致的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性,构成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企业基本架构中,以财权配置为中心的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时企业财务运作效率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了财务技术方法,它是企业治理结构中的核心.企业治理目标主要通过企业财务治理来实现.因此,要保证企业的有序、高效运行,保障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必须以财务治理为核心构建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财务治理效率之理论基础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和财务核心竞争力。对财务治理效率及其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已成为非常重要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推进财务治理效率问题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对其理论基础进行系统研究,但既有文献非常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创造性地研究了财务治理效率的企业契约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财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以及博弈论等理论基础,部分弥补了财务治理效率理论基础研究非常薄弱的缺憾,也必将对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企业财权与企业财务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缔约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企业利益相关者因为对企业契约结构的不同理解和缔约要求所形成的利益冲突,要求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安排。通过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即企业财权主体之间财权契约的动态运行与优化,将剩余财务控制权和与之对应的剩余索取权在各主体之间进行分散对称安排,将可能达到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动态均衡状态并提高企业效率。本文在企业财权概念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能够有助于企业财务理论从技术性向制度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论企业财权配置——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视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传统的公司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的“股东主权”治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投入者应独享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 关注的是股东利益保护。在该理论影响下, 公司财务治理也主要关注的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以解决委托人如何选择或设计最优合同来克服代理问题。本文认为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由委托代理理论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机会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企业的财权配置不仅仅是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 而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 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0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促进了现代财务治理理论的发展。本文拟建立以财权配置为核心的现代财务治理理论体系。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财务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其核心是财权配置,并从两个方面影响企业治理,其一是形成特定的财务结构(或资本结构),从结构上影响企业治理;其二是形成一种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从制度上影响企业治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条件下动态能力、财务柔性、权变财务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构建了动态财务能力分析框架.认为动态财务能力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财务状态评判能力、财务机会创造与识别能力;第二层次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财权配置结构调整能力,财务战略及政策调整、财务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只有在正确评判财务状态、识别财务机会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财权配置结构、公司战略与政策,有效整合财务资源,才能实现环境、行为与价值的动态协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