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构建了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绿色产业综合测度体系,借助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利用2003-2014年"一带一路"经济区17个省份相关数据,对绿色产业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测度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呈曲线平缓趋势,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滞后,内蒙古、辽宁和新疆等省份的绿色产业发展水平甚至在平缓下降.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对"一带一路"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规模的扩大显著促进了"一带一路"绿色产业的发展,但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效率及金融结构对绿色产业发展支持不明显.最后,基于政策性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增强资本市场"造血"功能及改善金融"软环境"建设等视角,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甘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现状和金融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金融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需求、进出口贸易的融资需求、金融风险管理和防控的需求等,分析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存在的难点及问题,主要是甘肃开放水平相对较低、外贸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资本市场发展缓慢等,最后提出了金融支持甘肃"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选择: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针对不同国别的风险差异和发展潜力性制定差异化的国别信贷政策,探索新型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在剖析金融发展规模、深度、效率影响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之后,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东道国金融发展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水平下的促进效应不同,具有非线性特征,当东道国金融发展水平高于4.6281时,其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东道国,而且较好的城镇化水平、完善的东道国制度、丰富的自然资源均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具有吸引和促进作用.鉴于此,应拓宽金融合作途径、完善金融设施建设、防范境外投融资风险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金融支持成为重要保障。截至2017年末,共有10家中资银行在沿线26个国家设立67家分支机构,"一带一路"沿线已成为近年中资银行业海外扩张的布局重点和市场蓝海。开发性及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中小银行通过不同的布局策略来完善沿线综合金融服务,机构布局加快推进、金融服务日趋丰富。本文梳理五年来中资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并在分析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深化中资银行业沿线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域数据,从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两个角度讨论了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的影响,利用链式中介模型考察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影响的中介效应,并分析了地区异质性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生态多样性显著促进OFDI,且在金融规模影响OFDI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金融生态多样性主要通过影响融资效率来作用于OFDI,这种融资中介效应在"一带"沿线省份较大,在"一路"沿线省份较小;"一带一路"增强了金融生态多样性对OFDI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应抓住区域特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促进金融生态多样性发展,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的实施,充分发挥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开发性金融既可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又可为商业金融的发展提供先期基础支持与引导,通过有效协调政府与市场机制,成为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的中坚力量。本文立足福建实际,在阐释开发性金融属性与"一带一路"建设融资需求之高度契合性的基础上,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梳理开发性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并提出进一步支持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发性金融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然后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主权信用级别差异、商业准则及法律法规差异、区域金融合作将带来新风险四个方面简析了"一带一路"各国金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货币合作、金融政策的沟通与协调、金融监管合作、金融合作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深化"一带一路"下金融合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普惠金融体系在"一带一路"中的完善与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实现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核心环节。基于此,采用2011-2018年"一带一路"51个沿线国家数据,测度沿线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与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距离,并进一步考察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惠金融水平普遍较低,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普惠金融距离对中国向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不同的长短期效应;而就分层而言,中国对不同圈层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与流向受普惠金融距离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依据实证结论,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战略是近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与资本市场的融资运作息息相关,发展相关的专项债券,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本文以"一带一路"政策为背景,分析该政策对相关债务融资工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5—2018年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数据,分析了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及各项子指标与我国OFDI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投资动机交互项,进一步考察政府治理水平对我国不同动机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治理水平总体上促进我国OFDI的进入;分指标来看,沿线国家的腐败控制、政府效率、政权稳定性和无暴力、监管质量等指标显著吸引我国的直接投资,话语权和责任指标则相反.引入交互项后发现,当基于市场寻求和劳动力寻求动机时,政府治理水平对我国OFDI的进入有正向作用,而基于资源寻求动机时,我国OFDI更偏向于流入政府治理水平较差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中蒙经贸合作与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承担着重要的国家使命。面对历史性机遇,内蒙古财经大学将发展战略聚焦国家向北开放,聚焦中蒙经贸合作及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研究,推动中蒙合作办学,构建协同创新中心,努力打造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与特色新型智库,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办出特色,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
回顾货币发展的历史长河,每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昌盛都会伴随其货币的影响力而逐渐提高.从步入21世纪开始,人民币在全世界的关注进入到火热的一个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在将来10年很可能成为全球经济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升温,从2015年明确实施的"一带一路"这个提议,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一带一路"作为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战略方针,将会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走上更加快速的发展道路.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贸易规模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并结合了"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实证结果提出实现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原  宋晓玲 《新金融》2020,(5):17-21
扩大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的结算规模是人民币逐步有序实现国际化的关键起点,本文以中国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切入点,基于2010年至2019年的宏观数据,构建VECM模型和ARDL模型分析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经常项和资本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货物贸易进口、服务贸易出口、FDI增长和非中国居民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等因素有效扩大了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人民币互换协议额的增长和中国产品差异性的增加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有正面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规模扩大、金融机制沟通以及中国贸易品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中国对非"一带一路"投资、对"一带一路"服务贸易进口及投资则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会产生负面影响或不显著;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化对跨境结算经常账户的长、短期作用不一致,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和投资、货币使用惯性等因素也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人民币国际化需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贸易和投资质量,稳定香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地位,妥善解决中美互加关税和汇率争端问题,从而保持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健康发展,以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格莱珉银行创造了以创新产品业务、多维化客户身份、动员储蓄为特点的"多位一体"模式,为微型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多位一体"模式发挥着双赢效应:它既是微型金融运营的稳定器,具有风险、成本控制效应;同时也是社会效益提升的助推器,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商业意识,改善了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一人法人"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公司法修正案》终于破茧,“一人法人”制度的确立是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该制度曾在理论界引起过争议,权衡利弊,我们认为,它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相关的配套设施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16.
引人注目的"一行三会"协力治理金融系统商业贿赂启示我们,加大力度、形成合力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完善与创新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虽然总体适应国情,但已经面临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诸多挑战,探索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一行两制”模式制度设计及理论依据,指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选择,提出了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出台以来,天津市存款来源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派生存款大幅下降,商业银行对资金来源的竞争加剧,理财产品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新规有利于流动性的规范和管理,强化了利率调控的作用,同时也将促进商业银行和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经过几年的课程建设,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差距.为了更上一个新台阶,管理学课程应从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教学内容的建设重点、教学条件的建设重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建设重点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与建设,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实现向精品课程迈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