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随着保险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保险投资资金的不断增多,使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逐步成为国内保险机构扩展投资领域、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的重要途径。但与境外投资高收益相伴的是不容忽视的高风险,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级债风波演变为百年难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形势风云突变,对外投资形势日趋严峻,我国保险资金对外投资面临着严峻的风险。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保险业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分析,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从保险监管方式、内部风险控制、资产负债匹配、投资比例限制及投资人才储备等方面提出我国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风险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巨额保险资金使用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我国保险资金的使用现状.本文从资金使用规模,结构,收盖章,风险和监管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现阶段保险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宽投资渠道、加强资金运用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蔡华 《海南金融》2013,(5):51-54
目前国内资金的需求与供给渠道不畅通,储蓄与投资的转化效率不高,而保险业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等待有效配置、保险资金运用的低收益率、资产期限错配等问题。本文建议在风险可控和行为规范情况下,政府应允许保险资金进入信贷市场,以调整和改善保险资产配置结构,这样既可以促进承保业务的发展,又可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张小龙 《时代金融》2008,(12):20-21
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5年开始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经营地域的限制也同时取消,这意味着外资保险公司将凭借其雄厚的资产规模、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混业经营的市场模式抢摊中国市场,而中国保险业虽然在保费收入方面较快增长,但是在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上仍然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中国保险业在保险展业、承保、理赔等环节上与外资公司相比差别不大,但是在资金运用上存在很大不同,中国保险业资金的出路不畅已成为制约保险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为什么保险业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效率低,指出我们要加强监管,走一条渐进式的保险混业经营之路。  相似文献   

5.
保险资金入市的效应分析及其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以多种方式投资于证券业务,是保险业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保险业的盈利性和竞争力的需要。保险资金入市在给保险公司带来高收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监管部门,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机制,加强投资风险防范,保障资金安全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大类比例监管下的保险资金运用的新趋势,着重分析了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机遇和挑战,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的途径的研究,研究目的是使保险资金需借此机会引导行业投资理念、投资文化进步,发挥保险资金特征,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要面对制度建设、项目评估能力、专业人员、风险控制能力的各项挑战。  相似文献   

7.
保险投资收益是我国保险业提高偿付能力、增加经营利润的重要支柱.随着险资运用渠道的不断拓宽,一方面有利于整个保险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增加了资金运用的市场风险.本文以484个交易日的上证指数、上证国债指数、上证基金指数和一年期SHIBOR为样本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进行了实证度量,结果显示: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风险来源;银行存款带来的投资风险正逐渐加大;国债依然是投资组合中风险最小的资产.对此,必须进一步优化保险投资结构,从而实现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收益的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8.
戴晓峰 《保险研究》2014,(12):10-10
考虑到保险资金可分为赔付准备金和投资资金两部分,投资标的物可分为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两类别,本文从构建风险投资资金池和制定风险投资资金投资组合策略出发,建立了保险资金运用的双边投资组合模型。采用随机模拟、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给定足额赔付概率下的赔付准备金和风险资产投资资金池的确定方法,基于均值-方差模型探讨了风险资产投资资金的有效投资组合方案。最后,本文给出了提高投资效率和优化监管措施两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良 《保险研究》2014,(11):10-10
随着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形势的发展,基于风险角度的资金运用监管逐渐成为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监管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有效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利用偿二代的监管体系,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基础,建立资金运用的风险监管模型成为资金运用风险监管的核心课题。本文选取2011~2013年我国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和偿付能力面板数据,探索建立资金运用的风险模型,验证了以偿付能力为基础开展资金运用风险监管具有可行性,证明了可以根据不同的偿付能力水平监测指导保险公司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等投资行为,实现资金运用的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保险监管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保险机构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保险市场与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其风险特征已与以往有所不同,可能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源泉。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提出的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对于完善我国保险监管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以来,英、关等金融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从反思金融创新的过度化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谋求扩大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以实现金融业的稳健,并根据金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对金融产品实施监管的政策措施,对此在欧关等国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与质疑。本文在追踪上述国家关于对金融产品实施监管的最新立法动向并剖析其纷争的基础上提出,尽管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程度尚未对实施金融产品监管提出急迫的要求.然而伴随中国金融业的崛起对金融创新的要求,监管部门应当对于金融创新中将出现的金融产品监管问题形成前瞻性的思考和基础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财政监督效应能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以及依法理财,促进国家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文章在明确财政监督效应内涵基础上,确定“科学监督”与“全面监督”为现阶段财政监督目标,深入剖析了我国目前财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鉴“公地悲剧模型”论证了银行业实施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协调监管的必要性,并运用面板VAR模型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宏观审慎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给定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银行业集中度”和“广义信贷/GDP偏离度”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从负向反应逐步转为正向反应;给定微观审慎监管工具“流动性比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一定冲击后,商业银行稳健性水平呈现正向反应。这表明单一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效应并不完全协调,因此,应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种类和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邓海涛 《财政科学》2020,(3):130-134
财政资金监管短板问题,影响着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如何解决资金监管短板问题,笔者认为,各级财政部门应在项目选定、资金封闭运行、部门配合、项目绩效考评、资金监督检查等环节实施有效监管措施,创新资金监管机制,动态监控资金投入、分配、拨付、使用等情况,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行政法与经济法相异的权力控制理论对比阐明,金融监管机关行政权力和经济权力两种权力性质与内容的差异使得在控制两种权力方式上存在根本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应该用不同的理论来同时控制金融监管权,应当尝试兼用两种不同的法学理论路径对金融监管权力控制问题作整体性的全新解答.  相似文献   

16.
在无权管理律师业的环境下,美国SEC利用自己的程序规则,宣称可以禁止有不当行为的律师从业,并在以此为基础提起的行政审裁中,用个案的形式确立了律师的执业准则,然后适时推动立法,取得了从业律师的监管权,并最终获得了律师执业标准的制定权。  相似文献   

17.
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行政性信用监管是加强和规范监管的一项创新型制度。它主要采取行政性信用裁决对市场主体守信或失信行为实行激励或惩戒,通过综合性信用风险评估对其市场活动实行分级分类监管。相较于传统的监管方式,分级分类监管更有利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但这种行政性信用监管的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救济等都有可能冲击既有的法律护栏,由此招引合法性风险。因此,需要建构符合其监管目标的法治规则,在法律原则的约束下,实现与政府治理机制的有效衔接,把单一主体的封闭式监管提升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监管,从而让其找到正当的应用场景和自我完善的合适土壤。  相似文献   

18.
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金融市场也将进一步开放。本文作者分析了外资银行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 :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在此基础上 ,作者指出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应当遵循的原则 ,分析了新修改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在外资银行监管方面的改进 ,并提出对外银行监管立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杜墨  陶燃  姜俊 《西安金融》2011,(2):32-33
经过对金融危机教训的深刻反思,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于2009年6月初步确立了全球保险监管战略调整的总体框架,该调整的一个重心是推动各个成员国家从自行制定监管标准向逐步制定全球统一的监管准则转变。作为未来保险行业的"巴塞尔协议","共同框架"将成为国际保险监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危机后全球保险监管模式和理念的重新确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本文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探索对基层证券期货机构实施委托监管是一项金融监管工作创新,对深入推进银证监管合作,发挥金融监管合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分析了在证券期货监管合作中委托监管的法律支撑点、委托监管的可能内容、人民银行接受委托监管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