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与2015年的全国追踪调查数据,采取模糊断点回归方法,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对农村家庭代际支持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使得抚养孙辈的时间投入显著增加,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概率也有所增加,子女对父母的时间支持变化较小;新农保养老金“挤出”了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金额,但父母对子女的经济支持没有显著变化;新农保养老金增大了父母对儿子后代的时间支持,父母对女儿后代的时间支持没有受到新农保的显著影响。上述实证结论对探讨现有养老模式,构建更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芳  李锐 《保险研究》2016,(12):114-123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新农保是否对家庭养老模式产生替代性,这一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还有待进一步评估验证。本文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新农保政策对不同地区家庭养老模式的替代性。结果表明,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东部地区农户从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农户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概率,而他们获得的经济支持金额对养老金收入并不敏感。因此,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家庭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仍未根本动摇家庭养老模式。政府须在财力允许和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农保制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减贫及再分配效应。双重差分法的估计结果显示:参加新农保使参保群体的基尼系数下降3.7个百分点;在浙江省参加新农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远大于在甘肃省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60岁及以上群体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大于60岁以下群体参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估计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群体参加新农保使个人收入显著上升46.2%~53%;60岁以下群体参保使个人收入上升34%~40%,但该效应并不显著。新农保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并改善了收入分配,但发挥的作用有限。由此,本文提出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实现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青  徐静  王晓军 《保险研究》2021,(9):99-111
待遇充足性是养老金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养老金制度主要目标的基础上,提炼出待遇充足性在消费平滑与防止贫困两个维度的内涵,构建了公共养老金的充足性综合指标,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的正规就业群体和灵活就业群体比较为视角,基于我国家户收入调查微观数据,对待遇充足性综合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分析.结果 发现:收入越低的人群越多依赖基本养老金收入,正规就业退休群体的养老金充足性水平明显高于灵活就业群体,男性的养老金充足性水平高于女性退休群体,东部地区退休群体的养老金充足性状况因较高的相对贫困风险和较低的横向替代率而低于中西部地区.建议制度改革要更多关注灵活就业群体的相对贫困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5.
何泱泱  周钦 《保险研究》2016,(3):106-117
抑郁症状影响到个人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是衡量主观福利状况的重要反向指标。本文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抑郁症状的影响,发现新农保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主观福利状况:按年龄划分,60岁以下参保人群的抑郁程度比未参保人群低7%;60岁及以上参保人群的抑郁程度比未参保人群低16%;新农保对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影响更大;也显著改善了2011年未参保而2013年参保的新增群体的主观福利。同时,“新农保”政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财富水平较低的农村老年人受到的影响更明显;政策影响在不同地区亦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后,农村扶贫专项工作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益增长的经济总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为我国消除贫困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但现阶段,还有着多方面不同的因素对我国扶贫政策的执行和推进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和详细的研究分析是基于再分配来优化和提升贫困群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利用收入分配与农村扶贫政策分析框架的构建和完善,将消除贫困、收入分配和我国的扶贫政策有机的联系到一起。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保障》2012,(11):67-67
主持人:我已经65岁了,享受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因原来在集体企业工作,根据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儿女给我一次性缴纳了数万元的统筹资金,我被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并从2012年5月开始享受基本养老金。在查看新农保存折时,我发现从2012年4月开始就没有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了,这是否合法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CHNS农户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村金融治理农户脆弱性贫困的现状。研究发现持续性贫困农户信贷需求低于脆弱性贫困农户;农户金融资本与财政扶贫资金(社会资本)对脆弱性贫困农户收入的直接协同效应小于(大于)间接协同效用;对负向冲击的直接平滑作用大于间接平滑作用,直接平滑作用的大小顺序:教育年限、身体健康和自然灾害。于此,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扶贫目标识别制度、优化农村扶贫信贷结构、农村金融机构社会功能转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俊 《保险研究》2012,(5):111-118
现有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财务状况的研究忽略了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不同筹资模式的差异,严重低估了新农保资金缺口数额。在对两种不同筹资模式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未来新农保财务收支状况及对政府财政的压力,发现在现有制度标准下,新农保资金缺口对财政的压力相对较小,但养老金收入替代率低下;个人账户资金缺口增长速度很快,值得重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12年辽宁省沈北新区306户农民家庭的问卷调查,利用Ordinal 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结果表明: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满意度偏低;年龄越小、健康状况越差的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满意度越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越高、新农保个人账户缴费负担越轻及没有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满意度越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建立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重视和发现新农合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加大对新农保个人账户的宣传力度等。  相似文献   

11.
王琼  曾国安 《保险研究》2015,(11):95-109
本文选择CHARLS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OLS模型,基于幸福感的两个层面(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考察了我国现行制度下退休及其养老金收入带来的幸福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退休从总体上显著地增加了居民的快乐感;其中,正常退休对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的影响最为明显,提前退休和内退不显著。同时,不仅退休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群体异质性,而且退休过渡中的关键因素(收入和闲暇变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也具有较大差异。此外,在养老金类型差异带来的幸福感差异中,养老金的相对水平而非绝对数量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由此,退休制度调整应在总体延迟的基础上包容差异性,应与劳动力市场制度完善同步推进。而养老金并轨改革在实现制度并轨后,更应达到消除不同群体间养老金收入不合理差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扶贫战略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高位徘徊的现实背景,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201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倒"U"型非线性关系,异质性检验发现东部、中部地区的倒"U"型关系显著存在,但西部地区不显著.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贫困群体所面临的生计风险与生计脆弱性是讨论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群体能力建设议题的基础和靶向。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则涉及政府、市场与个人等诸多社会主体及其相互关系。SL、NP和SY三个欠发达村的案例分别反映出在当下精准扶贫的实践中扶贫项目主导者的行为激励和行动逻辑、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政策执行者和农户之间的互动与反馈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形成的不同扶贫绩效。基于这三个案例之间的评估与比较,应就发展能力在时间、群体和内容维度上的扩展,政府与市场、城市与乡村两对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政策执行者和贫困群体的激励机制的完善等议题,探索精准扶贫实践中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代际财富转移效应,养老金不平等会影响家庭代际经济交换。本文利用CLHLS 2014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养老金制度对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影响效应。估计结果显示,相比无养老金的老人,有养老金的"农民(含居民)"爷爷(祖父辈老人)每年给子孙的净转移额并无显著差异,但"职工"爷爷、"干部"爷爷的净转移额分别每年显著多出2241元、3670元。进一步使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发现,代际经济交换中还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考虑中介效应之后,退休职工、退休干部的净转移额分别多出2636元/年、4445元/年。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养老金不平等会从抚养、供养两个方向影响子孙代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而影响整个收入分配格局。建议要尽早实现我国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全覆盖,尽快解决制度"碎片化""双轨制"的问题,针对不同群体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不高、基础养老金偏低、缺乏配套措施等问题。新农保制度在农村的全面贯彻落实,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认识水平,加大财政支出,进一步完善新农保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秀梅 《金融纵横》2010,(12):40-43
本文在概述新农保制度的基础上,着重对江苏省新农保的试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高制度的包容性;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政策透明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应;进一步完善新农保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新农保统一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这次疫情的冲击,影响最大的还是贫困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政策着力点一定要把他们作为重点。宏观干预政策的要害其实是什么呢?守住底线思维,实现民生救助。发放收入补贴和消费券可以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是"五支柱"模式的基础层,旨在缓解老年贫困,能够为终身贫困群体和没有资格领取正式养老金的退休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具有普享型的特征。本文讨论了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内涵与分类,对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我国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贫困形势,仅靠政府的单一扶贫机制已难以适应当前的扶贫需要,完善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支持机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从政府、第三部门、企业和个人这四类主要的社会支持主体出发,将我国的贫困群体社会支持机制与美国进行比较。通过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同时,加强与第三部门的合作,大力促进第三部门在资金筹集和服务方式方面的发展,并大力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扶贫队伍中,以期完善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支持机制,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相似文献   

20.
在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背景下,利用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扶贫政策显著抑制了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在考虑了遗漏变量和安慰剂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对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力度较大的地区而言,产业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明确了生计模式和致富意愿是产业扶贫政策降低脱贫群体生计脆弱性背后的深层原因,其中生计模式呈现了更为明显的渠道效应。在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本文为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衔接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