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辰 《海南金融》2021,(10):21-27
为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养老金财政负担,我国延迟退休政策正逐步推进.本文建立了OLG模型,把延迟退休因素、内生人口出生率的假设纳入考量,以探究延迟退休政策对人口出生率、养老金替代率以及个体养老金收入总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现收现付制下,延迟退休增加了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和总收入,个体可以投入更多物质成本来养育子女,最终提高稳定状态下的人口出生率.二是延迟退休通过延长缴费期限等影响机制,使得社保基金总额增加,由此提升了养老金替代率.三是当劳动产出弹性大于资本产出弹性时,延迟退休会提高个人养老金收入总额;当劳动产出弹性明显小于资本产出弹性时,延迟退休会降低个人养老金收入总额.  相似文献   

2.
养老保险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具有重要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养老金公平分配既是收入再分配的出发点,也是再分配调节能力的基础.只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基础养老金自市级统筹提升到省级统筹层次带来的收入分配变动,才能更好检验基础养老金统筹层次提升所带来的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实现全国统筹铺平道路.本文立足于分析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依据养老金计发办法,分析统筹层次提升对养老金给付影响及基础养老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得到如下结论:省级统筹的实施对养老金给付水平的调整不存在影响;省级统筹的实施对新增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给付存在影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缩小地区间的新增退休人员初次分配差异;对于新增退休人员来说,实际基础养老金地区差异要小于名义上的基础养老金地区差异.但当前的省级统筹层次提升分配方案损害了高收入地区高物价水平地区新增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福利,未能真正体现出保证劳动者在职贡献与养老金福利给付的相对公平.因此,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物价水平差异,确保高收入地区养老金合理的流向低收入地区,保证基础养老金分配的公平与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国统筹的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3.
赵青  徐静  王晓军 《保险研究》2021,(9):99-111
待遇充足性是养老金领域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养老金制度主要目标的基础上,提炼出待遇充足性在消费平滑与防止贫困两个维度的内涵,构建了公共养老金的充足性综合指标,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的正规就业群体和灵活就业群体比较为视角,基于我国家户收入调查微观数据,对待遇充足性综合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分析.结果 发现:收入越低的人群越多依赖基本养老金收入,正规就业退休群体的养老金充足性水平明显高于灵活就业群体,男性的养老金充足性水平高于女性退休群体,东部地区退休群体的养老金充足性状况因较高的相对贫困风险和较低的横向替代率而低于中西部地区.建议制度改革要更多关注灵活就业群体的相对贫困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4.
依据2013-2017年CHFS三期面板数据,利用面板Probit、倾向得分匹配等模型,考量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缴存公积金对居民幸福感正向影响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存在住房产权与住房贷款、收入水平以及工作单位属性的差异,对有房有贷和无房群体、中等收入以及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群体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通过提高居民自有产权住房拥有率和未来购房可能性影响幸福感。鉴于此,应扩大公积金覆盖范围,降低制度对于首套住房的贷款利率,切实保障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5.
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代际财富转移效应,养老金不平等会影响家庭代际经济交换。本文利用CLHLS 2014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养老金制度对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影响效应。估计结果显示,相比无养老金的老人,有养老金的"农民(含居民)"爷爷(祖父辈老人)每年给子孙的净转移额并无显著差异,但"职工"爷爷、"干部"爷爷的净转移额分别每年显著多出2241元、3670元。进一步使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发现,代际经济交换中还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考虑中介效应之后,退休职工、退休干部的净转移额分别多出2636元/年、4445元/年。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养老金不平等会从抚养、供养两个方向影响子孙代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而影响整个收入分配格局。建议要尽早实现我国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全覆盖,尽快解决制度"碎片化""双轨制"的问题,针对不同群体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6.
依托精算模型系统评估2015年中国养老金并轨改革对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养老金收益的影响,发现实施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金收益普遍增加,并据此提出养老金并轨抑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离职倾向性假说.继而通过2010—2018年CFPS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力流动性下降6.5%.这种流动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从个体层面,养老金并轨对10年过渡期以外退休的员工抑制作用更强;从地区层面,养老金并轨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地区的劳动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税收政策是推动私人养老金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拥有典型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其中占据主要份额的401(k)计划、传统个人退休计划(Traditional IRAs)、罗斯个人退休计划(Roth IRAs)的税收政策具有代表性,其特点在于:建立缴费与税收递延额度上限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促进养老金积累;根据雇员及其家庭成员的雇主养老金计划参与和收入水平等情况,设置差异化缴费与税收递延额度上限;立足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相似的税收优惠模式设计并打通资金跨支柱转移渠道;基于惩罚性税率设置有限宽松的提前支取制度,严监管与重需求并举。美国私人养老金计划税收政策对我国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改革的启示在于:我国应注重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模式,扩大优惠范围;充分利用现阶段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税收优惠模式高度一致性特点,加快推进跨支柱资金转移渠道建设;适度提高税收优惠上限及缩小不同收入水平群体间的税收优惠额度差距,促进制度公平;适度放宽提前支取情形并设置提取税率,引导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否对低收入的贫困群体的生活产生更显著的效用,从而论证该制度是否助力扶贫工作。因为养老金是收入的组成部分,而收入有边际效用递减的特点,因此养老金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效用可能存在差别。本文按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区分贫困与非贫困群体,基于CHARLS 2011 -2015年数据,采用多维贫困指标,使用断点回归发现新农保养老金对贫困参保群体在食品消费方面产生更显著的效用,有助于扶贫工作。并使用含复杂时变效应的二元变量模型,进一步发现该效用在养老金开始发放时显现。本文结论有利于认识新农保政策对扶贫的作用,并将扶贫工作和已有的社会保险政策结合,以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1988年、1995年、2002年和2007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收入分配中的纵向失衡和横向失衡问题。研究发现,在纵向分配方面,我国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它构成了城镇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推动因素。从横向分配来看,不同特征的离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也不可忽视,其中两种值得关注的显著失衡是离休与退休人员之间养老金的差异,以及公务员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在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变量后,离休人员比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公务员比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高出很多。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终身现值精算模型,通过分析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以期为延迟退休和相关配套性政策的制定提供数值依据.研究发现:延迟退休会使得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呈现下降趋势,甚至低于当前水平.2050年前,相比不延迟退休情景,即时退休和逐步退休分别会使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平均降低39.07万元和30.86万元.为减少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负面影响,国家在推行延迟退休方案的同时需要出台配套性政策,把延迟退休对社会福利的增加值用来弥补对个人养老金财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养老金替代率的概念 养老金替代率(PensionReplacementRatio)是衡量退休者生活水平的指标,总体是指养老金待遇与工资水平之间的比值。但衡量标准不一样,替代率的含义又分为多种,学界通常使用的包括(1)目标替代率:单个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收人与退休前一年工资收入的比率(徐颖、李晓林2009等);  相似文献   

12.
彭蓓 《投资与理财》2014,(22):60-61
退休后养老金为5500元。收入下降几乎一半,生活水平和品质跟着下降一半?未来应如何养老?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保障从容的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把延迟退休政策提上日程,民众开始担忧养老金是否会因“缴费期增加、领取期缩短”而减少。本文以受政策影响的“中人”职工为研究对象,参考基本养老金计发规则,运用精算现值法探讨延迟退休对养老金财富的影响。模型研究表明,延迟退休会增加职工养老金财富,即使基本养老金增长率不高,但如果有较高的个人账户收益率和较高的工资增长率,养老金财富的增长效应也会随着退休年龄的增加而增强。最后,本文建议应坚持做实个人账户,通过提高投资收益率来增加职工养老金财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养老金问题逐渐提上日程,由此引发的养老金亏空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陈述了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支持延长退休年龄的客观事实,同时总结了延长退休年龄的现实意义,着重对弹性退休的制度设计提出了建议。本文旨在对中国退休制度改革道路上的新尝试———弹性退休作出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5.
养老金并轨改革,就是要基本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的趋同。1月14日,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意味着,近4000万群体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争议不断的养老"双轨制"在制度上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6.
3月1日,北京公布2014年企业退休养老金调整方案。北京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277元,平均水平提至月人均3050元。低收入者、高龄退休人员等群体将在普调基础上,再获政策倾斜。借北京企退养老金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卢静 《财会学习》2018,(2):165-166,172
退休年龄的确定关涉到劳动者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差龄退休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制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引发了女性就业受到不公正对待、直接经济利益受损、制约女性职业发展等问题.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保护女性的平等权利,应着重从平等权角度进行分析,从消除退休年龄身份差异、完善养老金制度、制定弹性退休政策等方面进行完善该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基本养老金即将面临给付危机,为此我国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为了检验我国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是否能够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本文以延迟退休为研究背景,以北京城镇职工为研究对象,结合2022年11月出台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构建多支柱养老金财富和替代率的精算模型。研究发现,适度延迟退休年龄能够提高职工的养老金财富和替代率。敏感性分析发现,养老金财富和替代率对名义工资增长率的变动最为敏感。其中,第一支柱对养老金财富和替代率的贡献最大,第二、第三支柱起到补充作用。建议在采取灵活的延迟退休政策的基础上,稳定推进第一、第二支柱,加强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水平差异的重要指标。不仅关系到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且同整个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密切相关。替代率是整个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关键点,替代率水平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分析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影响机理,并通过面板分位数回归检验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养老金收入增加在提升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同时,还能缩小其主观福利差距。养老金收入增加对女性、低龄和低收入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影响更大,相对剥夺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鉴于此,应以公平、适度为目标,缩小养老金收入差距,切实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