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已近3年,其间已有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等世界三大再保险公司获准在中国内地筹建分公司,法定分保比例已降为10%.在剩下的两年适应期内,为适应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必须加快目前较落后的再保险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民族再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完善监管体系,以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争取时间,加快中国再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鹏 《济南金融》2004,(11):43-45
中国加入WTO已近3年,其间已有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等世界三大再保险公司获准在中国内地筹建分公司,法定分保比例已降为10%。在剩下的两年适应期内,为适应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必须加快目前较落后的再保险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民族再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完善监管体系,以创造良好、宽松的市场环境,争取时间,加快中国再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Nickel  Andreas  许闲 《中国保险》2005,(11):61-64
近十年来,再保险监管受到了发达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普遍重视。由于再保险监管的历史十分短暂,国际上对再保险监管的模式仍处在发展阶段。德国的再保险市场比较成熟,因此德国政府对再保险监管的必要性研究和监管执行都处于当前国际再保险监管的前沿。本文通过对德国再保险市场现行监管体系的分析来看国际再保险监管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4.
罗世瑞 《上海保险》2006,(5):62-63,54
一、IAIS制定的再保险监管准则 1.“新兴市场经济保险监管指导方针”中关于再保险的规定 鉴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保险业发展相对落后,1997年IAIS通过了“新兴市场经济保险监管指导方针”。该文件指出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保险市场存在问题的根源,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措施之一就是对再保险的监管。IAIS认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应该对再保险进行监管,而不是像一些保险业特别发达的国家所崇尚的那样对再保险不予监管;监管人员应当有能力对再保险安排进行审核,并评估这些安排的安全可靠性。另外,它也合理地强调了国际范围内再保险业务的自由化,认为应该摈弃强制性分出的地方保护措施,并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水平。可以说该文件为新兴经济体的再保险监管理清了思路,同时也为国际再保险监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论证新《保险法》取消国内优先分保条款合理性和继续坚持国内优先分保政策必要性,接着阐明本文认为的符合国际再保险发展趋势的监管模式,即以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以直接监管为基础,充分发挥间接监管优势的模式。同时本文分别分析国内优先分保政策和条款的有效性,得出保证政策有效的结论:如果原保险人可正确理解国内优先分保政策内涵,取消该条款即可增进社会总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6.
国际再保险监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保险市场已全面对外开放.经过这段时间的开放我们发现,外资再保险公司纷纷看好我国潜力巨大的保险市场,已有多家专业再保险公司和再保险中介进入中国.由于我国过去的再保险监管比较薄弱,相关的保险法律法规更是滞后,因此,为加快与国际保险市场监管接轨的步伐,我们应抓紧再保险监管实践,修改和完善保险法律法规.笔者在这里首先分析国际上再保险监管的现状、对再保险实行监管的必要性,然后对国际上现有的再保险监管内容和形式进行归纳,最后分析国际再保险监管的发展趋势,以期对建立我国再保险监管体系和完善我国保险市场监管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再保险业刚刚起步 ,承保能力不足 ,技术、服务水平不高 ,对于商业分保还很陌生。尽管如此 ,目前再保险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 ,而且根据我国的承诺 ,四年后法定分保将不复存在 ,对于以法定分保为支撑的中国再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业而言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笔者以为 ,缩小再保险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是当务之急 ,因此应做好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国际上对再保险的监管主要有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两种模式,英国采取了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相结合,并明显侧重于直接监管的监管模式。根据我国再保险供给短缺的现实,应该采取以间接监管为主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涵 《西南金融》2002,(3):60-61
在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济大环境下,国内的保险业,特别是保险业中的再保险业市场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在本中,建立起国内再保险业的大体框架,从多渠道提升国内再保险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作的中心意图。  相似文献   

10.
张维龙  傅高勋 《上海保险》2007,(1):62-63,18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再保险一直以其专业的客户群体和执业队伍而独立于监管之外,人们也一直认为再保险无须监管。直到二十世纪末,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和巨灾升级的影响.使得以全球化集约风险和分散风险为特色的再保险业更加容易面临全球性巨额风险的渗透和集中,以致再保险经营亏损乃至破产的事例也时有发生。而一家再保险公司的破产势必会对整个保险市场乃至金融市场和全社会带来“连锁式”的“乘数”负效应。因此,加强再保险监管现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加,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也在随之变化,资本市场重要性越发突出。资本市场监管对资本市场充分有效发挥经济枢纽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构建与现代化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深化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强和改进资本市场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财经类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应充分利用财经类院校的资源和学科优势,借助经济和管理类学科的支撑,通过合理确定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内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创办将计算机科学、数学与经济管理实务结合在一起的、特色鲜明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方案并付之实践。  相似文献   

15.
美、德、日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定各国公司治理主体选择的因素是:公司融资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产业组织方式;法律因素.美、德、日三个国家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分为: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德国).两种治理模式都深深地根植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中.外部治理模式由于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单个投资者很难对经营者施加影响,加上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内部治理模式中很可直接对经营者施加影响;股权相对集中有利于股东的经营者树立长期经营意识;在引入职工董事情况下,可以实现公司长远发展和协调劳资关系,但易形成内部大股东和经营者合谋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新金融》2006,(6):3-7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和金融领域即将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营环境的巨变,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显现。在金融脱媒时代以加速之势来临的环境中,日益融入全球化金融市场竞争的中国商业银行,加快变革创新步伐,重塑经营管理新体系,已经成为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近日,由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主办的“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研讨会”暨第二届股份制商业银行研究论坛在上海召开,交通银行副行长李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中国银监会监管一部、中国银行业协会、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以及渤海银行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并作发言。会议就金融脱媒的含义、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金融脱媒的现状、金融脱媒在中国的表现及其成因和未来发展趋势、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研讨会发言综述如下,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建设经管类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的复杂融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配合,实验软件与硬件的配置布局以及实验室管理等问题.结合经管类学科的性质要求,以厦门理工学院经管实验中心为例,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经管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中的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进行深入分析,系统地明晰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科学性的中心管理建设与发展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表面上看,成立“大米欧佩克”的主要背景是全球粮食价格的普遍性上涨,但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0REC呼声高涨的背后实际隐含着的是资源及其利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19.
自从 1992年召开党的十四大以来的这十年中 ,我国在健全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表现在立法方面 ,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 ,促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 ,制定了一批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且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富有成效的作用。我国在 1993年修改《宪法》时 ,曾郑重规定 ,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加强经济立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