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实施以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预防舞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受到世界各国证券监管部门的重视.我国要求2011年起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全面披露内部控制信息,2012年起两大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内控信息.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样本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更高,而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变化不存在显著关系.研究结论提供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在审计领域引发经济效果的客观证据,同时发现与验证了新制度环境下影响上市公司支付审计费用变化的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   总被引:68,自引:5,他引:68  
本文从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及SEC出台的有关规则出发, 研究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几个重要问题: 披露性质、披露内容、审计验证、评价依据及责任主体等, 并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环境、制度背景, 提出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系统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1年A+H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信息为依据,构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并设置了信息披露质量指数,旨在研究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内控审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决定上市公司内控审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控股股东所持股份比例越大,内控审计信息披露质量越低;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第二至第三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度越大,内控审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基于此,本文建议上市公司要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尽量避免一股独大局面出现,同时应当充分发挥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和监督作用,阻碍控股股东操纵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08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的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为依据,结合金融监管对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ICIDQI),对2011年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评估检验,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差别大,呈现出制度变迁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15,(19)
本文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A股276个房地产企业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概念模型,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与线性回归进行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盈利能力、第一大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机构权威性、公司规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盈利能力、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独立董事比例、审计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审计机构权威性正相关,与股权集中度负相关。研究同时验证了公司规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正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0年河北省35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部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足够重视,内部控制评价依据缺乏统一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达不到相关部门的要求等。基于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入强制阶段。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同时促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强制披露范围扩大到未参加内部控制规范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本文以2011-2012年两市未参加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强制披露前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强制披露的背景下,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报告的信号传递效应出现衰减;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深度增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具有一定可靠性。但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结论的可靠性仍然较低。这一结论为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69,自引:7,他引:62  
本文针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中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通过描述性统计对2006年沪市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认为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未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动机不足、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文章相应提出如下改进建议: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框架;作为制定、执行、评估和审核的基础,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应采用强制披露和分步走相结合的做法;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应采用强制性披露和鼓励性披露相结合的作法;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出台,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开始成为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公司自愿选择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本文对国内近几年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的文章进行了梳理,以期能够找出上市公司选择进行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即将在我国交叉上市公司首先施行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系列内部控制法规的出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在不断完善。本文通过研究沪市上市公司近两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针对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分析评价各项规范相继出台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对优化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2009年7月1日起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这标志着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以及治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上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子玲 《云南金融》2012,(1X):153-153
2008年6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2009年7月1日起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这标志着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以及治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上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22日我国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运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条件。笔者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氛对其2009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监管机构及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系数的框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系数,本文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看做一个最高一层的目标因素,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按照构成要素分类,并且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每个构成要素做一致性评价,进一步综合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果,从而实现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整体质量的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一项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8年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作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程度日益成为管理层和投资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来分析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公司治理因素中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显著相关;第二,外部监管因素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密不可分、双向互动,并对公司代理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2008年6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依据,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ICIDI),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和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与显性代理成本呈不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隐性代理成本变量总资产周转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作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观测的财务绩效变量ROA和ROE均显著正相关,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显性代理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对隐性代理成本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显性代理成本和隐性代理成本具有综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实务和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COSO(2013)和COSO-ERM Public Exposure(2016),选择恰当指标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构建基于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指数。本文手工搜集了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5年数据,多维度检验内部控制指数的有效性。该指数为全面衡量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提供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