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13年3月发布了金融工具减值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提出预期损失模型三阶段的计量模式,本文系统介绍与探讨了该模型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以梳理预期损失模型的演进历程为切入点,从全局视角深度思考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及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变迁,从整体上剖析其背后相关理论问题和复杂利益格局。同时,通过结合预期损失模型分析IASB在金融危机后修订会计准则方面的努力,把握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最新动态、理念以及国际趋同方向。最后,从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实务操作、会计与金融监管方面分析了预期损失模型在中国实施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因其减值确认的滞后性受到业界的质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适时推出预期损失模型,旨在前瞻性地确认贷款预期损失,缩小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标准与现行会计准则间的差异。本文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维度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展开探讨。研究表明:预期损失模型在减值准备金确认时点上具有先行性优势;当金融资产存续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新增金融资产影响趋于稳定水平时,预期损失模型在减值准备金计提的总量上与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金额将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3.
强化会计准则与银行监管规则的相互协调不仅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的科学性,而且有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针对当前两者在协调方面仍然存在的现实困难,该文建议,应继续推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治理结构改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加快准则趋同步伐,完善准则制定程序;银行监管机构应积极参与概念框架和会计准则的研究制定,并增强与会计准则协调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贷款减值准备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反映商业银行风险覆盖程度和抵御风险能力。随着巴Ⅲ系列监管规则在我国的实施,中小银行如何更加准确地理解会计准则及国际准则,合理选择计提模型,并有效实施运用,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一、商业银行贷款减值计提相关规定(一)会计准则规定现行会计准则对贷款减值的规定主要是由国内准则《企业会计准则2006——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及国际准则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作出的,两个准  相似文献   

5.
如何通过制定有效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规则来影响银行信贷行为,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政策当局亟需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利用贷款损失准备会计准则改革——2018年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否及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过度增长。研究发现,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可显著降低银行信贷过度增长,且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从机制分析看,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主要通过充分性效应和及时性效应两条路径作用于银行信贷过度增长。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于以权重法进行资本计量的银行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而言,其抑制信贷过度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本文丰富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经济后果的有关研究,为会计准则制定与金融监管政策调整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峰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呼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改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共同成立了金融危机咨询小组(FCAG),联手启动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改进项目。2009年6月25日,IASB就金融工具减值运用预期损失模型发布征询信息,于11月5日发布《金融工具:摊余成本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研究历时一年三个月,期间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会计准则和资本监管规则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正在从“已发生损失模型”向“预期损失模型”过渡,巴塞尔协议III也正式出台。但由于时间等方面的原因,本课题仍以“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合格贷款准备金与巴塞尔协议II的“预期损失”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的研究方法和部分结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仍将适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有关金融资产减值的2009年征求意见稿、2011年补充文件以及2013年征求意见稿演变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并就预期损失模型对我国企业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会计预期损失模型是否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仍存很大不确定性,但是未来必将呈现会计规则与风险管理实务终将逐步协调之必然趋势,因此,只有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机制相结合,才能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真实可靠和公允列报。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要求,评估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应当考虑“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本文从会计准则和监管政策要求出发,结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21年年报信息,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时对前瞻性信息的运用和披露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前瞻性信息使用与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IASB2009年11月发布的金融工具减值征求意见稿,建议以预期损失模型取代现有IAS39的已发生损失模型。通过对二者及相关减值模型的对比分析发现,IASB建议模型体现了金融监管的要求,并脱离了立足于"发生"观的会计确认传统、转向未来预期的观念基础。但预期损失模型的理论缺陷和作用局限决定了其难以被普遍接受。更重要的是,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蕴含着会计准则对外部压力妥协的潜在倾向和独立性被破坏的隐忧。而会计准则和会计监管的相对独立既是会计固有理论属性的产物,也是保证会计监管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从改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加强国际参与和协调、强化会计管理体制和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保持会计监管的独立性并提高其专业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银行监管制度和会计准则(尤其是金融工具减值和公允价值计量)便受到各国相关机构和学者的关注。2010年12月,巴塞尔协会已完成评发布了针对银行业监管规则的《巴塞尔协议III》,而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会计准刚理事会(FASB)为主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金融工具准则的修订正在进行当中。  相似文献   

12.
庄作瑾 《金融会计》2010,(10):24-28
众所周知,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业相关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的反思。从国际上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快了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修订步伐,新出台的一系列准则将最终取代原来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从国内来看,会计准则已实现与国际准则趋同,一些监管政策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方瑞峰 《福建金融》2013,(10):24-27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根据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冲抵贷款风险的准备金。本文介绍我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监管和会计政策沿革,分析现行拨备监管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影响,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西班牙动态拨备机制的协调经验,提出协调我国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政策与会计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     
《金融会计》2015,(1):32
历经5年博弈,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会计的最大变动已尘埃落定。2014年7月24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生效。虽然距离正式生效还有3年时间,但预期损失法引入会计准则,将对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与我们熟悉的现行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相比,预期损失法的操作涉及更多判断,依赖更多风险管理数据的支持,对商业银行自身财务会计工作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战。与监管机构熟悉的预期损失概念相比,会计上的预期损失法着眼于资产、负债和财务报告主  相似文献   

15.
IBR法对信用风险未预期损失监管资本要求,按照公司、主权、银行、零售和股权类别分别规定了具体的计量方法,内部法计量未预期损失的资本要求和资本充足率的关键有两个:一是风险因素。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银行可以根据自己估计的风险因素计量资本要求,这反映了内部法的进步性。二是风险权重函数。与内部法的通用计量模型相比,随着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银行内部资产组合计量模型会逐步取代内部法的通用模型,这反映了内部法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6.
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则的差异与协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银行业加强外部监管、会计准则修订频度加快的后危机时代,作为准则制定机构、银行监管机构,如何理解、推动、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银行视角,在阐述会计目标和监管目标差异的基础上,对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则重要的差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分析并论述了差异的影响和未来的协调方向和手段,以期能为会计准则改进和金融稳定的微观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欧盟银行监管机构应对会计准则变化的做法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5年起,在欧盟上市的公司必须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而会计准则的变化对银行监管尤其是监管资本的计算产生了重要影响。《欧盟银行监管机构应对会计准则变化的做法及启示》一文,介绍了欧盟银行监管当局应对国际会计准则在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采取的审慎监管措施:运用审慎原则对监管资本进行调整;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给银行报表带来的影响,制定了标准化的监管报表,并参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有关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引。文章阐明了在我国银行业采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新会计准则的情况下,欧盟监管机构采取的措施对我国银行监管当局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触发了对会计准则的反思,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一系列准则项目进行修订,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规则也发生较大变革。本文总结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会计准则发生会计确认简化、计量体系完善、报告要求提高三方面的变化;归纳了国际会计准则突出决策有用观目标导向、资产负债表观和利润表观更趋平衡、国际趋同步伐加快及监管难度加大四个趋势;提出了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财会学习》2014,(9):4-4
日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最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终稿。此次发布的IFRS 9修订了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增加了新的计量类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TOCI),并引入了新的预期信用损失减值模型。FVTOCI将适用于下列债务工具:持有该工具的业务模式是通过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其目标。基于预期信用损失的新减值模型将适用于按摊余成本计量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相似文献   

20.
郭磊 《保险研究》2011,(10):46-54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关于投资资产确认与核算的准则都是从2007年开始,包括通用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法定会计准则——偿付能力编制规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同年9月,保监会发布【2006】96号文,要求保险公司从2007年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