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乐死的本质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乐;不是解决生还是死的问题,而是保证死的质量,从而获得有质量的生命,有尊严的生命;不是从生向死的转化,而是从痛苦向安乐的转化。安乐死立足于"优死"和死亡时"享受人道主义原则"优化死亡状态,使死亡安乐化。现代文明社会应尊重患者的生命权与个人选择自由,对患者以临终关怀。安乐死有其法理上的立法依据,而且从各个部门法角度分析也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法律不应回避安乐死,应当附有严格条件限制下让实施安乐死的行为合法化。  相似文献   

2.
法律冲突,俗称“依法打架”,主要是因立法冲突引起的。所谓立法冲突是指一国内部立法领域发生的立法权限和法律规范的冲突。政府采购立法冲突是指具有政府采购立法权的立法机关权限以及由这些机关制定的政府采购法律规范相互冲突。法律冲突具有普遍性,纵观世界法制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解决和遏制立法冲突,走向法制统一的历史。我国的法制建设,包括政府采购在内的立法活动也同样面临着立法冲突的困惑。当前,我国新生的政府采购法律冲突的事实告诉我们,解决和遏制我国政府采购立法冲突,保证我国新生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健康发展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今天政府采购当事人,尤其是政府采购立法部门和立法工作者肩上。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立法相对滞后.随着我国个人征信业的迅速发展,亟需在更高的法律规范层面对个人征信的有关法律问题做出规定或予以完善.文章对个人征信法制建设中的四个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俊山  哈晨路 《金卡工程》2009,13(6):121-121
立法权在国家权利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公众参与立法不但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谐社会,更能满足公民的立法参与权,有利于法律的贯彻实施。本文在界定了公众范围和立法宽泛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公众参与立法在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等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人代制度,加强听证制度建设、实施立法信息公开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征信立法取得了重大突破,因征信法律体系尚未形成,现行征信法律规范仍存在许多缺憾和不足。本文通过比较国外征信立法模式、透视国外典型国家征信立法特点,进而分析我国征信立法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我国征信法律体系的构建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对附赠式有奖销售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制体系,尽快地建立并完善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规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在着重分析了我国附赠式有奖销售在法律规制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元两级多层的立法体制,这种立法体制在建立之初为我国的法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他的各种问题也日渐浮现,尤其是限制法律解释的发展和完善,造成了法律解释的制定适用的混乱。本文旨在通过对立法体制对法律解释影响的角度来探究现行我国立法体制存在缺陷和不足,为立法体制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我国银行立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育 《西南金融》2003,(3):56-58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的法律变革必将成为中国银行业迎接WTO挑战的有力推动。但我国银行立法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的落后,导致现行银行立法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并制约了我国银行立法制度创新的能力。本认为,入世后我国银行立法应保持与WTO有关金融服务的基本法律原则的一致性,应服务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应确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9.
每个国家在选择自己的商法立法模式时,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并结合自己特有的法律文化传统来构建自己的商法体系。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事立法模式现状的基础上,对几类典型的商法立法模式进行了检讨,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制定商法典或商事通则的时机并未成熟,应抓住《民法典》的立法契机,采用将商事基本法律制度纳入其中,对于具体的商事法律制度,以另行制定单行法的方式加以规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BOT方式及中国利用BOT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硕 《金卡工程》2009,13(6):95-96
BOT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投资合作方式,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将成为今后我国引进外资投资于基础建设的重要方式。我国目前调整BOT方式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各地在实际运作中仍会遇到许多法律障碍,有的法律规范甚至与BOT投资方式相抵触,不利于BOT项目实施和发展。本文从:BOT方式的产生与发展;BOT投资方式特征;我国有关BOT方式的立法现状及立法障碍;对完善我国BOT法律制度的建议,这几个方面对BOT方式及在中国利用BOT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阐述,着重阐述了就BOT方式进行专门立法的必要性,以实现现行法律体系与BOT方式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巨灾保险法律制度为基础,探讨适合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是巨灾保险法律制度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考察世界各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的类型,借鉴巨灾保险先行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法治状况,总结出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比较可行的选择是采专项型立法模式,首先针对地震风险制定《地震保险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针对其他灾种的巨灾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对税收立法权限和程序等问题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目前尚无税收立法权限和税收基本法,有关税收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等散见于各单行法律、法规中,这给税收立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一是对税收立法权限没有系统、明确的法律规定,各单项法律的有关规定往往不协调,  相似文献   

13.
蔡炳福 《金卡工程》2009,13(3):240-24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时代的到来,经济和丈化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已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我国目前的有关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不够健全、不够完备等问题,因此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保障体系是一项紧迫的工作,鉴于此,笔者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在法律层面的制肘因素,并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立法提出了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宇飞 《征信》2022,40(4):38-45
我国社会信用立法采取地方先行立法之模式,但目前社会信用地方先行立法的适格主体范围仍较为模糊.厘清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社会信用事宜属于中央立法事项但非法律保留事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只有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方有权就社会信用进行地方先行立法,其余地方立法主体进行社会信用地方先行立法有越权之嫌.为此应以省级信用地方性法规统...  相似文献   

15.
吴学文 《新金融》2003,(11):39-42
中间业务已经成为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并列的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对之投以极大的法律关注实不为过.而法律关注的起点则是立法.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立法的现状 1、相关立法较多,但针对性立法较少 有关中间业务的立法除了我们熟悉的针对中间业务的专门性立法--2001年制定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之外,尚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多部法律法规涉及此问题.例如,<合同法>中有关于融资租赁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等规章.  相似文献   

16.
地方立法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地方立法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到对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处罚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对同一性质的行为进行处罚时应体现地区差异。就立法主体而言,考虑地区差异的主要功能在于使所立之法能够充分反映民意以及法律的更有效实施,切实保护人权。我国地方立法应当考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差异,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主张我国地方立法应当考虑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并对它的实施办法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雷舒越 《金卡工程》2009,13(11):125-125
安乐死作为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司法界。本文从人权、伦理、医学、法律等方面对生命权进行分析,认为法律不应当回避安乐死,应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将其制度化,以真正保障公民的生命权。  相似文献   

18.
法与金融理论认为法律是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我国转型时期的金融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体制改革,需要法律制度对金融改革的支持以及对改革成果的保护.所以法律制度时金融发展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它们的内在关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设计立法效率和司法效率两个指标来代表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状况,用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化两个指标来反映金融发展程度,实证检验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我国在转型时期的法律制度建设对金融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加强法制建设是促进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措施,尤其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提高立法效率;而金融发展如何由当前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化是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后配额时代,欧美实施的对华纺织品特保措施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而必须从国际法的视角对欧盟对华纺织品特保措施立法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从操作、诉讼、规则和立法等四个层面提出我国应对欧盟对华纺织品特保措施的法律策略.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私募基金在"地下"迅速地膨胀,因为未能取得合法地位,政府亦无力监管,导致在私募基金运作中存在大量问题.为促进我国投资基金业健康发展,在借鉴国外私募基金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我国立法机关应尽快进行私募基金相关立法,并对相关法律予以修订,以便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做到合法合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