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静 《南方金融》2007,(6):22-23,41
近年来,以英国为代表的原则导向监管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原则导向监管与规则导向监管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结果监管,在满足监管当局监管要求的同时,能更好地实现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目标,有效推动金融创新。目前,我国实施原则导向监管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需要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监管有效性、信息披露和金融环境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为转向原则导向监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银行监管中的原则导向所谓原则导向监管是相对于规制导向监管而言的。原则导向监管重点关注结果,规制导向监管则更关注过程。原则导向监管允许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如何更好地达到监管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独立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控制和管理制度措施,以便更好地兼顾业务发展目标和监管要求,而不是只为取悦监管当局。这种新监管理念特别注重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作用,强调识别和控制风险是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职  相似文献   

3.
银行监管改革是当前金融危机中的热点问题,尽管金融监管改革的最终尘埃落定尚需时日,但原则导向与市场纪律配合的改革指向却渐趋明朗。《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监管的纲领性文件,对实施原则导向监管和发挥市场纪律作用进行了明确要求。本文在厘清原则导向监管和市场纪律的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对我国实施有效银行监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原则导向与市场纪律——我国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监管改革是当前金融危机中的热点问题,尽管金融监管改革的最终尘埃落定尚需时日,但原则导向与市场纪律配合的改革指向却渐趋明朗.<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和<新资本协议>是国际银行监管的纲领性文件.对实施原则导向监管和发挥市场纪律作用进行了明确要求.本文在厘清原则导向监管和市场纪律的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对我国实施有效银行监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协调“三大监管关系”提升监管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处理好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为基础监管、合规性监管与风险为本监管"三大监管关系",是新形势下适应银行业改革发展和金融创新日新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从西方商业银行监管的风险控制、监管法制、监管目标、监管对象等要素出发,探析归纳了基于不同要素下的各自监管理念的演进原因及其过程。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法治等的历史差异以及金融理论的不断创新、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金融实践的不断探索,西方商业银行监管理念经历了从合规为本监管到资本为本监管与风险为本监管的转变,并存在着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导向监管、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机构导向监管与功能导向监管等差异。这些不同的监管理念有效地丰富了西方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完善了西方商业银行的监管体制,较好地强化了西方商业银行的监管,保护了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促进了西方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保险监管制度体系,前提是要明确符合风险导向原则的监管目标。保险监管就是风险监管,风险有什么构成,监管体系就应该有相应的构成。本文从界定风险概念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风险的主体、形成及传导规律和风险的构成,提出我国保险监管的"三层次"目标体系: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督促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完善行业治理,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8.
基于原则的监管(Principles-Based Regulation,PBR)是2002年以来欧美国家证券公司合规管理的新趋势,被西方业界广泛讨论并逐步付诸实践。对习惯于以规则为导向的传统而言,基于原则的监管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变革,其带来的激烈争议在所难免。我国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基于原则的监管已初现端倪,在外部监管方面可以适当借鉴;但对于证券公司的内部管理而言,则不宜立即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明康主席在2007年中国银监会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即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关系,规制导向监管与以原则为基础监管的关系,合规性监管与风险为本监管的关系,这一论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着眼于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四川银监局结合实际就如何处理这三大关系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周慕冰 《金融研究》2015,421(7):13-2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如何推动银行业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对监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银行监管工作,关键是要处理好十个关系:关于监管工作的目标,要坚持防范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关于监管工作的定位,要将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相结合;关于监管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要坚持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加强监管与鼓励创新相结合、注重监管的科学性与提高监管的艺术性相结合;关于监管的方式方法和具体要求,要注重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相结合、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国际标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及监管规制与监管实践相结合。只有正确处理好上述十个关系,才能进一步提高银行监管有效性,更好发挥金融这一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