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提出了出口退税中政策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地方政府间的出口退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与企业间的出口退税信息不对称,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提出了出口退税中政策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地方政府间的出口退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与企业问的出口退税信息不对称,并通过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陈小华 《广东财政》2003,(12):76-77
由于我国目前对一般贸易的出口退税政策,实行“免、抵、退”和“先征后退”两种办法,并采用以预算计划指标来控制出口退税的数量和进度。造成出口企业退税不及时和实际退税数量小于应退税数量。规模越来越大,使出口退税政策在助推企业扩大出口的力度和效果上与确定出口退税政策的初衷相比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4.
税收中性原则要求出口退税"征多少退多少";出口退税对税收和经济增长有推进器作用,WTO允许成员国推行出口退税政策.我国出口退税制度设计不够合理;出口退税政策目前在中国缺乏高效发挥作用的环境.为此,应当对增值税进行改革;扩大退税范围;提高按计划退税的效用,建立出口退税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担的利益机制;建立由税务部门、海关、银行、外汇管理机制向其提供信息的综合型税务信息库,并在信息库中安装"预警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5.
完善退税机制促进外贸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增值税分配体制是产生出口欠退税问题的根源,而出口退税的指标管理制度是产生出口退欠税问题的直接原因。完善措施有三:一是改革增值税的分配体制,逐步取消预算对退税的指标管理;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三是解决退税资金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出口货物退(免)税”和“出口供货企业超税负结算退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退税方式。“出口货物退(免)税”或称“出口退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它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一种税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出口供货企业超税负结算退税”或称“出口供货结算退税”,是在出口货物使用增值税税收专用缴款书管理办法后,将出口货物的供货企业开具“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时预缴税金的多缴部分结算退还给供货企业的一种退税方式。它是国家为加强出口退税管理,防范骗取退税犯罪行为的发生而采取的一项税收措施。“出口退税”和“出口供货结算退税”至少在五个方面存在不同:1、货物销售方不同。“出口退税”的货物销售方为有出口经营权的出口企业;“结算退税”的货物销售方为生产企业或农产品收购单位;2、购货方不同。“出口退税”的购货方为外商;“结算退税”的购货方为出口企业。3、退还的税款性质不同。“出口退税”退还的是出口货物在国内各个环节形成的增值税或消费税;“结算退税”退还的是供货企业多缴的税款。4、退税款的计算依据不同。“出口退税”是按出口货物离...  相似文献   

7.
一、退(免)税政策基本相同 我国的出口货物退(免)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采取出口退税和免税相结合的政策。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销售环节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退税是指对货物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收负担(指前道环节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及收购货物负担的消费税)。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予以退还。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均分为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及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等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出口退税制度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制度是国际惯例,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实践表明,出口退税政策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外贸体制改革和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多年的运行,退税制度也逐步显现了一些现行体制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出口退税资金无法及时到位,欠退税问题十分严重的问题,已经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和对外贸易发展,给国家财政、金融运行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9.
对出口退税主体的争议、使用了“失控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是外贸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时特别需要防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张德超 《财会学习》2018,(21):150-151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的外贸情况,对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现状、政策变化以及实务管控中会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希望能够从制定完善的出口退税内控措施,加强对出口退税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沟通合作,及时反馈信息等方面帮助外贸企业、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人员,在办理出口退税过程中抓住工作的核心,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升退税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出口退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两类委托代理关系:税务机关与外贸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及中央政府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不对称信息现象的存在使得出口退税管理难以达到优化状态。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出口退税管理的行为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可以找到均衡条件下影响代理人最优努力水平的各项因素,从激励约束机制设计角度探讨如何改进现行出口退税管理,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新一轮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探讨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我国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对解决退税拖欠问题、调整出口贸易结构、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等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出口企业应做以下工作:顺应政策导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多种贸易形式;充分挖掘内部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出口退税在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正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政策采取各种手段骗取出口退税,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弱化了出口退税的杠杆作用。本文从当前我国出口骗税的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增值税制度、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体系、建立协调机制和加大惩治力度等治理出口骗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出口退税受一国经济体制、贸易策略、外汇政策、财税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出口退税纳入宏观视野,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恰当地给出口退税定位,才能使设计出的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文章分析了宏观背景下出口退税的影响因素,并对如何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出口退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根据商品税的消费地课征原则和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应对出口商品实行彻底退税.然而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要求我们对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做出反思,选择有差别的出口退税率,实行适度退税.  相似文献   

16.
运用干预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都有显著的负影响。因此,建议在保护产业和鼓励出口的政策方面,要进行有差别、有层次的政策选择,并尽量减轻政府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信息,采用双差法①研究了其中936种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负转嫁情况,得出我国出口商品税负前转水平不高,且在各大类商品内部税负转嫁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同时,本文还从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商品价格影响的视角考量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并对优化我国出口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纺织品的出口,并带动了国内纺织业的发展,但因其存在的高退税率、频繁变动性等弊端,产生了外部贸易摩擦趋多、出口骗税严重、行业发展模式不健康等不利影响,必须对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我国1994~2005年出口增长率与出口退税综合退税比率、退税兑现比例之间经验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出口退税的充分性和及时性对出口增长率都有明显的影响。虽然出口退税的充分性作为调节进出口贸易差额的政策工具十分有效,但退税率调整的当年或次年往往会引起出口增长率的大起大落,自营出口增长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国家可以通过扩大资源类产品进口的方法来减少进出口贸易顺差,对一般性商品出口仍应坚持“征多少、退多少”、按征税率退税的中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王君斌  刘河北 《金融研究》2021,498(12):152-169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本文以中美贸易为例,探讨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在稳就业、稳外贸以及应对贸易摩擦中的作用机制。首先基于1994-2020年季度数据发现:中国就业的波动较平稳;净出口则呈现高波动特征;中国就业和净出口呈现弱顺周期。这些周期特征与其他国家存在显著差异。其次构建了一个含有不完全金融市场和价格不完全传递的对称两国开放经济DSGE模型,数值模拟发现:在本国出口退税冲击和它国技术冲击下,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中国就业和净出口的周期特征,其中财富效应和由贸易条件变化引起的支出转移效应是主要的内在传导机制。借助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反事实实验发现:中国单方面提高1%出口退税时,中国就业增长0.05%,净出口增长0.28%,呈现较强持续性,提高出口退税能够稳就业和稳外贸;当中国提高1%出口退税和美国提高1%进口关税时,中国就业增长0.03%,净出口增长0.16%,呈现较强持续性,勒纳中性不成立,此时出口退税在稳就业和稳外贸中的作用尽管有所削弱,但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