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谢遥 《当代金融研究》2021,2021(2):104-123
法律地理学不是“陡然出世”的研究领域。其沿着关联性脉络与辩证性脉络发展,核心是研究“人—法律—地”的学问。法律地理学有着反思空间排斥现象的制度原因、阐释“城市与乡村”“省域与市域、县域”等具体空间的规范性意涵、深化地方法治建设等功能。法律地理学的关键范畴是空间正义、城市权利、尺度、身份和边界,研究方法主要是“行为—结构”分析与“双重想象”。  相似文献   

2.
3.
空间,维数,多维空间等是我们熟悉的概念,同时又是我们难理解的概念,因为我们很难用现实理论去解释中的一些神秘现象,多维空间是否存在?这一问题的答案已不重要,关键是其理论为我们所用,能解决实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筑的灵魂在于空间,而共享空间又是建筑空间里较为活跃的部分。当代建筑共享空间在实践上早己超越了波特曼的酒店中庭理论。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共享空间设计的因素,然后探讨了当代建筑共享空间形态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6.
周凯  刘帅 《投资研究》2013,(1):75-88
考虑到空间因素在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中的作用,本文运用前沿的空间分析技术考察了2000~2010年间我国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质性特征,空间集聚和空间集群特征明显,但集聚力量较弱。通过单变量和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得出中心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邻近地区经济增长以及邻近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集聚与中心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模式。在空间相关性分析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滞后(SLM)和空间误差(SEM)的空间分析模型证实了金融资源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珠三角区域九大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关联为背景,利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全域和局域对珠三角九大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关系进行空间计量回归,在全域回归分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广深两地局域存在的产业结构调整动态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从全域空间计量的参数估计和分析结论来看,变量消费、产业结构初始值、人均GDP、技术进步率和政府干预显著,其余变量则不显著;进一步的GWR局域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初始值、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干预等因素,对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均显示出异质性。基于这两方面的分析,为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云南省16个地州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进而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云南省2000-2007年人均GDP的b-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各地区人均GDP的存在空间自相关;将空间计量经济方法与传统OLS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空间计量经济方法的拟合优度更好,解释力更强.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从金融地理学角度诠释了金融活动的聚集,并以空间差异、空间过程、空间相互作用为线索,深刻剖析天津创建区域金融中心的地理学基础并进行实证分析。优越而独特的地域条件决定了京津之间具有鲜明的金融职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和金融外部空间效应.实证结果也验证了天津在“信息流”上具备了金融聚集的功能。不过,天津若想尽快实现北方金融中心这一定位,还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朱霆 《时代金融》2011,(12):164
在我国,产业集群主要指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不同规模等级且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2.
朱霆 《云南金融》2011,(4X):164-164
在我国,产业集群主要指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不同规模等级且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和邻近地区的碳生产率。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增长极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来提高碳生产率。第三,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的衰减边界为1000km。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及邻近地区的碳生产率,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无明显影响,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提高了本地区碳生产率并降低了邻近地区碳生产率。数字经济发达省份的数字经济对数字经济欠发达省份的碳生产率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2005-2009年的省际数据进行分析来检验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各地区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现,股票市场的发展比银行信贷的增长更能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绿色金融作为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对达成双碳目标、推动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探究绿色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空间视角,阐述绿色金融影响碳排放效率的途径,其次通过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测算了各省份碳排放效率,运用熵值法测算了各省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最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本地的碳排放效率,而且对临近省份的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应优化完善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能力,创新绿色能源技术,加强地区间协作以促进节能减排,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1978-2009年数据为样本,以金融相关比率作为衡量指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研究。Moran’s指数的测算表明,中国金融发展在大部分年份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相关性;Moran散点图表明中国金融发展空间辐射作用呈现下降趋势,且存在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和时间的双维度上对我国30个省市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财政支出对相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在空间维度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即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对相邻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高的正向溢出影响,而东部地区的空间负外部性更明显;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倒U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方法,依据31个省域1987~2010年的统计数据,借助空间计量软件OpenGeoda,对我国FDI空间相关及收敛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FDI空间相关性存在,FDI聚集遵循"东高西低,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FDI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存在,并具备区域性与阶段性特征,纳入空间溢出效应的回归结果更加稳健与科学;空间因素影响下的FDI收敛机制存在区域差异,三大地带均存在"空间俱乐部"收敛;经济发展、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成本、税收优惠政策均对FDI收敛抑或发散施加影响,但作用强度、方向及模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