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财政职能必然要进行相应转换。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财政职能要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转变,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高效的宏观调控、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地方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基石,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转换财政职能,对地方公共财政进行合理定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的经验、现实选择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政分权体制是经济转型的出发点和重要保障。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从行政性分权到经济性分权再到机制性分权的历程,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博弈关系及其激励约束机制。本文认为,我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演进具有内生性,伴随着经济转型而展开。现阶段虽仍未达到最优分权程度,但趋势是向行政集权下的机制性分权转型。今后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思路应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改革政府间事权划分方式,明确辖区政府财政责任机制,实行多样化的省以下财政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我国于1994年实行的由财政包干体制向分级分税的财政体制转变的改革,是一次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的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这次改革有其自身特定的时代背景,是在特定的经济条件和制度环境下发生的,具有改革逻辑上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论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是当前财政的热点话题,但理论界对于民生财政的研究仍然很不系统。本文认为,民生财政是中国特色语境下的财政运行模式表达方式,民生财政体制的构建要与当前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相联系。民生财政体制改革要注重制度化,致力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深层次问题,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带动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5.
补拙 《金融研究》1980,(3):16-19
我国现行财政金融体制、可以用"大财政,小银行"六个字来概括。其主要特点是:为适应单一计划经济的需要,单纯依靠财政工具。国家财政高度集中,统收统支,财政分配范围很大,银行贷款范围很小。基本建设资金安排只有国家财政一条渠道,扩大再生产的任务由财政一家承担。财政银行实行资金分口管理的原则:经济建设资金(包括基本建设和流动资金),均由财政集中分配,统一调拨解决,只许银行向企业贷放一部分临时性、季节性需要的流动资金。这种财政金融体制,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学来的,属于以苏联为代表的集权型财政金融体制。在我国建国初期,这种体制还是基本适用的,因为它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将有限的资源动员起来。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完善和成熟,使我国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开始寄托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在通过市场注入活力的过程中,文化建设和发展对财政支持有着更高要求和更多依赖,既需要财政投入适应不断提高和丰富的文化需求,又需要财政支持方式、管理体制等适应文化发展的市场化。强化"文化财政"概念,积极推动财政体制与文化发展相适应,既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是"吃饭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的内在体制性需求。在文化财政支持体制的构建中,财政支持的系统性、主动性、引导性是基本内涵,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则是财政支持的两个基本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金融风险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呈现高度的相关性,探讨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的相互关系、金融风险财政化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与化解,不仅有助于为人们提供实现自己有目的的活动选择相对更好的实现方式或路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尽量减少风险、增加确定性、节约活动成本并提高其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8.
财政对农业投入,既要增量,又要严管赵秀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阶段。财政如何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换职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协调地发展,是各级财政面临的一个既现...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中,对财政体系的界定问题历来存在较大分歧。把财政体系划分为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国家信用、国营企业财务四环节的观点占统治地位。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在国家职能范围及由其决定的财政分配活动的范围、方式及与此紧密联系的财政体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合理地重新界定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民国时期历届政府虽然在民主政治改革方面举步维艰、乏善可陈,但在财税体制方面都借鉴西方,坚持了近代市场经济趋向的改革,近代财税体制不断完善。民初,继晚清清理财政试行分税制之后,开始尝试正式划分国地税,但较完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直到抗战结束后才确立,由此中央财政由割裂渐趋统一,地方财政由混乱渐趋规范,促进了我国财税体制的现代化。一、从初创到确立:民国时期分  相似文献   

11.
潘宁  刘彩丽 《山西财税》2007,(12):43-44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效政府 在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定位下,完善地方财政体制将会遇到强大的体制性障碍。因此,只有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才能打破体制性障碍,为完善地方财政体制提供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财政的内涵和管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尤其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的初步建立,使财政监督在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财政职能中不可或缺的职能之一,财政监督正日渐融入到财政管理和改革之中,服从和服务于财政管理和改革,并为财政管理与财政改革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部地区财政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财政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必须随经济转型的深化、经济市场化的推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中部地区公共财政建设:以公共财政为出发点,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财政收入制度和公共财政支出制度;创新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省城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与市、县相比,城区财政体制还不尽完善,城区财政运行的困难也较为突出。现行按隶属关系和按税种划分收入并存的城区财政体制,市与城区在收支划分上不尽完善,其主要原因一是城区财力与事权不匹配;二是市与区间财政体制不规范,部分市与区体制改革滞后。应从城区财力与事权匹配入手,调整城区域内财力配置格局,以省适当下放财力为先导,吸引市级财力向城区倾斜,进一步理顺城区财政体制,以调动城区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壮大城区财政实力,实现城区财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财政可持续性是指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财政存续状态和能力。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阶段,变化中的经济对财政也会产生巨大影响,财政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保证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服务功能是财政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此,本文以财政现状为基础对我国的财政可持续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国家财政在10年改革中与时俱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不可逆转之势,磅礴发展,向纵深推进,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国家财政始终站在改革的前列,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特别是近10年的财政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这10年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财政体制、新的财政模式、新的财政运行机制的10年,是财政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各项事业协  相似文献   

17.
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想法钟红菲一、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原则财政管理体制由分级包干改为分税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关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分税制改革直接关系到中央和地方利益格局的调整,因而各方均很关注,如何正确处理中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财政部推出了较大力度的公共财政体制模式的改革,开启了我国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序幕,也加快了财政改革的步伐。那么,这次财政改革究竟是在原有理论和体制上的修补即改良式的改革,还是对原有理论和体制的变革即革命式的改革?本文从现有理论出发,结合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文章论述阐明了我国的财政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革命,而非改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收集省级财政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支出等数据,对财政数字化转型进行较为科学的衡量,并实证研究财政数字化转型对公共支出结构优化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财政数字化转型可以优化公共支出结构,该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提高财政透明度和促进财政盈余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人大监督弱和财政压力大的地区,财政数字化转型对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作用更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财政数字化转型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效应、作用机理和情境差异,可以为如何更好推动财政数字化转型、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上海会计》2008,(2):15-18
财政体制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总和,它由五个主要内容组成:支出责任的划分(事权划分)、收入划分、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财政支出标准的确定权、税种权与非税收入的确定权。我国财政体制从1980年确定“分灶吃饭”的分配体制,到1994年,推出了“分税制”。上海则在2004年实行了“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财力”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