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用评级,也称资信评级或资信评估,是指专业评估机构利用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对评估对象的信用风险进行调查、分析、测定和综合评定,并出特定的符号,直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总体信用水平。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国民经济的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信用评级是国民经济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信用评估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开展信用评级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级起源于金融市场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需求。与美国相比,欧洲信用评级业的起步较晚。本文对欧洲评级机构的发展和监管演变进行了分析,对欧美评级监管框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外评级的研究将有益于我国信用评级的规范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我国债券信用评级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军  李新 《中国金融》2006,(7):56-57
我国债券信用评级是伴随着企业债券的发行而产生的。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对企业债券及评级进行统一管理。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极大推动了债券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今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整个债券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债券信用评级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史庭怡 《中国外资》2009,(10):153-154
信用评级的披露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存在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与国外成熟的信用评级机制相比较.总结了我国监管部门在历年制定的信用评级披露方面的要求,指出我国监管部门在信用评级披露方面正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与存在的问题相对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影响信用评级市场发展与评级产品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和评级产品应用受制于法律法规不完善、评级管理不统一、评级需求失衡、制度机制不协调等因素。应加快信用评级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明确信用评级市场的地位与作用,理顺监管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信用评级产品应用的政策扶持,提高信用评级市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信用评级机构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即如何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进行认可。本文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的相关实践经验进行综述、比较、归纳后,结合我国内地信用评级市场的现实情况,提出从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法律法规、建立统一、动态的信用评级机构认可标准等方面着手.构建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  相似文献   

7.
郭俊丽 《征信》2016,(12):57-58
以安阳市为例,通过对信贷市场评级现状、需求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建议从信用评级模式选择、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体系构建、外部信用评级结果运用的政策推动、推行灵活定价模式和费用减免政策、加强评级机构市场化运作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信贷市场信用评级.  相似文献   

8.
屈筱茜  朱合洪  颜凌 《征信》2011,(2):45-47
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主要分为银行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外部信用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公信力有待建立,相关立法必须明确.为推动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发展,应从制度上引导内外部评级相结合,建立健全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制度规范,加强对信用评级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新书速递     
《现代商业银行》2013,(5):96-96
2011年8月S目标准普尔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引起世界一片哗然,而后是日本、欧洲各国,下调信用级别的新闻接连不断。那么,为何信用评级机构在全球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它们采用的评级方法和机制是否合理?信用评级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国家和利益集团的秘密?若评级失公,谁来保护我们的信用?中国的企业为何在海外发债成本比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债成本耍高很多?《评级真相》一书从三大评级巨头对欧洲发难导致欧债危机步步升级开始,对信用评级、评级机构进行深入剖析,解释了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信用评级的中国和世界现状,揭露了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的背后较量。在新一轮世界经济较量中,中国的信用评级业如何发展,如何与美国三大信用评级巨头进行博弈,如何与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国家进行联合,《评级真桕》一书给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全球化与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不断推进,投资者越来越依赖市场信誉好、公信力高的评级结果来开展金融业务,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主动开放需求与被动开放压力不断增大。从国内实践情况看,当前不论是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熊猫债,还是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都很少使用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结果,这反映出我国评级行业话语权和公信力不足,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和发展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形势、大背景下,探索如何做好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美国家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标准以及信用评级影响力等多角度对中美国家信用评级状况进行了比较。指出中美国家信用评级存在分歧并且都具有主观性,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是市场长期选择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寡头特征,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作为新生事物出现不久,尚待发展。中美国家信用评级的标准具有显著的不同,因此评级结果也有差异。从效果上讲,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具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美国国家信用评级结果变动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显著,且短期内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品种和交易主体及规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评级业基础薄弱、准入门槛低,评级机构众多,信用评级的结果缺乏公信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本文将对我国信用债券的评级质量进行探讨,分析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评级业的收费模式和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娟 《中国金融》2006,(16):28-29
信用评级是专业信用评级机构运用科学的评级方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受评企业或债项的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级,并用信用等级加以反映。信用评级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信用”。对此我们可以从评级机构“能力”和“意愿”两方面进行分析。信用评级机构获取信息的能力、科学的评级方法、规范的评级程序以及合格的信用分析师,是其市场公信力逐步树立的基础。但就评级机构“意愿”来讲,有观点认为向被评级者收费这种模式存在制度性缺陷,使得其“意愿”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发展信用评级市场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翁国华 《上海金融》2006,(12):72-74
文章认为,在发展信用评级市场过程中,尚有信用评级的市场定位、信用评级的监管架构、信用评级的收费制度、信用评级的发展模式四个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见解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构建信用评级中的财务分析新框架:一个现金流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分析是信用评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比较国内外主要信用评级机构的财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明确了当前信用评级工作中财务分析框架的缺陷,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重构的方向是以现金流预测理论为基础,建立以“现金流”为核心评价内容的评级行业统一的财务分析新框架.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评级的披露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存在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与国外成熟的信用评级机制相比较,总结了我国监管部门在历年制定的信用评级披露方面的要求,指出我国监管部门在信用评级披露方面正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与存在的问题相对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功”与“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成为舆论指责的焦点。毫无疑问,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对此次金融危机负有失察的责任,然而,信息获得的相对有限性,基于历史、模拟的情景假设也令评级方式存在着客观局限。如何恢复信用评级机构受损的社会公信力,文章从变革评级机构内部治理机制和加强政府对信用评级业的监管两个方面提出建议,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应坚持“政府驱动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信用评级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莉 《海南金融》2002,(9):9-12
巴塞尔委员会在2001年1月颁布了巴塞尔协议新框架,针对1988年巴塞尔协议执行中表现出来的缺陷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我国在信用评级方面与新协议的要求差距明显,突出表现在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两个方面,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系统的现状,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曾宏  张晶 《西南金融》2007,(9):57-58
引导评级业健康发展,是当前加强征信市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定位和设计中国评级业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民族品牌信用评级机构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站在战略高度去重新认识国内评级行业的发展,提出审慎对待外资评级机构的引入,结合实践分析当前培育民族民牌信用评级机构面临的制约因素。最后,以“规范和发展”为目标,提出当前我国大力扶持具有成长潜力的民族品牌信用评级机构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评级标准的要点及国内外相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在中央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指导下,信用评级业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征信管理局,陆续出台了有关信用评级的政策规章?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金融行业标准《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JR/T0030—2006),包括信用评级主体规范、信用评级业务规范、信用评级业务管理规范等三方面的内容。这是继2006年3月国内第一部规范评级机构业务行为的部门规章《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银发[2006]9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又一管理信用评级业的重要件,是对“指导意见”的深化和细化,必将对中国信用评级业的规范发展起到里程碑意义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