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较为重视人民币业务的流动性管理,对外汇流动性管理的认识较为薄弱,尤其是缺乏一套对外汇流动性状况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因为不少中资机构投资了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国内外汇资产的安全和流动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了解金融机构境外投资风险状况,于2009年初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金融机构报送外汇资产负债统计报表的通知》,为我们进一步开展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此,本课题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并根据外汇监管的要求,在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旨在反应商业银行外汇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体系,以有效评估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  相似文献   

2.
一旦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囤积现象,商业银行流动性供给这一核心职能就难以发挥作用。中国银行体系的存贷差高达约30万亿,大量流动性资产留存于银行体系不仅会降低银行经营效率,更会导致实体市场中流动性紧张。本文引入外汇占款、证券市场月度筹资额、现金需求比率、储蓄倾向和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等指标,利用VAR模型对流动性囤积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商业银行体系过度囤积流动性的对策,包括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全面提升银行业的流动性管理水平,扩大内需,适当降低储蓄率等。  相似文献   

3.
黄鑫冬 《银行家》2014,(4):11-15
正外汇占款和银行资产负债调整是影响流动性松紧的两大因素。同业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调整的重要手段。同业业务导致的资金高杠杆,能够很好地解释2013年下半年资金易紧难松的格局。然而整个金融市场正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之中,流动性分析框架也需要与时俱进。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商业银行行为的变局,以及未来流动性可能的演变之路。银行资产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化,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同样在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行为体现出两大特征,其一是资产负债结构调  相似文献   

4.
刘姝威 《新金融》1996,(12):27-29
李伟是C银行资金部经理。C银行资金部管理6.16 亿美元的外汇资产,其中代理客户管理4亿美元,2.16亿美元是本行的外汇流动性资产组合。资金部用资产管理技术管理4亿美元的信托资产,用流动性资产组合技术管理2.16亿美元的本行外汇流动性资产组合。 按照合同,C银行代理客户管理4亿美元的外汇资产,每半年向客户支付一次利息,利息率是LIBOR(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加1.5个百分点。资金部不仅要保证这部分资产的安全性,而且必须保证达到最低收益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中央银行最优流动性管理和银行最优流动性资产持有量的差异,认为中央银行应当约束外生的固定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重,这一比重应显著高于银行自身的最优化决策。但目前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时点性较强,难以及时、准确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重变化及由此形成的潜在流动性风险。据此设计一套流动性监测指标,通过每日监测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比重的变化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并通过实证检验其有效性,为有效监测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变化和风险波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2014,(4):10
正编者按:过去一年,过度依赖同业业务扩充规模、银行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银行资产流动性减低等风险威胁着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银行间市场出现的阶段性流动性紧张、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现象暴露了我国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流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管理层的重视。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膨胀。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从2006年到2013年同业员债比从6.6%上升到13.4%,一些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甚至超过1/3。而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不仅关平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而且对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都至关重要。事实上,经过2013年几次阶段性流动性偏紧的状况以后,央行也在不断地推出创新的管理工具来管理流动性。比如2013年推出的用SL0(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SLF(常设借贷便利)等来调节流动性。而外汇占款同样是影响流动性的关键因素,根据理论及经验,外汇占款应该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近期却出现了与之相悖的现象,二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紊乱。究竟2014年流动性将何去何从,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发表几篇券商研究员的分析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张琳 《投资研究》2015,(2):58-67
本文运用我国84家商业银行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银行资产流动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均表明,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对经营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而且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最大化意义上的最优流动性资产占比高于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本文结论支持了对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实施更为严格的流动性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商业银行要在保证一定的盈利水平下,对资产与负债结构进行有效地匹配,防范流动性风险,避免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非预期变化产生的流动性问题,使银行面临支付困难或流动性过剩压力。在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直是金融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胡晓帆 《金融会计》2014,(10):53-59
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下降、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大、外汇占款变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2014年以来,伴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存款规模累积效应增大及2014年银监会流动性监管新规出台等综合性因素影响,银行体系中短期内流动性紧张压力将进一步加剧,笔者根据形势分析预判未来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压力将有增无减,建议从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经验教训、商业银行自身、银行管理机构、宏观经济层面加强流动性监管,为我国利率市场化和经济改革创造平稳环境。  相似文献   

10.
银行愿意用流动性资产形式保持自己投资基于如下心理因素:在一定的资产总量下,银行的流动性偏好越强,对中长期资产要求的流动性溢价水平就越高,贷款利率定价就越高。当前,商业银行持有大量流动性资产和中长期贷款的低流动性溢价并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选择行为,受来自于央行的政策压力的影响大于来自于市场的经济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际银行业在长期浮动汇率的实践中积累出一套成熟而完善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经验做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而2005年7月以来央行出台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外汇市场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会计风险及外汇交易风险随之增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应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制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娟 《金融论坛》2006,11(11):58-63
国际银行业在长期浮动汇率的实践中积累出一套成熟而完善的防范汇率风险的经验做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得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而2005年7月以来央行出台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展外汇市场的举措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会计风险及外汇交易风险随之增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更应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尽快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13.
结售汇业务是我国外汇指定银行开办的一项重要的外汇业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汇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与修订,结售汇业务政策也产生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历年来结售汇政策的变化要点进行梳理,分析政策变化对银行结售汇业务风险的影响,最后对银行如何控制结售汇业务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Because of recent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balance sheets of banks, regulatory changes in the risk-based capital requirements, and the recent adoption of mark-to-market accounting changes, interest rate risk remain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commercial banks and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concern. Market, interest rate, and foreign exchange risk are estimated for a sample of commercial banks using ordinary least squares from 1986 to 1991. Consistent with earlier studies, the estimated coefficients continue to be unstable. We find that interest rate risk decreases and foreign exchange risk increases. Moreover, the results differ depending on practices of the bank (money center, superregional, or regional). We find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earlier studies that theorize foreign exchange risk is explained by unhedged foreign loan exposure.  相似文献   

15.
李志刚 《金融论坛》2004,9(4):51-56
从目前情况看,不良资产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障碍.根据国际经验,对不良资产处置损失补偿的方式主要有国家财政承担、中央银行承担、商业银行自身承担、第三方资金注入及发行货币,其中政府资金是主要来源.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现有国家财政能力、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实力、商业银行自身财务能力以及社会投资趋势的情况下,提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损失补偿要采取合理分担、多种渠道实施的方式来进行,即通过增发国债、中央银行动用外汇储备、商业银行自身消化、引入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共同承担不良资产处置损失,为其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思路、背景及具体路径,并提出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核心,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外汇市场改革与建设是前提条件和市场基础,认为应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市场化进程,并大力培育境内外汇市场,最终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综合改革将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汇率风险、国际化及其业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风险管理方式以及业务发展战略,以积极应对并把握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路径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思路、背景及具体路径,并提出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核心,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外汇市场改革与建设是前提条件和市场基础,认为应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市场化进程,并大力培育境内外汇市场,最终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综合改革将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汇率风险、国际化及其业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风险管理方式以及业务发展战略,以积极应对并把握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调节国际收支效果的显现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走势曲折反复,人民币汇率逐渐向均衡水平靠拢,促使企业转变长期以来的汇率预期,着手修复自身资产负债货币错配。这一过程也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货币结构带来显著变化,增加了商业银行本外币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对此,商业银行应通过完善自身资产负债管理方式,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9.
从汇率制度角度透视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目的在于为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通过对“三元悖论”理论的解读和1998~2006年各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与汇率制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即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存差的扩大,造成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基于上述研究,作者提出了如下相关建议:完善我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其他政策改革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20.
从汇率制度视角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李成  姜柳 《金融论坛》2006,11(9):54-58
从汇率制度角度透视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目的在于为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通过对“三元悖论”理论的解读和1998~2006年各季度数据的实证检验,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与汇率制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即在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存差的扩大,造成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基于上述研究,作者提出了如下相关建议:完善我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其他政策改革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