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规范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制定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执行,本文试图对中美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2000年4月27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是对或有事项进行详细规范的具体会计准则;台湾省则曾在1987年有过一个《财务会计准则公报-或有事项及期后事项之处理准则》。两者都是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进行规范的会计准则,但却存在很多差异。而其中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两者所依据的会计报表基础观念不同,企业会计准则依据的是资产负债观,财务会计准则公报依据的是收入费有观。这两种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资产负债观视会计为一种计量资产和负债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定期和经常地估价来计量各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乃至整个企业的价值,因此认为企业净资产的保持和增值是衡量企业的主要指标,并通过资产负债表加以反映,损益表的确定仅是计价过程的一个副产品。而收入费用观则认为收益指标是衡量企业的主要指标,将会计视为一个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过程,其真正的不在于确定企业的价值,而在于确定一定的时期的收益,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3.
一、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一)或有事项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定义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按其预计结果可以分为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二)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1.或有事项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准则》)明确指出,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企业应将其确  相似文献   

4.
或有事项曾一度称为意外事项,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对其进行会计处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999年10月修订通过的《会计法》第十九条规定:“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2000年4月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规范了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迄今为止,都没有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出过规定。但是,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对或有事项准则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或有事项对企业产生的影响,从财务状况方面来看可能形成资产和负债或形成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从经营成果方面来看可能带来利得和损失,或或有利得和或有损失。我国会计准则比较关注资产负债表,或有事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从财务状况方面规范或有事项的确认和披露所使用的核心主是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都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都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二是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对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有事项具体会计准则中依据对应概率划分为基本规定、很可能、或有事项具体会计准则中依据对应概率划分为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与极小可能等四个档次,基于这一划分,或有事项、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关系可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在2000年6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它使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本文试从谨慎性原则角度讨论或有事项准则对我国会计理论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0年4月我国首次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在制定新的准则体系中,对此准则又进行了修改,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包括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或有资产的内涵,诸如对方侵犯了专利权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对方造成污染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等等。我国目前不确认核算或有资产事项。或有负债即预计负债,确认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两个条件是: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常见的或有负债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预计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损失、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固定资产和矿区权益弃置义务等。本文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对预计负债的审计依据、方法和具体会计处理方式,并说明了各种情况下预计负债的确认、估价、计提和转销问题,为审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0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或有事项的空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业务起到了规范作用。而2006年我国颁布的与国际会计准则日益趋同的  相似文献   

9.
周英虎 《上海会计》2010,(11):27-29
或有事项准则是为了规范企业相关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而出台的一项企业会计准则。但是就或有事项的定义及相关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着值得商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拟就四个与或有事项有关问题谈点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或有事项,作为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种特定的经济事项,在实质上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长久以来,由于相关评估准则和规范未出台或不完备,导致评估实务中,对或有事项的评估确认与计量尚无明确规定.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条款,是对或有事项在评估中进行分类确认与计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PREFACE/前言《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范了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及其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也列举了大量的例题。然而,在企业实践中,总会出现会计准则规范之外的事项,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就成为现实问题。本文拟就企业先行购置固定资产而后取得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进行探讨以期对企业实践有所启发,同时希望推动现行会计准则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税收征纳》2005,(6):32-33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企业应当将其作为负债:(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符合上述确认条件的负债,在会计核算时,应在确认负债的同时,确认当期损失。  相似文献   

13.
张楠 《财会学习》2005,(5):58-59
2000年4月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作出了规范。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保险公司对外或有负债概况(一)保险公司对外或有负债的内容及种类《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因此,或有负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或有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2)或有负债结果只  相似文献   

15.
王敬兵 《会计师》2014,(2):18-19
《企业会计准则》认为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不会产生新的资产或负债,且通常不具备经济实质,对价通常是不公允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IAS)趋同的大趋势下,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适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但如果被合并方账面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双方按公允价值进行交易,必然会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核算失真的问题、利润表失真的问题以及合并报表难以抵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年报看《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松 《上海会计》2001,(12):51-52
任何一项准则在执行的初期总会遇到一些问题。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也是这样,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对上市公司执行《或有事项准则》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给予剖析,笔者选取了176家上市公司作为调查对象,年报信息全部来自www.sse.com.cn网站。  相似文献   

17.
2000年4月27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是大陆第一个对或有事项进行详细规范的具体会计准则,台湾早在1987年9月15日即颁布了《财务会计公报-或有事项及期后事项之处理准则》。它们都是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进行规范的会计准则,但却存在很多差异,而其中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二者所依据的会计报表基础观念不同,大陆依据的是资产负债观,台湾依据的是收入费用观。这两种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资产负债观视会计为一种计量资产和负债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定期和经常地估价来计量各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乃至整个企业的价值,因此认为企业净资产的保持和增值是衡量企业的主要指标,并资产负债表加以反映,损益表的确定仅是计价过程的一个副产品。而收入费用观则认为收益指标是衡量企业的主要指标,将会计视为一个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过程,其真正目的不在于确定企业的价值,而在于确定一定时期的收益,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并不代表整个企业以及企业呼种资源的真实价值,在这种观念下,资产负债表被用来汇集配比过程剩下的等待配比的项目,成为配比过程的“垃圾箱”。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发布并付诸实施的,无论企业自主选择执行还是被强制要求执行,均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一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第38号准则)的要求进行首次执行日的追溯调整,除第38号准则所规定的十五项追溯事项外,其他事项均豁免追溯调整。然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入执行层面后,经过实践的检验,人们发现第38号准则所规定的部分追溯调整事项从技术层面尚存在考虑欠周全的迹象,为确保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顺畅执行,相关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通过发布后续规定的方式来加以补台。本文拟对第38号准则所规定的考虑欠周全的追溯调整事项加以具体剖析,以期提示人们对这些追溯调整事项的关注,进而确保首次执行日追溯调整的顺畅实施。需说明的是,本文观点纯属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9.
谈谈或有事项及其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已于去年7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中实施.该准则比较全面地规定了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的审计谈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 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 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企 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规定,为 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将或有事项分为 三种情况:(1)或有资产;(2)或有 负债;(3)可确认为负债(或资产)的 或有事项。三种情况互不包括,并且 只有第三种情况才可进行账务处理(即确认为“预计负债”),前两种情况 只是在必要时予以披露而不进行账务 处理,这一点对正确理解或有事项非 常重要。 一、或有资产 或有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 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