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当前全球变暖的压力,各国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不断推进碳交易和碳税等碳减排措施落地。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低碳政策的实施效果,采用DSGE模型分析实施碳交易和碳税等不同低碳政策对实体经济和社会碳排放量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从短期来看,碳交易和碳税在消费、产出、投资和劳动上的冲击呈现一致性,但仅实施碳交易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冲击和对污染排放存量的负向冲击均高于仅实施碳税政策的冲击效果;从长期来看,实施碳交易政策在抑制社会污染排放量和督促企业做出减排努力方面的效果强于仅实施碳税政策在此两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碳税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有效碳减排政策工具之一。尽管国际上碳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减排成效,但是各国碳税实施路径与政策调整逻辑却有显著差异,仍存在参与碳定价机制不成熟、发展缓慢和国际争议调整机制缺失等问题。借鉴当前国际碳税制度的具体税收制度、政策设计和税收关系的实践经验,我国碳税的开征应循序渐进,与碳交易协同互补,采取“逐步拓宽”的税制设计,利用税收优惠平衡税收负担,充分参与国际碳税协调,致力于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3.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两者功能上各有侧重、互补性较强。相对而言,碳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较大,在经济基础好、能源禀赋好的国家推行较为顺利;碳排放权交易因免费配额的存在,市场接受度较高。目前,欧盟已实现了两项制度的结合,在碳税征收主体中排除碳交易机制覆盖主体,将碳税作为碳交易市场化调控定价的重要补充手段,较好解决了减排政策的覆盖面和碳定价机制的问题。建议我国积极研究碳税方案,待碳交易市场成熟、经济相对平稳时试点征收碳税,并在覆盖主体和定价机制方面注重两项制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王茹 《财政研究》2021,(7):25-37
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实施碳税与碳交易政策协同的时间窗口即将开启,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建立二者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共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在问题源流中嵌入时间要素,在政策源流中嵌入风险要素,在政治源流中嵌入体制要素,构建新的碳税与碳交易协同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碳税与碳交易政策协同建议.问题源流要以动态平衡为目标,注重政策的时序性、实现时间协同,注重政策的分配性、实现效果协同.政策源流要以防风险为主线,注重政策的互补性、实现对象协同,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实现目标协同.政治源流要以凝聚共识为基点,对内注重政策的公平性、实现利益协同,对外注重政策的开放性,实现国际协同.  相似文献   

5.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财税及补贴政策、提供金融支持和发展低碳技术等有效措施推进经济低碳转型。与这些经济体相比,我国在上述方面尚有诸多短板亟待补长。我国应采取加快低碳顶层立法进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助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打造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加速碳减排进程;探索绿色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支持经济绿色发展;推进碳税与碳交易协调配合,提高减排降碳效率等措施,确保双碳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6.
碳排放税的实施使瑞典的碳排放不断降低,社会生产效率更高,气候和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是并没有使成本效率最大化,并存在负的分配效应等不足。我国要借鉴其经验教训,适时引入碳税,确保碳税的税收中性,积极探索碳减排的技术与方式,发展可替代能源,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从而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邱峰 《青海金融》2012,(2):40-42
众多的减排方法中,碳交易和碳税同为间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手段,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和接受。碳交易和碳税各有优缺点,哪一个更适合中国尚无定论。由于担心碳税潜在风险性,许多国家的碳税建议未获成功。碳税的实施可能在短期带来阵痛,但对中国走好低碳经济时代的增长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碳税和碳交易是两种主要的间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度选择。从国际实践来看,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情况,一般会侧重于采取一种调控方法。我国处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初始阶段,应深入研究两种碳减排机制的基本原理,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选择适合于我国低碳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低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碳税和碳交易作为两种不同的减排机制,其设计原理、运作方式和运行效率各有不同。我国目前标准意义上的碳税尚未开证,碳交易也刚刚开始试点,两种减排机制如何选择或如何联合应用成为当前政府决策的难点。目前碳税、碳交易分别研究的文献不少,但对于二者联合应用的方案却不多,本文希望通过对两种减排机制的比较,着重设计二者联合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碳排放政策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由之路。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近年我国碳减排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税政策及通过调整产业政策控制碳排放等方面,主要涉及政策可行性研究、国外经验借鉴及我国政策的构建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应关注碳减排政策类别的多元化研究、政策环境研究及政策实施影响因素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现代碳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际碳金融服务业在低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碳货币、碳交易体系方面已获得了长足发展,其推动碳减排、管理碳金融交易风险的作用日益显著.这对于中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减排目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国际碳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框架,本文探讨了构建中国城市现代碳金融服务体系的具体策略.研究认为中国城市应当大力发展低碳信贷,推进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基金行为,创建碳基金体系;充分发挥商业保险作用,促进保险业与低碳经济融合;加快碳金融创新,丰富碳金融产品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碳税制度要素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税是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政策手段。我国在确立碳税制度框架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碳税经验,通过降低能源税税收负担和开征碳税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从原有相关税种过渡到碳税的制度转换过程。在综合比较碳税制度运行时的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最优的碳税课税主体、课税环节、税率及税收用途,这些碳税制度要素的研究对构建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Public policy over the last 25 years has been dominated by neoliberal ideology which has driven solutions to emerging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Given thi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s founded on the core tenets of neoliberalism have emerged as the prevailing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by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have been mounting challenges to the marketization of climate policy and we join this to argue that carbon taxes are alternate policy instruments that are more likely to orient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y towards carbon pollution mitigation. A carbon tax does not require radical social or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y. However, it does place the state at the centre of regulating and governing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 This presents a challenge to the free market orientation of current neoliberal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4.
碳排放权期货品种已成为世界期货市场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品种。根据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本文选取欧洲气候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分阶段、分品种对其交易品种的流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总结碳排放权市场流动性特征变化,得出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为今后我国碳排放权期货市场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减排量国家,以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为首的外资企业开始将资金投入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以下简称CDM)市场。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碳交易市场,在推动中国CDM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危及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安全,不利于中国推进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进程。对此,中国应加快碳交易机制建设,建立国内统一的CDM市场交易体系,利用碳交易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碳金融产品,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综合管理进行战略储备等等。  相似文献   

16.
胡珺  黄楠  沈洪涛 《金融研究》2020,475(1):171-189
提高环境标准以推进企业低碳环保转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众多环境规制的政策工具中,以市场激励为导向的排放权交易机制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与应用,但是否同样适用于尚处在转轨期的新型中国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基于中国2013年开始试点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考察了市场激励型的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实施显著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且当碳市场的流动性程度越高,该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但企业成本转嫁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该环境规制的积极影响,当企业所承受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低、企业对客户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更高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相对降低。综上,本文的研究不仅从市场激励的角度丰富了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文献,同时也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的政策效果提供了微观证据,研究结论可为后续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碳税收入使用政策是西方国家碳税制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基于税收中性原则,将税收收入或投资于环保节能项目,或以税式支出方式降低纳税人负担,确保碳税收入的循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我国碳税制度设计的构想中,应借鉴西方国家税制经验,结合本国现实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碳税收入使用政策,确保碳税调节功能的充分发挥,将碳税发展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8.
Carbon trad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glob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Using agent-based modeling,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global carbon trading model (GCTM), and simul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ding mechanism. Results show that: (1) quota alloc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of carbon trading; (2) under the carbon trading mechanism, the cumulative per capita emission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still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3) carbon trading could be an important policy choice to meet China’s future emissions targets; and (4) to maximize incomes in the long run, China can set aside part of current quotas and use them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碳金融的内涵从狭义到广义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基于碳交易、碳减排和气候变化的应对行动.广义的碳金融业务据此分为三个市场:低碳产业投融资市场、碳交易市场和气候风险资本市场,这三个市场共有绿色信贷、低碳产业直接融资、碳指标及衍生品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碳金融理财产品、天气衍生品和巨灾债券七种业务模式.本文以制度、市场和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