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11年内控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从重要性和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量标准的制定情况,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缺陷事件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严重程度三个维度考察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定性标准的制定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制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影响内控缺陷信息质量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总体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困境及基本框架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评价及审计中,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都是最基础的问题,然而由于中西方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系统研究,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也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内涵界定模糊、重大缺陷缺乏认定标准、有关内控缺陷的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困境和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低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现状及困境探讨的基础上,从理论前提衔接、规范制定思路及内控缺陷程度区分等方面重构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本的量化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质量水平进行了量化,并据此考察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有助于促进内部控制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与其他内外部监督机制具有协同效应。在审计委员会作用更强、外部审计质量较高及市场化程度更高情况下,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对内控质量促进作用也更明显。上述研究发现表明,监管层面应加强企业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质量监管,以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总体提升以及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指引和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指引,有必要对受限较少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收集统计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等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指引和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指引,有必要对受限较少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收集统计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等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依据。针对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则、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方面面临困境以及内控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评价模型,以期为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审计过程中,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审计结果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体系并不完善,致使相关信息没有被全面、充分、具体地披露。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明确统一的内控缺陷的概念界定,分类以及认定标准。本文就我国北京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作为一项特殊的经济业务已经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中。一项经济业务是否被确认为或有事项,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还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当期、未来顿益的判断进而影响其投资决策。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分析,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会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投资者判断或有事项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有“或有事项准则”,这一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或有事项会计核算,以及提升相关信息披露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龙甓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财会工作中,对或有事项认识不到位,其确认、计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财务人员主观判断,其运用尚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面对会计实务中面临的或有事项问题琛入探讨和研究,规范或有事项确认、计量,才能确保现代企业经济利益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0.
或有事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也变得尤为明显.一项经济业务事项是否被确认为或有事项,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还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当期、未来损益的判断,进而影响其投资决策.本文主要通过对公司A和B公司两个上市公司的或有事项进行比较分析,进而研究两个公司的或有事项内容以及其对或有事项的披露处理,从中得出一些重要的信息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提出一些见解和方法来对或有事项进行事前控制,供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或有事项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现象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还存在相当大的不足之处,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2000年发布了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作出了规范。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深沪两市的公司在2012年强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自我评价报告中,有2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非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这22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从披露内控缺陷公司的公司特征、披露情况、内控目标、内控要素等方面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当前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楠 《财会学习》2005,(5):58-59
2000年4月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作出了规范。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逐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有了逐步提升.本文以2010-2012年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相关报告为研究对象,详细描述了这三年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研究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数量在逐年增加,信息披露方式趋于规范化,内部控制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存在缺陷的公司表现出了一定的行业特征.同时也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信息含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内部控制缺陷情况的研究,一方面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也为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的第一道防线,理应与财务报表审计一样受到重视。2011年我国从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开始,逐步强制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审计报告的披露。如果说2011年是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独立于财务报告审计的第一年,那么从审计意见视角来看内控缺陷的时间不长,就此话题研究的文献较少,研究成果也不多。本文对披露了2013年内控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披露与未披露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标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之间的不同,并提出实际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的第一道防线,理应与财务报表审计一样受到重视。2011年我国从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开始,逐步强制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审计报告的披露。如果说2011年是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独立于财务报告审计的第一年,那么从审计意见视角来看内控缺陷的时间不长,就此话题研究的文献较少,研究成果也不多。本文对披露了2013年内控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披露与未披露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标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之间的不同,并提出实际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昊  干胜道 《会计师》2012,(5):43-44
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认定及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当前我国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识别存在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管理层变更的一个重要预期效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股东利益;但新任管理层也可能存在卸责动机,即在刚上任时尽量降低自身的考核标准,以便随后更容易实现考核目标。我们考察了管理层变更后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变化特征,以检验上述两个竞争性假说。基于手工搜集的2011-2014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及其变更数据,结果显示,在新任管理层的首个完整任职年份,内控缺陷标准更可能向宽松方向调整。这意味着给定同样的内控缺陷后果,管理层更不需要将有关缺陷披露为重大或重要缺陷。我们的证据支持新任管理层的卸责假说,而非股东利益最大化假说。  相似文献   

20.
张朝东 《会计师》2012,(11):51-52
<正>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和财务关系的复杂化,企业所面临的或有事项越来越多。本文针对目前企业在或有事项确认和披露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探讨了或有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